“裸考”就能實現(xiàn)高考公平嗎?

字號:

[批評/回應]
    教育部上周五下午發(fā)布調整高考(論壇)加分的消息。從發(fā)布時間看,很想低調處理,不引起媒體“熱炒”,然而,這事關千家萬戶的政策調整,還是不可避免地引起關注。我注意到,不少媒體評論認為,高考加分應全部取消,越“*考”,越公平。
    我從來不認為*考就會帶來教育公平,可以說,維系在考試分數(shù)上的公平,不但是對學生多元發(fā)展的不公平,也是一種極為脆弱的公平。*考的教育公平,不是教育進步的方向,最多是萬般無奈的退守,最終可能是無路可退。
    從一個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分析,卷面考試的分數(shù),只能反映知識教育的部分成果,很難準確、全面評價一名學生的個性、特長。這是大家的共識。因此,只采取單一的卷面分數(shù)來評價學生,是不全面、客觀,也不利于人才的個性發(fā)展的,這也在過去二十多年的教育討論中,逐漸被大家接受。也正是由于這樣的教育觀念的確定,才有過去的高考加分推出,和后來的高校自主招生改革。
    但不幸的是,高考加分,很快演變?yōu)椤凹臃指瘮 焙汀凹臃纸逃?,并沒有真正推動“素質教育”;高校自主招生,也很快成為權勢交易的新平臺,滋生腐敗。于是,在大家看來,高考加分應該取消、自主招生應該緩行。但大家似乎沒有深入分析,為何會從加分政策演變?yōu)椤凹臃指瘮 焙汀凹臃纸逃?,為何自主招生會變?yōu)闄嗔Φ目駳g?
    原因錯綜復雜,但說到底,這是受教育者在教育中處于弱勢地位,對于一項教育政策的制訂、執(zhí)行,沒有知情權、參與權、監(jiān)督權、評議權;對于辦教育、辦學校,受教育者沒有選擇權。教育總體而言,被高度計劃。從近年來曝光的高考加分丑聞看,無不是權力之手不受制約地調配相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順利地進行操控,而普通受教育者也就只有作為觀眾的份。
    事實上,就是*考,也已經在這樣的權勢操控之下,沒有了所謂的公平。高考考場的作弊,已不是新鮮事,當?shù)毓賳T直接參與組織作弊,也見怪不怪。而這些,其實還是比較輕量級別的作弊。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搜索近年來發(fā)生的各種泄題事件。當考試試題可以事先知曉,那么,何來*考公平呢?
    在考試的形式上做文章,我國的高考公平將難有根本改觀。在筆者的理解中,推進教育公平,必須重新構建權力與權利的關系,作為受教育者,應該努力爭取屬于自身的權利,比如,選擇教育的權利、選擇學校的權利,選擇考試的權利、參與教育決策的權利、參與學校管理的權利,如果沒有這些基本的權利,再怎么貌似公平的形式,都可能被權力操控,而沒有公平可言。
    把基本的教育權利賦予受教育者,這才能走出我國教育當下的困境,治理高考加分如此,推進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亦然,當然,這一過程,不能指望政府部門主動放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也必須積極爭取屬于自己的教育權利和受教育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