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承重的獨立磚柱截面尺寸不應小于240mmx370mm.毛石墻的厚度不宜小于350mm,毛料石柱較小邊長不宜小于400mm.
4.跨度大于6m的屋架和跨度大于下列數(shù)值的梁,應在支承處砌體上設置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墊塊;當墻中設有圈梁時,墊塊與圈梁宜澆成整體。
(1)對磚砌體為4.8m;
(2)對砌塊和料石砌體為4.2m;
(3)對毛石砌體為3.9m.
5.當梁跨度大于或等于下列數(shù)值時,其支承處宜加設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強措施:
(1)對240mm厚的磚墻為6m,對180mm厚的磚墻為4.8m;
(2)對砌塊、料石墻為4.8m.
6.預制鋼筋混凝土板的支承長度,在墻上不宜小于l00mm;在鋼筋混凝土圈梁上不宜小于80mm;當利用板端伸出鋼筋拉結和混凝土灌縫時,其支承長度可為40mm,但板端縫寬不小于80mm,灌縫混凝土不宜低于C20.
7.填充墻、隔墻應分別采取措施與周邊構件可靠連接。
8.山墻處的壁柱宜砌至山墻頂部,屋面構件應與山墻可靠拉結。
9.砌塊砌體應分皮錯縫搭砌,上下皮搭砌長度不得小于90mm.當搭砌長度不滿足上述要求時,應在水平灰縫內(nèi)設置不少于2.4的焊接鋼筋網(wǎng)片(橫向鋼筋的間距不宜大于200mm),網(wǎng)片每端均應超過該垂直縫,其長度不得小于300mm.
10.砌塊墻與后砌隔墻交接處,應沿墻高每400mm在水平灰縫內(nèi)設置不少于2.4、橫筋間距不大于200mm的焊接鋼筋網(wǎng)片。
11.混凝土砌塊房屋,宜將縱橫墻交接處、距墻中心線每邊不小于300mm范圍內(nèi)的孔洞,采用不低于C20灌孔混凝土灌實,灌實高度應為墻身全高。
12.在砌體中留槽洞及埋設管道時,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1)不應在截面長邊小于500mm的承重墻體、獨立柱內(nèi)埋設管線;
(2)不宜在墻體中穿行暗線或預留、開鑿溝槽,無法避免時應采取必要的措施或按削弱后的截面驗算墻體的承載力。
對受力較小或未灌孔的砌塊砌體,允許在墻體的豎向孔洞中設置管線。
4.跨度大于6m的屋架和跨度大于下列數(shù)值的梁,應在支承處砌體上設置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墊塊;當墻中設有圈梁時,墊塊與圈梁宜澆成整體。
(1)對磚砌體為4.8m;
(2)對砌塊和料石砌體為4.2m;
(3)對毛石砌體為3.9m.
5.當梁跨度大于或等于下列數(shù)值時,其支承處宜加設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強措施:
(1)對240mm厚的磚墻為6m,對180mm厚的磚墻為4.8m;
(2)對砌塊、料石墻為4.8m.
6.預制鋼筋混凝土板的支承長度,在墻上不宜小于l00mm;在鋼筋混凝土圈梁上不宜小于80mm;當利用板端伸出鋼筋拉結和混凝土灌縫時,其支承長度可為40mm,但板端縫寬不小于80mm,灌縫混凝土不宜低于C20.
7.填充墻、隔墻應分別采取措施與周邊構件可靠連接。
8.山墻處的壁柱宜砌至山墻頂部,屋面構件應與山墻可靠拉結。
9.砌塊砌體應分皮錯縫搭砌,上下皮搭砌長度不得小于90mm.當搭砌長度不滿足上述要求時,應在水平灰縫內(nèi)設置不少于2.4的焊接鋼筋網(wǎng)片(橫向鋼筋的間距不宜大于200mm),網(wǎng)片每端均應超過該垂直縫,其長度不得小于300mm.
10.砌塊墻與后砌隔墻交接處,應沿墻高每400mm在水平灰縫內(nèi)設置不少于2.4、橫筋間距不大于200mm的焊接鋼筋網(wǎng)片。
11.混凝土砌塊房屋,宜將縱橫墻交接處、距墻中心線每邊不小于300mm范圍內(nèi)的孔洞,采用不低于C20灌孔混凝土灌實,灌實高度應為墻身全高。
12.在砌體中留槽洞及埋設管道時,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1)不應在截面長邊小于500mm的承重墻體、獨立柱內(nèi)埋設管線;
(2)不宜在墻體中穿行暗線或預留、開鑿溝槽,無法避免時應采取必要的措施或按削弱后的截面驗算墻體的承載力。
對受力較小或未灌孔的砌塊砌體,允許在墻體的豎向孔洞中設置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