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月中旬,全國高校的藝考陸續(xù)拉開帷幕,又一批懷揣著“明星夢”的學子們奔波在考試的路上。盡管終被錄取的人是極少數(shù)的幸運兒,想象中的錦繡前程還是令學子們目眩神迷,為了擁有明星的光環(huán)趨之若鶩。
“考上中戲、北電,就是半個明星了”
“報考的人再多也得考,我已經(jīng)回不去了……”決定留在北京過年的河北女孩張敏并沒有想太多。
1月16日,筆者在中央音樂學院的琴房外,遇到前來感受學校氛圍的張敏。從2010年暑假開始,張敏已經(jīng)獨自在北京待了半年。當問到她心中的理想學校是哪個時,她打開了話匣,“2月底要考中國音樂學院,時間越來越緊張,壓力越來越大,自己的專業(yè)水平也越來越不給力……上火,嗓子都腫得像個小饅頭似的?!?BR> 說著說著,張敏嘆了口氣,琴房里悠揚的琴聲傳出來,“現(xiàn)在小孩都好厲害,練習曲彈得比我好”。
筆者采訪張敏的時候,中央音樂學院正在準備舉行新的一年招生專業(yè)測試。考場外,沈陽音樂學院附中的吳老師又帶來一批集體趕考的學生。每個剛剛來北京的音樂類考生都會到中國的高音樂學府——中央音樂學院看看。雖然他們有一部分人想試試牛刀,但是堪比中彩票的運氣不知道能砸到誰頭上。
筆者順便采訪了這些學生。“考的人太多了”,據(jù)他們介紹,幾乎每一個藝考生都大規(guī)模地撒網(wǎng),多報考學校,多報專業(yè),“只要地點、時間、精力夠用,就多考幾所學校;器樂表演、音樂教育、音樂學,什么專業(yè)都可以”,“2月份還要考四川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順便考遼寧大學、沈陽師范大學等,總之是多多益善?!笨忌鷤冋勂鹱约旱挠媱?,勁頭十足。
對藝考執(zhí)著的考生不乏其人,筆者在一間地下出租屋里見到來北京三年,一直在培訓班學習表演專業(yè)課的吳剛。在面對筆者為什么要考藝術類大學的問題時,他回答得異常果斷,“現(xiàn)在吃一兩年的苦不算什么。只要考上中戲、北電的表演專業(yè),我就是半個明星了……”
據(jù)相關部門的統(tǒng)計,像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等這樣的,“藝考”的學生的專業(yè)考試淘汰率在96%以上,很多高校都呈現(xiàn)出連續(xù)多年萬人報考。像播音與主持藝術、影視表演、流行音樂(演唱)表演這些一兩年便可“速成”的專業(yè),報名的比例占得更大,有個別的院校,僅單一的專業(yè)就占有全校(院)20%以上的報名人數(shù)。
在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讀大三的一位學生對筆者感慨道,“要不是親身經(jīng)歷,你永遠不會想象有多少人參加考試,待考教室都不夠了,電影學院操場上、大廳里,黑壓壓一片,學生都凍得直跺腳,在等著喊號。大冷天里,那些梳妝得很漂亮的女孩子排隊半天后,灰頭土臉進了考場,現(xiàn)在想想都覺得有些心酸。”
在東北大學和沈陽音樂學院擔任多年藝考考官的張紅星教授對筆者談到,“基本上每場面試中很多老師擔心,會有很多考生學了幾年的時間,后還是上不了大學。浪費了幾年時光,挺可惜的?!彼麚u著頭嘆息著說。
藝考是終南捷徑?
筆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之所以有這么多人在家長的支持下選擇藝考這條路,基本不外乎兩點理由:藝術類考生文化課分數(shù)要求低;難逃明星夢的誘惑。
在中央美術學院附近的一所培訓學校,筆者見到了準備參加藝考的來自山東的吳向,他告訴記者,自己從高二開始學習美術,之所以選擇學美術是因為文化課成績太差,在班里排名倒數(shù),眼看高考無望,自己又特別喜歡漫畫,父母一合計,讓他選擇學美術。當筆者問到他的職業(yè)規(guī)劃時,他有些茫然,“等考上大學再考慮,現(xiàn)在關鍵是備考?!眳窍蛘f他所在高中的同學有好幾名都是去年專業(yè)課順利通過,文化課成績不太理想沒有考上,他自己也有些忐忑,近總睡不好覺。
采訪中筆者了解到,像吳向一樣,大多數(shù)選擇藝考的學生,已經(jīng)把藝考當成進入大學的“敲門磚”。他們中的很多人,普遍文化課分數(shù)在三四百分左右,如果參加普通高考,連三本都很難上,而藝考的分數(shù)線相對較低。所以他們決定走藝考這條道路,對于這樣的選擇,家長們也表示支持。
而日益增多的藝考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一部分是“臨時抱佛腳”的,抱著碰碰運氣的念頭,涌入各個藝術院校試上一試,外型俊朗者選擇表演系,有文學功底者選擇戲文系,實在不行考聲樂。
1月15日,在位于遠大路的北京姜杰文化藝術學校分校學習的一名女生對筆者說,她計劃報考兩所一本的大學,如果競爭激烈的話就去“某校研修學院或者成教班”。女孩因為年齡未滿18歲,沒有機會參加選秀活動,女孩還抽著煙憤憤地說,她打定主意要參加今年某衛(wèi)視舉辦的選秀類節(jié)目,爭取在全國一炮打響。
北京現(xiàn)代音樂學院教音樂表演的陳老師認為,現(xiàn)在更多的考生是懷著當明星、掙大錢的夢想來參加考試的,有的對考試項目是一無所知,有的考生拿到一道考題,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該做什么。
而據(jù)地方媒體報道,2006年由于“超女”李宇春、何潔的一夜成名,引發(fā)了當年藝術專業(yè)考試的異?;鸨?,全國到成都、武漢、長沙參加藝術院校專業(yè)考試的學生更是成為了當年的一大趣談。直到現(xiàn)在,這些地方的藝考報名人數(shù)仍然居高不下。今年四川藝術、體育專業(yè)報名人數(shù)共68775人,在去年的基礎上,增加了5024人。
“考上中戲、北電,就是半個明星了”
“報考的人再多也得考,我已經(jīng)回不去了……”決定留在北京過年的河北女孩張敏并沒有想太多。
1月16日,筆者在中央音樂學院的琴房外,遇到前來感受學校氛圍的張敏。從2010年暑假開始,張敏已經(jīng)獨自在北京待了半年。當問到她心中的理想學校是哪個時,她打開了話匣,“2月底要考中國音樂學院,時間越來越緊張,壓力越來越大,自己的專業(yè)水平也越來越不給力……上火,嗓子都腫得像個小饅頭似的?!?BR> 說著說著,張敏嘆了口氣,琴房里悠揚的琴聲傳出來,“現(xiàn)在小孩都好厲害,練習曲彈得比我好”。
筆者采訪張敏的時候,中央音樂學院正在準備舉行新的一年招生專業(yè)測試。考場外,沈陽音樂學院附中的吳老師又帶來一批集體趕考的學生。每個剛剛來北京的音樂類考生都會到中國的高音樂學府——中央音樂學院看看。雖然他們有一部分人想試試牛刀,但是堪比中彩票的運氣不知道能砸到誰頭上。
筆者順便采訪了這些學生。“考的人太多了”,據(jù)他們介紹,幾乎每一個藝考生都大規(guī)模地撒網(wǎng),多報考學校,多報專業(yè),“只要地點、時間、精力夠用,就多考幾所學校;器樂表演、音樂教育、音樂學,什么專業(yè)都可以”,“2月份還要考四川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順便考遼寧大學、沈陽師范大學等,總之是多多益善?!笨忌鷤冋勂鹱约旱挠媱?,勁頭十足。
對藝考執(zhí)著的考生不乏其人,筆者在一間地下出租屋里見到來北京三年,一直在培訓班學習表演專業(yè)課的吳剛。在面對筆者為什么要考藝術類大學的問題時,他回答得異常果斷,“現(xiàn)在吃一兩年的苦不算什么。只要考上中戲、北電的表演專業(yè),我就是半個明星了……”
據(jù)相關部門的統(tǒng)計,像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等這樣的,“藝考”的學生的專業(yè)考試淘汰率在96%以上,很多高校都呈現(xiàn)出連續(xù)多年萬人報考。像播音與主持藝術、影視表演、流行音樂(演唱)表演這些一兩年便可“速成”的專業(yè),報名的比例占得更大,有個別的院校,僅單一的專業(yè)就占有全校(院)20%以上的報名人數(shù)。
在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讀大三的一位學生對筆者感慨道,“要不是親身經(jīng)歷,你永遠不會想象有多少人參加考試,待考教室都不夠了,電影學院操場上、大廳里,黑壓壓一片,學生都凍得直跺腳,在等著喊號。大冷天里,那些梳妝得很漂亮的女孩子排隊半天后,灰頭土臉進了考場,現(xiàn)在想想都覺得有些心酸。”
在東北大學和沈陽音樂學院擔任多年藝考考官的張紅星教授對筆者談到,“基本上每場面試中很多老師擔心,會有很多考生學了幾年的時間,后還是上不了大學。浪費了幾年時光,挺可惜的?!彼麚u著頭嘆息著說。
藝考是終南捷徑?
筆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之所以有這么多人在家長的支持下選擇藝考這條路,基本不外乎兩點理由:藝術類考生文化課分數(shù)要求低;難逃明星夢的誘惑。
在中央美術學院附近的一所培訓學校,筆者見到了準備參加藝考的來自山東的吳向,他告訴記者,自己從高二開始學習美術,之所以選擇學美術是因為文化課成績太差,在班里排名倒數(shù),眼看高考無望,自己又特別喜歡漫畫,父母一合計,讓他選擇學美術。當筆者問到他的職業(yè)規(guī)劃時,他有些茫然,“等考上大學再考慮,現(xiàn)在關鍵是備考?!眳窍蛘f他所在高中的同學有好幾名都是去年專業(yè)課順利通過,文化課成績不太理想沒有考上,他自己也有些忐忑,近總睡不好覺。
采訪中筆者了解到,像吳向一樣,大多數(shù)選擇藝考的學生,已經(jīng)把藝考當成進入大學的“敲門磚”。他們中的很多人,普遍文化課分數(shù)在三四百分左右,如果參加普通高考,連三本都很難上,而藝考的分數(shù)線相對較低。所以他們決定走藝考這條道路,對于這樣的選擇,家長們也表示支持。
而日益增多的藝考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一部分是“臨時抱佛腳”的,抱著碰碰運氣的念頭,涌入各個藝術院校試上一試,外型俊朗者選擇表演系,有文學功底者選擇戲文系,實在不行考聲樂。
1月15日,在位于遠大路的北京姜杰文化藝術學校分校學習的一名女生對筆者說,她計劃報考兩所一本的大學,如果競爭激烈的話就去“某校研修學院或者成教班”。女孩因為年齡未滿18歲,沒有機會參加選秀活動,女孩還抽著煙憤憤地說,她打定主意要參加今年某衛(wèi)視舉辦的選秀類節(jié)目,爭取在全國一炮打響。
北京現(xiàn)代音樂學院教音樂表演的陳老師認為,現(xiàn)在更多的考生是懷著當明星、掙大錢的夢想來參加考試的,有的對考試項目是一無所知,有的考生拿到一道考題,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該做什么。
而據(jù)地方媒體報道,2006年由于“超女”李宇春、何潔的一夜成名,引發(fā)了當年藝術專業(yè)考試的異?;鸨?,全國到成都、武漢、長沙參加藝術院校專業(yè)考試的學生更是成為了當年的一大趣談。直到現(xiàn)在,這些地方的藝考報名人數(shù)仍然居高不下。今年四川藝術、體育專業(yè)報名人數(shù)共68775人,在去年的基礎上,增加了502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