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jié) 會計基本假設和會計核算基礎
一、會計基本假設(多選題)
會計基本假設是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核算的3個環(huán)節(jié) )的前提,是對會計核算所處的時間、空間環(huán)境所作的合理設定。
會計基本假設包括會計主體、持續(xù)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
【要點總結】
1.基本假設也稱為基本前提;
2.是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前提;
3.設定的是時間和空間范圍;
4.四項假設的具體內容。
【例題10•多選題】下列事項中,屬于會計核算前提的有( )。
A.歷史成本假設
B.會計主體假設
C.持續(xù)經營假設
D.會計分期假設
E.貨幣計量假設
『正確答案』BCDE
『答案解析』歷史成本是計量屬性,而不是會計基本假設。
(一)會計主體
1.概念
會計主體是指會計所核算和監(jiān)督的特定單位或者組織,是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范圍。會計主體是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重要前提。
【要點總結】
(1)會計主體是特定的單位或組織;
(2)確定空間范圍;
(3)會計主體是重要前提(會計基本假設是基本前提)。
2.幾個問題
(1)會計主體的范圍(多選題)
只要能獨立核算的經濟實體都可以作為會計主體。不能獨立核算的經濟實體,比如人事部門、行政部門等則不是會計主體。
(2)明確會計主體的意義(判斷題)
①劃定了會計核算的范圍。
②確定了會計核算的立場。
③識別會計主體的經濟業(yè)務或會計事項。
(3)會計主體與法律主體的關系(單選題、判斷題)
會計主體與法律主體并非對等的概念。一般而言,凡是法人單位必為會計主體,但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人。
【總結】會計主體可大可小,大于、等于或者小于法律主體。
【例題11•判斷題】(2008年)法律主體必定是會計主體,會計主體也必定是法律主體。( )
『正確答案』×
【例題12•多選題】在下列組織中,可以作為會計主體的是( )。
A.事業(yè)單位
B.總公司
C.分公司
D.車間
E.人事部門
『正確答案』ABCD
(二)持續(xù)經營(由會計主體引申出來)
持續(xù)經營是指會計主體在可預見的未來,會按照當前的規(guī)模和狀態(tài)繼續(xù)經營下去,不會破產、也不會大規(guī)模削減業(yè)務。
現行會計處理方法大部分是建立在持續(xù)經營假設上的,否則一些公認的會計處理方法將缺乏存在的基礎。
(三)會計分期(由持續(xù)經營引申出來)
會計分期又稱會計期間,是指將一個會計主體持續(xù)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一個個連續(xù)、長短相同的會計期間,以便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報告。
會計分期的目的,在于將持續(xù)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連續(xù)、相等的期間,據以結算盈虧,按期編制財務報告,及時向各方面提供有關企業(yè)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信息。
【要點總結】
(1)按照公歷時間劃分;
(2)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3)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稱為會計中期;
【例題13•單選題】會計分期是從( )中引申出來的。
A.權責發(fā)生制
B.會計目標
C.持續(xù)經營
D.會計主體
『正確答案』C
【例題14•多選題】會計中期包括( )
A.月度
B.季度
C.半年度
D.年度
『正確答案』ABC
(四)貨幣計量
貨幣計量是指會計主體在財務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采用貨幣作為統(tǒng)一的計量單位,反映會計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
【要點總結】
1.我國的會計核算可以人民幣作為記賬本位幣。
2.業(yè)務收支以外幣為主的企業(yè)也可選擇某種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向外編送財務報告時,應折算為人民幣反映。(判斷題)
3.境外設立的中國企業(yè)向國內報告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判斷題)
4.貨幣計量基本前提隱含了幣值穩(wěn)定不變的假設,通貨膨脹嚴重的話應該采用通貨膨脹會計進行調整。(選擇題)
5.貨幣計量缺陷,通過財務報告附注等反映的非貨幣指標彌補。(戰(zhàn)略、品牌、信譽、位置、技術開發(fā)能力等)
【例題14•判斷題】業(yè)務收支以外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擇某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并按照記賬本位幣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
『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業(yè)務收支以外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擇某種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是編制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總結:四項假設的關系為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相互補充。會計主體確認的是會計核算的空間范圍,持續(xù)經營和會計分期確定的是會計核算的時間范圍,貨幣計量是會計核算的必要手段。
二、會計核算基礎(產生原因:現金流動與經濟活動的分離)
(一)權責發(fā)生制
權責發(fā)生制也稱應計基礎,是指企業(yè)以取得現金的權利或支付現金的責任為標志來確認本期收入和費用。
根據權責發(fā)生制的要求,收入的歸屬期間應該是創(chuàng)造收入的會計期間,費用的歸屬期間應該是費用所服務的期間。
【要點總結】
1.(兩個凡是)
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fā)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凡是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2.權責發(fā)生制會計核算基礎要求合理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
3.企業(yè)會計的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以權責發(fā)生制為基礎。(單選)
4.權責發(fā)生制的缺陷(報表好看,賬上沒錢,通過現金流量表彌補)
(二)收付實現制
收付實現制是與權責發(fā)生制相對應的一種會計基礎,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現金作為確認收入和費用等的依據。
凡在本期實際以現款付出的費用,不論其應否在本期收入中獲得補償均應作為本期的費用;凡是在本期實際收到的現款收入,不論其是否屬于本期均應作為本期的收入處理。
反之,凡本期還沒有以現款收到的收入和沒有以現款支付的費用,即使歸屬于本期,也不能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
(三)權責發(fā)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區(qū)別
1.區(qū)別
區(qū)別 權責發(fā)生制 收付實現制
別稱 應計制 應付制
收入確認時間 創(chuàng)造收入的會計期間 實際收到的現款期間
費用確認時間 費用所服務的期間 實際現款付出的期間
科目 存在預提和待攤 不存在預提待攤
適用范圍 企業(yè)、非營利組織等 行政、事業(yè)單位等
側重點 側重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盈虧計算準確 側重現金流量表,盈虧計算不準確
復雜程度 復雜 簡單
2.實例
交易或事項 權責發(fā)生制 收付實現制
企業(yè)12月份銷售商品一批,12月31日未收到款項,次年1月收到款項 當年確認收入和應收款項 當年不確認收入和應收款項,次年確認
企業(yè)從銀行借入2年期款項,到期一次還本付息 當年末和次年末均確認利息費用,也就是預提費用 次年末實際支付本息時確認2年的利息費用
企業(yè)12月份支付次年全年報紙費用 當年確認待攤費用,而不計入當年費用 計入當年費用
【例題15•單選題】企業(yè)會計核算,應當采用( )確認收入和費用。
A.收付實現制
B.權責發(fā)生制
C.永續(xù)盤存制
D.實地盤存制
『正確答案』B
【例題16•判斷題】某企業(yè)12月與A公司簽訂了一份明年的供貨合同,會計部門應依據該份合同核算當年收益。( )
『正確答案』×
【例題17•實務題】某企業(yè)12月份發(fā)生如下經濟業(yè)務:
(1)用銀行存款預付明年財產保險費7200元。
(2)通過銀行收到上月銷貨款60 000元。
(3)銷售商品18 000元,貨款尚未收到。
(4)收到購貨單位預付貨款30 000元,存入銀行。
(5)計算本月水電費共1 800元,因資金周轉困難,暫未支付。
(6)銷售產品40 000元,款已存入銀行。
(7)支付上月份房租費1 500元。
(8)以銀行存款支付本月份廣告費2 000元。
(9)計算本月份固定資產折舊費3 000元。
(10)預提本月份應負擔的銀行借款利息600元。
要求:分別采用權責發(fā)生制和收付實現制計算12月份的收入、費用和利潤。
『正確答案』
(1)權責發(fā)生制下:
收入=18 000(3)+40 000(6)=58 000(元)
費用=1 800(5)+2 000(8)+3 000(9)+600(10)=7 400(元)
利潤=58 000-7 400=50 600(元)
(2)收付實現制下:
收入=60 000(2)+30 000(4)+40 000(6)=130 000(元)
費用=7 200(1)+1 500(7)+2 000(8)=10 700(元)
利潤=130 000-10 700=119 300(元)
一、會計基本假設(多選題)
會計基本假設是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核算的3個環(huán)節(jié) )的前提,是對會計核算所處的時間、空間環(huán)境所作的合理設定。
會計基本假設包括會計主體、持續(xù)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
【要點總結】
1.基本假設也稱為基本前提;
2.是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前提;
3.設定的是時間和空間范圍;
4.四項假設的具體內容。
【例題10•多選題】下列事項中,屬于會計核算前提的有( )。
A.歷史成本假設
B.會計主體假設
C.持續(xù)經營假設
D.會計分期假設
E.貨幣計量假設
『正確答案』BCDE
『答案解析』歷史成本是計量屬性,而不是會計基本假設。
(一)會計主體
1.概念
會計主體是指會計所核算和監(jiān)督的特定單位或者組織,是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范圍。會計主體是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重要前提。
【要點總結】
(1)會計主體是特定的單位或組織;
(2)確定空間范圍;
(3)會計主體是重要前提(會計基本假設是基本前提)。
2.幾個問題
(1)會計主體的范圍(多選題)
只要能獨立核算的經濟實體都可以作為會計主體。不能獨立核算的經濟實體,比如人事部門、行政部門等則不是會計主體。
(2)明確會計主體的意義(判斷題)
①劃定了會計核算的范圍。
②確定了會計核算的立場。
③識別會計主體的經濟業(yè)務或會計事項。
(3)會計主體與法律主體的關系(單選題、判斷題)
會計主體與法律主體并非對等的概念。一般而言,凡是法人單位必為會計主體,但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人。
【總結】會計主體可大可小,大于、等于或者小于法律主體。
【例題11•判斷題】(2008年)法律主體必定是會計主體,會計主體也必定是法律主體。( )
『正確答案』×
【例題12•多選題】在下列組織中,可以作為會計主體的是( )。
A.事業(yè)單位
B.總公司
C.分公司
D.車間
E.人事部門
『正確答案』ABCD
(二)持續(xù)經營(由會計主體引申出來)
持續(xù)經營是指會計主體在可預見的未來,會按照當前的規(guī)模和狀態(tài)繼續(xù)經營下去,不會破產、也不會大規(guī)模削減業(yè)務。
現行會計處理方法大部分是建立在持續(xù)經營假設上的,否則一些公認的會計處理方法將缺乏存在的基礎。
(三)會計分期(由持續(xù)經營引申出來)
會計分期又稱會計期間,是指將一個會計主體持續(xù)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一個個連續(xù)、長短相同的會計期間,以便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報告。
會計分期的目的,在于將持續(xù)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連續(xù)、相等的期間,據以結算盈虧,按期編制財務報告,及時向各方面提供有關企業(yè)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信息。
【要點總結】
(1)按照公歷時間劃分;
(2)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3)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稱為會計中期;
【例題13•單選題】會計分期是從( )中引申出來的。
A.權責發(fā)生制
B.會計目標
C.持續(xù)經營
D.會計主體
『正確答案』C
【例題14•多選題】會計中期包括( )
A.月度
B.季度
C.半年度
D.年度
『正確答案』ABC
(四)貨幣計量
貨幣計量是指會計主體在財務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采用貨幣作為統(tǒng)一的計量單位,反映會計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
【要點總結】
1.我國的會計核算可以人民幣作為記賬本位幣。
2.業(yè)務收支以外幣為主的企業(yè)也可選擇某種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向外編送財務報告時,應折算為人民幣反映。(判斷題)
3.境外設立的中國企業(yè)向國內報告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判斷題)
4.貨幣計量基本前提隱含了幣值穩(wěn)定不變的假設,通貨膨脹嚴重的話應該采用通貨膨脹會計進行調整。(選擇題)
5.貨幣計量缺陷,通過財務報告附注等反映的非貨幣指標彌補。(戰(zhàn)略、品牌、信譽、位置、技術開發(fā)能力等)
【例題14•判斷題】業(yè)務收支以外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擇某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并按照記賬本位幣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
『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業(yè)務收支以外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擇某種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是編制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總結:四項假設的關系為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相互補充。會計主體確認的是會計核算的空間范圍,持續(xù)經營和會計分期確定的是會計核算的時間范圍,貨幣計量是會計核算的必要手段。
二、會計核算基礎(產生原因:現金流動與經濟活動的分離)
(一)權責發(fā)生制
權責發(fā)生制也稱應計基礎,是指企業(yè)以取得現金的權利或支付現金的責任為標志來確認本期收入和費用。
根據權責發(fā)生制的要求,收入的歸屬期間應該是創(chuàng)造收入的會計期間,費用的歸屬期間應該是費用所服務的期間。
【要點總結】
1.(兩個凡是)
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fā)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凡是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2.權責發(fā)生制會計核算基礎要求合理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
3.企業(yè)會計的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以權責發(fā)生制為基礎。(單選)
4.權責發(fā)生制的缺陷(報表好看,賬上沒錢,通過現金流量表彌補)
(二)收付實現制
收付實現制是與權責發(fā)生制相對應的一種會計基礎,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現金作為確認收入和費用等的依據。
凡在本期實際以現款付出的費用,不論其應否在本期收入中獲得補償均應作為本期的費用;凡是在本期實際收到的現款收入,不論其是否屬于本期均應作為本期的收入處理。
反之,凡本期還沒有以現款收到的收入和沒有以現款支付的費用,即使歸屬于本期,也不能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
(三)權責發(fā)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區(qū)別
1.區(qū)別
區(qū)別 權責發(fā)生制 收付實現制
別稱 應計制 應付制
收入確認時間 創(chuàng)造收入的會計期間 實際收到的現款期間
費用確認時間 費用所服務的期間 實際現款付出的期間
科目 存在預提和待攤 不存在預提待攤
適用范圍 企業(yè)、非營利組織等 行政、事業(yè)單位等
側重點 側重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盈虧計算準確 側重現金流量表,盈虧計算不準確
復雜程度 復雜 簡單
2.實例
交易或事項 權責發(fā)生制 收付實現制
企業(yè)12月份銷售商品一批,12月31日未收到款項,次年1月收到款項 當年確認收入和應收款項 當年不確認收入和應收款項,次年確認
企業(yè)從銀行借入2年期款項,到期一次還本付息 當年末和次年末均確認利息費用,也就是預提費用 次年末實際支付本息時確認2年的利息費用
企業(yè)12月份支付次年全年報紙費用 當年確認待攤費用,而不計入當年費用 計入當年費用
【例題15•單選題】企業(yè)會計核算,應當采用( )確認收入和費用。
A.收付實現制
B.權責發(fā)生制
C.永續(xù)盤存制
D.實地盤存制
『正確答案』B
【例題16•判斷題】某企業(yè)12月與A公司簽訂了一份明年的供貨合同,會計部門應依據該份合同核算當年收益。( )
『正確答案』×
【例題17•實務題】某企業(yè)12月份發(fā)生如下經濟業(yè)務:
(1)用銀行存款預付明年財產保險費7200元。
(2)通過銀行收到上月銷貨款60 000元。
(3)銷售商品18 000元,貨款尚未收到。
(4)收到購貨單位預付貨款30 000元,存入銀行。
(5)計算本月水電費共1 800元,因資金周轉困難,暫未支付。
(6)銷售產品40 000元,款已存入銀行。
(7)支付上月份房租費1 500元。
(8)以銀行存款支付本月份廣告費2 000元。
(9)計算本月份固定資產折舊費3 000元。
(10)預提本月份應負擔的銀行借款利息600元。
要求:分別采用權責發(fā)生制和收付實現制計算12月份的收入、費用和利潤。
『正確答案』
(1)權責發(fā)生制下:
收入=18 000(3)+40 000(6)=58 000(元)
費用=1 800(5)+2 000(8)+3 000(9)+600(10)=7 400(元)
利潤=58 000-7 400=50 600(元)
(2)收付實現制下:
收入=60 000(2)+30 000(4)+40 000(6)=130 000(元)
費用=7 200(1)+1 500(7)+2 000(8)=10 700(元)
利潤=130 000-10 700=119 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