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考上浙大的我如何復習政治

字號:

一、《大綱解析》《肖秀榮1000題》
    約9——10月出版,考研政治復習重要的一本書。甚至可以說,你只要把這本書都背過來,政治肯定得高分。因此上市之后要抓緊時間購買,買到之后就開始看。很多人說這本書沒有條理性,但我覺得認真讀了條理性還是很強的。其他的配套輔導書像任汝芬的序列或者輔導班的講義,雖然條理分明,但是必然是對原書的改變,有的地方還會出現(xiàn)錯誤理解。包括后沖刺時會有一本《核心考案》很多人買(去年我也買了),但是都不能完全忠于原書,所以都不建議買。
    第一遍先整個看一遍,把選擇題劃出來,有意識地記,不用背大題。
    政經可能會有不明白的地方,但是不要擔心,更不需要報班,到網上搜一下視頻,肯定能找到,即使不是考研政經,也是大學課程,可以幫助理解。而且政經在政治中只占3分甚至更少,不需要太費心。
    然后買一本《肖秀榮1000題》(其他的也可以,記得**好像也有一本這種基礎的選擇題,我沒用過,可以打聽一下。不過**的是正版的,比較貴,個人感覺買本1000題就可以了。但是我買的是《陳先奎2000題》,感覺不大好,同學說肖這本不錯,我后沖刺卷用的也是肖秀榮的,感覺還挺好),做選擇題,記住答案不要寫在書上,因為還要做第二遍、第三遍。這次做選擇題不一定非要測試出自己的水平,重要的是結合《大綱解析》把選擇題知識點背過來。
    選擇題初期就用這兩本書就好,《1000題》爭取做三遍,實在沒時間兩遍也行。事實上我的陳先奎一遍都沒做完,因為開始復習得晚,根本來不及做了。而且那本書很厚,出的題目又太細,看著就不愿意做。所以政治也要及早復習,因為政治其實相對容易些,而選擇題又是拉分的關鍵。做題不用貪多,做兩本不一樣的書不如把一本書做一遍。
    二、《核心沖刺500題》《形勢與政策》
    大概到11月中旬或者更早吧,就把這個任務完成了。然后可以托去**上課的同學幫忙買一本《核心沖刺500題》,這個我去年買的,很不錯。(好提前跟同學打好招呼,某個時期上課的時候會有人在那兒賣,去上課的人都會知道)。然后就是做這本書,不會的再從《大綱解析》上找出相應部分,對于查漏補缺、抓住重點還是很好的。11年考試好像出了好幾道上面的題。(當然并不是**自己編的題,而是大綱解析上的重要知識點,這本題里出了,考研卷子也出了。)這本書好也做上兩三遍,這里的題就都是精華了,每個都要會。
    然后就是買一本米鵬或者別人的《形勢與政策》,記一下這一年的重大時事。這個工作我做得不好,書沒買,基本上也沒看。考研卷子上會出兩道題,一道單選、一道多選。我好歹蒙對了單選,多選還是錯了。時事部分后的沖刺卷上也會有題,那個也要記住。
    三、《肖秀榮后四套題》《任汝芬后四套題》《20天20題》
    然后就到12月上旬了,開始看大題。這時候需要用到《考試分析》,這本書跟《大綱解析》一樣是教育部出的,很權威。不過不能現(xiàn)在才買,之前去書店買《大綱解析》或者《1000》題時就要留意了,好像比《大綱解析》晚不了多久就上市。這本書主要就看后有一個對于上一年試題的分析。這是官方的分析,每一句話都認真讀,特別是大題,看看人家出題,又是怎么答的,從哪些角度答。好看答案之前自己先做一下,可以更好地發(fā)現(xiàn)自己和答案之間的差距。
    然后到12月中旬或者更早?時間我記不太清楚了,呵呵~那時候就會有很多沖刺卷賣,書店都會打出廣告,還可能會到自習室推銷的。買一本《肖秀榮后四套卷》,這個時候就可以檢測一下自己的水平了。但是做得不好也不要氣餒,還有時間補嘛。檢測的主要是選擇題。大題主要是用來看的,看看都出了哪些題,怎么答的。其實這上面很多答案組織得也不太好,但是可以幫忙找出重點,然后就要背這些知識點。這個要是做完了還可以找套別的卷子看看,比如《任汝芬后四套題》。再到12月下旬的時候,就會出來的傳說是人手一份的《20天20題》了,但也不能盲目地全都背,當然你要是都能背會更好,實際上一般背不完。
    后看大題這段時間選擇什么題去背也還是有一定技巧的。據(jù)說考研政治大題3年之內不會考重復的題,我研究過,比較靠譜,但不絕對。所以看大題時先看馬哲題,看近3年沒考或者沒作為重點考(沒作為重點考是指答案有但不是重要的或者還是其他要點,這些都要看看保險)的哲學要點,這樣看其實就很少了。再說哲學重要要點本來總共沒幾個,都背也不會很累。所以要理解著去背,把原理都記清楚。這個基本上后的沖刺題、《20天20題》還有《大綱解析》上就能找到答案。然后其他方面的就自己根據(jù)分值、根據(jù)出題特點判斷了吧。參考后的沖刺題和《20天20題》每部分找?guī)讉€要點背背,特別要注意當年的時政要點可能涉及的題。背得多總比背得少好。其實我大題就背了哲學部分,而且我估題估得比較準,出的題正好是我背過的。其他題你看了《考試分析》后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題只是涉及一點專業(yè)知識點,主要的是自己發(fā)揮,也就是要能謅。當然也是要有一點技巧的,從橫向的、縱向的、社會的、個人的等等各個方面去謅,然后還有表達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