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語文重要考點

字號:

[語文篇·重要考點]
    2011語文高考命題走向預(yù)測
    向明中學 彭娟
    閱讀:要明確文體特點,整體理解把握
    在閱讀材料的選擇上,上海卷高考題強調(diào)時代性、人文性與思想性的有機統(tǒng)一,引導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貼近社會生活,同時兼顧各種文體的風格特點和難易程度,全面檢測學生的閱讀能力。今年的現(xiàn)代文閱讀,考生在重點掌握散文、議論文的文體特點外,不要忽視說明文、人物訪談、演講稿等文體特點的復(fù)習。文言文閱讀文本通常第一篇為人物史傳等記敘類文本,第二篇是議論、說明類文本。今年考生可關(guān)注小品文、書序贈序等的閱讀,明確這類文體的寫作特點。
    閱讀部分的試題會強調(diào)整體把握與局部分析的聯(lián)系,從內(nèi)容和形式等角度全方位考查學生的能力,涉及到認讀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等各個方面??忌喿x時一定要確立整體把握意識和鮮明的文體意識,以更準確地解讀文本。近年來鑒賞和評價能力成為高考的檢測重點,且鑒賞評價試題逐年增多,考生應(yīng)予以重點關(guān)注。此外,從文本的兩處或多處細節(jié)入手,用比較、辨析異同的方式考核整體把握能力的比較理解、分析題,也是近年試題的“亮點”,如2009年秋考卷第7題、2010年春考卷第7題、2011年春考卷第25題等,也應(yīng)引起考生重視。
    詩歌鑒賞部分的題型趨于穩(wěn)定。名句默寫建議以高中課內(nèi)背誦和初中三個版本的共同背誦篇目為主,要知其音、明其意、不誤寫。第1題考查文學文化常識也應(yīng)以課內(nèi)為主。第2題多為選擇題,從內(nèi)容、手法、主旨等角度全面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鑒賞能力,要仔細甄別正誤。第3題為鑒賞評價題,要仔細審題,注意答題的角度和要求??傊獜钠肺墩Z言入手進而品評技巧,在理解意象的基礎(chǔ)上體會意境,知人論世,結(jié)合詩人的經(jīng)歷和歷史背景來領(lǐng)悟主旨。
    作文:應(yīng)重點關(guān)注命題作文
    高考作文題自2009年春考卷的“四盞燈”,2009年秋考的“鄭板橋書法”,以至2011年的春考卷“兩人對樹苗采用不同栽培方式而獲得兩種結(jié)果”近似寓言的生活故事,近三年已連續(xù)五次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命題形式。依據(jù)上海高考命題“穩(wěn)中求變”的一貫原則,筆者認為,2011年的秋考作文命題形式可能會有所變化??忌鷤冊谡J真?zhèn)淇疾牧献魑牡茸魑念愋蜁r,更應(yīng)關(guān)注命題作文的訓練?!渡虾>砜荚囀謨浴穼懽魈岢龅牡谝粋€要求就是“準確把握題意”。材料作文的審題固然馬虎不得,命題作文的審題同樣至關(guān)重要。上海卷作文命題向來倡導開放性、思辨性與限制性的統(tǒng)一,為考生創(chuàng)設(shè)了充分施展才華的空間。因而命題作文題目中大多具有指代詞或比喻、象征性詞語,內(nèi)涵豐富深邃。如2007年的秋考題“必須跨過這道坎”,2008年的秋考題“他們”??忌鷮忣}時應(yīng)當注意要用本體置換喻體,指出象征義;用代詞所代的對象去置換題目中的指代詞。在審清題目的基礎(chǔ)上,深入思考,表達自己對人生、社會的獨特見解。
    [作文熱身題]
    1.人,總是要有所敬畏,也要有所虔誠,更要有所仰望……
    以“人,總要仰望點什么”為題,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體不限(不要寫成詩歌)。
    2.請以“讓思想長出翅膀”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不要寫成詩歌)。
    3.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個魯國人,擅長織麻鞋,他的妻子擅長織白絹。他們來到越國居住,結(jié)果日子過得貧窮不堪。這個魯國人問別人是何道理,那人說:“麻鞋是穿在腳上的,而越人是赤腳走路的,白絹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發(fā)的,你們夫妻的特長,在越國是無用武之地的,怎么不窮呢? ”
    根據(jù)以上材料,選取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語文篇·大作文]
    高考作文要注重展示“語言”的個性化
    原延安中學語文教研組長、高三資深骨干高級教師 周永蔚
    語文,簡單的解釋就是“語言+文章”。語言,是有聲的,我們稱之為“口頭語言”;文章,是無聲的,人們叫它為“書面語言”。而高考,就是檢測你的“書面語言”。這“書面語言”,可以說是對考生“語文綜合能力”優(yōu)劣的當場全面評估。在高考的作文沙場上,我們要盡量顯示出自己的語言個性色彩來。你可以選擇下面三種語言表達形式中,適合你的口味之一來做文章。
    ■“質(zhì)樸自然”的陶潛式:所謂“陶式語言”,那就是“流利通暢、平白樸素”的文字。你怎么想,就怎么寫。比如,我曾出了一道作文訓練題——
    阿聯(lián)酋原來是個沙漠國家,可現(xiàn)在已完全不同了。人煙稀少、黃沙蔽日的狀況,早已成為歷史。然而,不少早已習慣了綠色文明生活的阿聯(lián)酋居民,又開始懷念過去的沙漠風貌。 “沙漠風情一日游”,成為時髦的享受。有人甚至想從外國運來黃沙,人工制造一塊沙漠。請根據(jù)上述材料,撰寫一篇800字的高考作文,題目自擬。
    有一位同學,把它“立意”為“阿聯(lián)酋民族的沙漠文化的人文情結(jié)”這一主旨,極好!該同學在證明這一論點時,又用“通俗純樸”的語言,在作文第九自然段寫下了這么一段話——
    “傳說,巴拉圭有一支印第安部落,他們世世代代居住在叢林之中。過著原始狩獵的生活。政府苦口婆心地勸說,該部落終于搬出了叢林。他們很快地學會了先進的勞作方式,他們的子女也得到了先進的文化教育,政府還提供給他們良好的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所有這些現(xiàn)代的物質(zhì)文明的恩施,他們都十分樂意地接受了。與此同時,該部落也將自己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以及貼近自然的生活經(jīng)驗,傳授給了當?shù)氐陌屠缛嗣?。當然,部落居民還是有自己民族傳統(tǒng)的要求,希望政府允許他們每年有一兩個月回歸叢林”度假“。后,他們的希望成為現(xiàn)實。 ”
    這段文字,既符合題意,又深化主題,語言“流利通暢、平白樸素”,它應(yīng)該是每個喜歡敘述的考生,在考場寫作時,人人都能夠做到的。
    ■“哲理思辨”的秦牧式:大凡讀過《藝海拾貝》文集的讀者,一定會了解當代散文大家秦牧的“理性語言思維”的。喜愛撰寫議論文的同學,一定會從這本著作的語言形式,受到較好的啟發(fā)。比如,2005年松江二中獲高考作文滿分的凌超同學撰寫的當年高考作文(共6段),就可證實此點。他在《成長需要悉心的呵護》一文中的第四自然段里,這樣寫來——
    我們的成長要擺脫低俗事物的困擾,用傳統(tǒng)文化來滋養(yǎng)。有句話叫做柔曰讀史,剛曰讀經(jīng)。是說意志怠惰時讀史以明志:謀臣策士,家國三寸簧舌里;金戈鐵馬,江山萬里血淚中。讀史書,能養(yǎng)浩然正氣。這句話,也是指焦躁狂暴時讀經(jīng)以養(yǎng)性:老莊之道,清靜無為是非空;菩提之心,靈臺空明塵埃無。讀經(jīng)書,能樹典雅德性。我國浩瀚書海之中,蘊含著無盡的寶藏,它們是我們真正成長的養(yǎng)分。 ”
    凌超在這里用“讀史明志,能養(yǎng)浩然之氣;讀經(jīng)養(yǎng)性,能樹典雅德性”的哲理思辨偶句,極其辯證科學地把青少年成長的必需理念,議說得十分簡明扼要、清晰直白。這段文字,說理嚴謹、結(jié)構(gòu)緊湊,分論層遞、對句組接。之所以能夠?qū)懗鋈绱松願W的道理,能夠傳達如此理性的語言,與他自小學到高中的12年學習過程中,閱讀了111本理論性的哲學專著,打下了深厚的說理功底,是分不開的。
    ■“優(yōu)美典雅”的東坡式:如果你喜歡在寫作時,撰寫一些“詩情話意”的抒情語句,那么你應(yīng)該在平時閱讀一點宋代以后的“散文賦”經(jīng)典作品。因為在這些作品的語句里,往往要使用“駢偶對仗、排比抒意、整散變異、句式優(yōu)雅”的形式,來極盡亮彩展示。比如,蘇軾的《前(后)赤壁賦》中的“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飄飄乎如遺世獨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等散文賦名句。
    善于表達抒情的考生們,你的高考作文當然可以運用“駢散”的語言,來敘事狀物、議理論人,以達到“優(yōu)美典雅、詩情話意”之效果。
    總之,你一定要體現(xiàn)出自己的“敘、議、抒”語言特色來,這將會給你的文章增添極大的亮色。
    [語文篇·小作文]
    16種“開放性小作文”習作示范之三
    原延安中學語文教研組長、高三資深骨干高級教師 周永蔚
    第九類,“情感對話性”小作文——
    試題:2006年【春】考的第20題,“歸而妻子勞問有魚乎,余示以籃而一相笑也”這一情景充滿了生活情趣,請展開想像,擬寫一段對話。 (3分)
    示范:(妻子)問:(“都外出一整天啦,戰(zhàn)績?nèi)绾危?(我低頭輕聲)答:(“有一些小小的收獲。”)(妻子又)問:(“拿出來,也讓我高興高興嘛!”)(我只好苦笑地回)答:“不好意思,小魚有幾條,總算沒空手歸來見你?!?BR>    第十類,“思想評論性”小作文——
    試題:2006年【秋】考的第26題,你對文中“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朘民之生而不顧,此何異攻剽劫奪之為者乎”這句話的思想意義有何評價? (3分)
    示范:人生得志,不能只“思以逞其欲”,而要像范仲淹所言:“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苯^不該為官任職“朘民之生而不顧”,導致民不聊生、家破人亡的可悲下場!總之,“逞個人私欲”與“朘民之生而不顧”,都是為古今社會所不認同的。
    第十一類,“聯(lián)想擴展性”小作文——
    試題:2007年【秋】考的第12題,文末說“不,不僅是一種享受……”,請續(xù)寫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 (5分)
    示范:……更是一種“傳承和創(chuàng)業(yè)”:要傳承岳飛、于謙、張蒼水的愛國品節(jié),要傳承魯迅先生的堅韌斗志;應(yīng)開創(chuàng)“改革開放”的時代偉業(yè),應(yīng)開創(chuàng)“和諧社會”的美好未來!
    第十二類,“文學評論性”小作文——
    試題:2008年【秋】考的第26題,本文首尾都提到“秋尋”,分析其作用。 (4分)
    示范:文章開頭,交代了“秋尋”的緣由;在結(jié)尾,又點明了“秋尋”是詩集中的主要題材。這樣撰寫,在情節(jié)的結(jié)構(gòu)上起到了首尾呼應(yīng)的效果,使全文嚴謹完整、上下一氣。而“秋尋”兩字,又作為線索,貫穿全文。
    第十三類,“文學比較性“小作文——
    試題:2009年【秋】考的第12題,本文與《故都的秋》都寫了南北景象,其用意各不相同,請加以分析。 (4分)
    示范:兩文雖然都細描“北國之景”,但本文是寫“春景”,而《故都的秋》是寫的“秋景”;本文借助鋪敘北國春景,暗襯江南風情,抒發(fā)心中思鄉(xiāng)之情;而《故都的秋》,卻是借助描繪南國之景,鮮明反襯自己對北國“清、靜、悲涼”秋色的無比喜愛。
    第十四類,“緣由概括性”小作文——
    試題:2010年【春】考的第26題,概述作者將自己的居室命名為“陶庵”的原因。 (3分)
    示范:作者將自己的居室,命名為“陶庵”的真正緣由,是他仰慕陶公“平淡沖和”、“以窮為娛”的“安命樂天”生活目的及人生價值。
    第十五類,“人物形象性”小作文——
    試題:2010年【秋】考的第10題,根據(jù)文中的內(nèi)容,介紹蕭洪明其人。 (不超過60字)(3分)
    示范:蕭洪明,忠誠的抗日革命戰(zhàn)士,是母親的親密戰(zhàn)友。為革命,不怕艱危、英勇斗爭,后被敵人殺害在天目山高大的柳杉樹下,年僅27歲。
    第十六類,“主旨揭示性”小作文——
    試題:2011年【春】考的第16題,簡析本詞的思想感情。(4分)
    示范:辛棄疾在詞中,借助描寫“青山明月”之景,來表達自己內(nèi)心高潔清純之情;又提及屈原的《離騷》楚辭書名,抒發(fā)當時“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的孤憤之意。
    請同學們再結(jié)合試卷中的其它小作文檢測題,也去試寫自訓,以提高自己撰寫小作文的實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