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分政策調整有人叫好有人憂

字號:

近日,教育部發(fā)布通知,我國高考加分政策將進行調整,奧賽全國得獎考生加分不超過20分,不再具備保送資格;奧賽省級一等獎考生,不再具備保送和加分資格;體育特長生加分須向省級教育部門申報。
     一石激起千層浪。
     網(wǎng)友“知了”:這次加分政策的調整對于推進高考公平會起到一定的作用。對于農(nóng)家子弟和那些沒有條件搞奧賽、科技發(fā)明的學生而言,獲得了均等的上大學的機會,促進了教育公平。但是還有一些爭議比較大的加分項目并沒有涉及。
     網(wǎng)友“蘋果”:學科奧賽選手在奧賽上花了很多時間,其他科目的學習肯定會受到影響,如果讓他們和其他學生站在同等水平線上參加高考競爭,缺乏公平。競賽還是選出了一些對理科有天賦的人的,一刀切有點可惜。
     網(wǎng)友“貓”:不是制度本身有問題,而是執(zhí)行有問題,缺乏有效監(jiān)督。如今,教育部向正確方向邁出了一步。但是,治理教育腐敗還任重道遠啊。
     網(wǎng)友“甜瓜”:奧賽加分是不應該取消的,真是搞不懂中國的教育,任何項目組織的不好,有許多的暗箱操作,不去考慮怎么杜絕,而只是采取簡單方法把這個項目砍掉,比如奧賽,這在我國特殊人才的培養(yǎng)方面還是有意義的,難道要求所有的人都成為全才?簡直是天方夜談。應該取消的是優(yōu)秀學生干部加分。
     網(wǎng)友“米蘭”:競賽是硬成績,難道不比所謂的自主招生這樣的暗箱操作好嗎?中國利益集體的小孩往往是不要讀書的,為了迎合這些人,所以現(xiàn)在自主招生的名額越來越多,查查各地高中和大學中每年自主招生錄取名單中的家庭背景吧。自主招生的標準是什么?中國人得不到諾貝爾獎重要的原因是長期的教育做假,包括在招生、考試等方面。
     網(wǎng)友“菲兒”:這次教育部對奧賽等全國性大賽獲獎者加分政策的調整更多地體現(xiàn)在奧賽對整個中學教育乃至初等教育的導向方面。首先,純粹為了獲得高考保送生資格而投入奧賽的考生會相對減少,有利于讓奧賽回歸到正常的軌道中來;有興趣的學生,可通過課外活動的形式來學習學科知識、參加奧賽。奧賽的本意在于培養(yǎng)青少年科技興趣、促進青少年科技后備人才脫穎而出。如果過多地加入了保送和加分的色彩,就必然使得奧賽偏離其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