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試題與語文學科的聯(lián)系

字號:

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博大精神的文化底蘊,其中語文知識體系中蘊含很多物理知識。物理課程標準中指出: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為“注重全體學生的發(fā)展,改變學科本位的觀念”,2009年中考的試題便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理念。這樣,通過引導學生克服學科本位的思想,使學生看到不同知識、不同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開闊了視野,體會知識的交融與和諧,更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提升及學習興趣的提高。近幾年中考中出現(xiàn)了很多有關語文和物理整合的試題,下面列舉一些以供欣賞:
    一、詩詞中的物理
    例1(2009·福建福州)北國的冬天,真的很美。一代偉人毛澤東曾有詩詞“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的形成屬于物態(tài)變化中的( )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凝華
    解析:詩詞中蘊含了多個物理知識,考查的是物態(tài)變化現(xiàn)象,注意詩詞中的冰的來源是解題的關鍵,冬天河流里的冰是由于水凝固成的。
    答案:B
    點評:詩詞包括古代詩詞和現(xiàn)代詩詞,解決問題時,一定要理解其內(nèi)涵,揭開其掩蓋的表象,然后利用對應的物理知識進行解釋。
    練習:(2009·四川遂寧)對下列幾種光現(xiàn)象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現(xiàn)象
    B.“潭清凝水淺”──光的折射現(xiàn)象
    C.皮影利用了平面鏡成像的原理
    D.“風吹草低見牛羊”──—光的直線傳播
    答案:C
    二、安全警示語中的物理
    例2(2009·福建晉江)物理知識滲透于我們的生活,以下警示語中與慣性知識無關的是( ?。?BR>    A.汽車后窗貼有“保持車距”
    B.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減速慢行”
    C.公共場所標有“禁止吸煙”
    D.交通規(guī)則寫有“行車時系好安全帶”
    解析:我們在身邊經(jīng)常會看見一些警示語,并且耳熟能詳,但很少有同學能把它們和物理聯(lián)系在一起,此題已經(jīng)確定了與慣性知識的聯(lián)系,通過對警示語的分析,“保持車距”“雨天路滑,減速慢行”“行車時系好安全帶”都是為了防止慣性帶來危害而采取的措施。C中“禁止吸煙”屬于擴散知識,體現(xiàn)分子在不停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故選擇C。
    答案:C
    點評:利用這種身邊警示語的整合題恰恰在應用物理知識的同時,也起到了再次教育的目的,可以說不失為好題。
    三、成語中的物理
    例3(2009·湖南岳陽)漢語中的成語博大精深。以下成語所描述的現(xiàn)象中,能用光的直線傳播知識解釋的是( )
    A.立竿現(xiàn)影
    B.鏡花水月
    C.海市蜃樓
    D.杯弓蛇影
    解析:A中說明光的直線傳播才能形成影子,故A正確;B中應用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解釋,故B錯誤;C中應該用光的折射知識進行解釋,故C錯誤;D中應該用平面鏡成像來解釋,故D錯誤。
    答案:A
    點評:成語深受人們的喜愛,在平時言語中經(jīng)常引入成語使得語言增添活力,解決此類整合問題,必須弄清成語的含義,表面的含義一定要理解,才能解決這類題,因為成語的來源都是從表意引申而來的,而其中的物理知識都在說明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