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防腐蝕管理標準

字號:

※組織與分工
    1.機動處設專職的防腐蝕管理人員,負責全廠設備的防腐蝕計劃和技術管理工作;車間設備員負責設備防腐蝕的具體管理工作。
    2.防腐蝕管理的試驗研究人員和施工單位,要不斷地進行總司設備腐蝕與防護調查,制訂防腐蝕課題與規(guī)劃,分析腐蝕原因與防護方法,總結防腐蝕經(jīng)驗與成果的防腐蝕技術。
    3.設備部門應保證防腐蝕設備的材質和防護方法及結構的正確、合理。制造部門(單位)所制造的設備必須符合設計圖紙與技術要求,安裝者要了解防腐蝕材料的性質與要求,防止安裝時損壞。
    ※檔案資料的建立與技術管理
    1.凡受到生產(chǎn)介質腐蝕的設備、管道等,由機動處組織建立防腐蝕檔案和卡片,注明設備名稱、型號、規(guī)格、操作溫度、壓力、物料介質、性能以及防腐措施,施工日期、施工工藝、使用情況、每次檢查、檢修情況等。一般受大氣腐蝕的設備要按臺或區(qū)域建立防腐蝕記錄臺賬,防腐,記錄。
    2.機動處應根據(jù)生產(chǎn)中的腐蝕問題和現(xiàn)有的施工力量,于每年6月15日前組織審訂下年度的防腐蝕計劃,其中包括試驗研究項目和設備試制預算費用等。
    3.凡易于遭受腐蝕的設備,均應采取合適的防腐蝕措施,對已有防腐蝕措施的設備不得無故取消或任意修改原防腐蝕措施。經(jīng)過生產(chǎn)實踐證明,確屬不適當?shù)?,由車間提出新方案,經(jīng)機動處審查,設備副總或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修改設備的原防腐蝕措施。
    4.新耐蝕材料的使用與新防腐技術的推廣,必須經(jīng)過小型試驗和中型鑒定,用于生產(chǎn)必須有可靠的科學根據(jù)。
    5.機動處負責組織有關生產(chǎn)車間,對大氣腐蝕進行試驗研究,分析腐蝕原因,提出防腐蝕措施以及防護的方法。對生產(chǎn)中腐蝕嚴重,造成生產(chǎn)被動的腐蝕問題作為主要課題進行試驗研究,確定合適的防腐措施。
    6.改變生產(chǎn)中的工藝條件或設備、管道、管件的更換與增添,都必須考慮到材質的耐腐蝕性。
    ※維護與檢修
    1.對已采取防腐措施的設備,要定期檢查、計劃檢修。對防腐措施的改進(包括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應結合計劃檢修一并進行。
    2.杜絕“滴、漏、跑、冒”現(xiàn)象,不得隨意安設倒淋、放空管。設備檢修放空的廢氣、污液等,也有嚴格處理,防止對設備和建(構)筑物的腐蝕。
    3.設備停止使用時,應采取防腐蝕措施,如倒空、吹洗、充氮、除油等。
    4.有防腐層的設備,嚴禁焊接構件。必須焊接時,要有可靠的措施或焊后重新防腐。
    5.使用特殊耐韌的材料
    6.嚴禁錘擊和敲打非金屬設備及有防腐層的設備、管件。
    7.嚴格執(zhí)行防腐蝕設備的檢修、施工規(guī)程,以保證施工質量和人身安全。
    8.延長設備、管道、建(構)筑物的使用壽命,結合大修和日常維修進行除銹防腐刷油工作。
    9.采用的防腐蝕材料要符合技術要求,應有檢驗合格證及出廠日期。
    ※設備防腐蝕檢查和記錄
    1.機動處應組織有關單位
    2.要逐步采用先進的狀態(tài)監(jiān)測儀器對運行中的設備進行腐蝕狀態(tài)監(jiān)測,為預測維修打好基礎。
    3.設備腐蝕的定期檢查包括如下內(nèi)容:
    (1)腐蝕類型的分析,腐蝕的深度,焊縫情況,腐蝕產(chǎn)物的分析。
    (2)金相顯微檢查、探傷、防腐層老化程度、龜裂、脫落情況,磨損和其他損壞現(xiàn)象等。
    4.檢查的結果做詳細記錄(一式兩份),由機動處和車間入檔保管。
    5.年度檢查在各單位自檢的基礎上進行。檢查時,對于同類型設備,根據(jù)其數(shù)量抽查1~2臺。同類型管道,在總管線或支管上取二段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