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建造師考試《公路工程管理與實務》備考練習題(7)

字號:

某預應力工型梁橋,大橋主體工程施工完成后,施工單位即進行臺背回填。該橋臺高9m,橋臺地基為微風化砂巖。為了施工管理和質(zhì)量檢驗評定的需要,施工單位將臺背回填作為分部工程,下設挖臺階與填土兩個分項工程進行質(zhì)量評定。
    臺背回填前,進行了挖臺階施工,自檢后請監(jiān)理工程師檢查驗收,但駐地監(jiān)理工程師臨時外出開會,考慮到地基為砂巖,強度滿足要求,施工單位及時進行了臺背填筑,等監(jiān)理工程師回來后補辦手續(xù)。
    臺背填筑時,采用與橋頭引道一致的粘土作為臺背填料,并對進場的填料進行檢驗,在橋臺上繪出每層填筑的填厚線位,采用水平分層填筑方法填筑,分層松鋪厚度30mm,用夯壓機械進行夯實,每層夯實完工后進行自檢并照相,并對每個橋臺單獨建立了技術檔案。
    問題
    1.指出施工單位質(zhì)量評定中的錯誤做法并改正。
    2.地基處理的驗收是否符合隱蔽工程驗收制度規(guī)定?說明理由。
    3.指出臺背填筑施工過程中的錯誤做法并改正。
    4.通車后,該橋臺最易出現(xiàn)哪種病害?
    -
    案例分析題
    (一)
    1、施工單位質(zhì)鼉評定中的錯誤做法:施工單位將臺背回填作為分部工程,下設挖臺階與填土兩個分項工程進行質(zhì)量評定。
    正確做法:臺背回填應作為分項工程,挖臺階與填土不應作為分項工程。
    2、地基處理的驗收不符合隱蔽工程驗收制度規(guī)定。
    理由:隱蔽工程是指為下道工序施工所隱蔽的工程項目,隱蔽前必須進行質(zhì)量檢查和驗收,由施丁項目負責人組織施工人員、質(zhì)檢人員,并請監(jiān)理單位、建設單位代表參加.必要時請設計人參加,檢查意見應具體明確,檢查手續(xù)應及時辦理,不得后補。須復驗的要辦理復驗手續(xù),填寫復驗13期并由復驗人做出結論。
    3臺背填筑施工過程中的錯誤做法以及改正。
    (1)錯誤做法:采用與橋頭引道一致的粘土作為臺背填料。
    正確做法:臺背填筑應采用透水性材料填筑,優(yōu)先選用砂礫類土,如砂礫、碎石、碎石土等,并有一定的級配。
    (2)錯誤做法:橋臺上繪出每層填筑的填厚線位
    正確做法:掛牌劃線施工,每層填筑均照相并與檢測資料一并保存。
    (3)錯誤做法:分層松鋪厚度30cm。
    正確做法:分層松鋪厚度宜小于20cm。
    4、通車后,該橋臺最易出現(xiàn)的病害是:構造裂縫、橋頭跳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