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7日,中國校友會網(wǎng)與《21世紀人才報》發(fā)布新《2011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其中,北京大學連續(xù)4年問鼎“2011中國大學排行榜”榜首,清華大學居第二,浙江大學上升至第三,復旦大學下降一位列第四,南京大學居第五。
中國校友會網(wǎng)的“2011年中國大學排行榜”由于首次使用“校友捐贈”指標引起大家的強烈關注,同時也使得家長和考生了解高校沿革和實力多了一個考核的視角。
“校友捐贈”是歐美世界大學的常態(tài),是對大學教育成果的重要檢驗,已成為評價世界一流大學和檢驗校長執(zhí)行力的重要標準。同時,在國家新“985”工程大學三期評價指標體系中,新增加“學校獲得的捐款在學校經(jīng)費中所占的比例”指標。因此“校友捐贈”納入中國大學評價,旨在倡導大學樹立校友捐贈文化、引導大學更好地以人為本、以教學為根、引導中國大學向世界一流大學看齊。
中國大學排行榜的現(xiàn)狀,如果總結(jié)起來,大約有這樣幾條特點:
一、山頭林立。打一個不太美觀的比喻,大學排名似乎是一塊大有油水的肥肉,引得眾多機構爭相發(fā)布。和買東西一樣,大多數(shù)人都要看一下商標,然后根據(jù)牌子的好壞購買商品,人們在看大學排名的時候,相信也會以機構的權威性進行選擇——然而,如果排行榜不提供背后的機構呢?特別是在網(wǎng)絡時代,隨著搜索擎一聲令下,眾多排行榜不請自來,在榜海戰(zhàn)術的輪番進攻中,看榜的人便這樣迷失了。
二、暗箱操作。發(fā)布大學排名的機構如果只是過多,倒也不是什么問題,但“過多”的背后卻并非一個簡單的問題。大學排名也存在著暗箱操作,就如新聞中曝光的那樣,某些機構以排名做威脅,腆著一張小人嘴臉,到高校進行訛詐,令高校處于兩難之地。我們雖然對不肯屈從于潛規(guī)則的高校表示敬意(比如南開大學、天津大學),但也不必去指責那些被卑鄙機構訛詐了的高校。不過,我們不能一竿子把所有排名機構都打死,據(jù)稱有些機構做高校的排名是零成本,不收任何費用。
三、隨意敷衍。有些機構明確說不會以“非常手段”向高校索取錢財,那么這些機構總該是可信的了吧,可為什么人們還是投來懷疑的目光呢?這不是什么“夠格”問題,這是純粹的技術問題。且看有些機構做排名的流程:其使用的數(shù)據(jù)完全是公開、透明的,主要來自于教育部官方以及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等機構以及各大學官方網(wǎng)站。也就是說,他們只瀏覽一下各個大學的官方網(wǎng)站,搜索一下數(shù)據(jù),然后可以進行排名了?!@是兒戲么?如果評價一所大學而不進行實地考察,這樣的評價究竟有多可信?事實上,有些高校的網(wǎng)站信息無法跟進實際情況,而且反映在網(wǎng)站上的畢竟是虛多于實,有一句話是“眼見為實”,如果有誠意做大學排名,還是請機構的專家們多跑一跑學校為好。
四、標準雜亂。以今年中國校友會引入“校友捐贈”標準一事來說,這條新聞簡直比排行榜本身更吸引眼球,因為這條標準無異于赤**地告訴人們:高校的排名是少不了向錢看的。但又說這本就是國外大學評判的一條標準,引入進來無可厚非。這里其實是有一個文化背景的差異,以及多年來的習慣問題。美國的教育制度本身與中國就不同,再加上中國人向來對“錢”這個字敏感,所以這條標準自然成為眾矢之的。此外,每一家機構做排行榜的時候,都有自己的標準,而這些標準究竟哪些更重要,相信也是智者見智。比如,有些學校硬件很強,所以在偏于硬件標準的排名榜上便名次靠前,但到了其他榜上則未必。
大學排行榜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大浪淘沙,目前國內(nèi)具影響的有四、五家。那么,“大學排行榜”可以作為擇校依據(jù)嗎?有些“大學排行榜”失之科學和客觀,如能正確看待和理解,對填報志愿指導有很大的幫助。一些教育專家認為,各種“大學排行榜”的出現(xiàn),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xiàn),盡管目前國內(nèi)關于高校的排行榜很多,排名的依據(jù)和參照因素不盡相同,調(diào)查的范圍大小不一。
因此,我建議家長和考生在選學校挑專業(yè)時,大學排行榜可以做適度參考,但不要光看大學排名,還要仔細考察所報考的專業(yè)內(nèi)涵,這主要是由于有的大學綜合排名很高,但是在某一專業(yè)上未必強,而有的大學某專業(yè)很強,但綜合排名略靠后。從總體上看,家長和考生可以在參考“大學排行榜”的基礎上,優(yōu)先以“985工程”院校選擇為先,再次是“211工程”院校。畢竟能進入“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院校都是經(jīng)過了教育部組織的嚴格評審,具有非常強的綜合實力。
另附相關信息:
一、常見的大學排行榜
自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提出“對高等學校的辦學水平進行評估”后,有關機構就開始了對國內(nèi)大學的排名。
1987年9月,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趙紅州研究員、蔣國華教授等發(fā)表了中國第一個大學排名。
1992年后,國內(nèi)十余個單位發(fā)表過超過30個不同類型的大學排名,全部出自民間。
大學排名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大浪淘沙,目前國內(nèi)具影響力的大學排行榜一般認為有四、五個,按照存續(xù)時間排列依次為:
1.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自1993年開始每年發(fā)布《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組長武書連。
2.深圳網(wǎng)大公司自1999年開始發(fā)布中國大學排行榜,數(shù)據(jù)來自向院士、學者和校長發(fā)放的調(diào)查問卷。
3.中國校友會的大學評價課題組自2003年起每年發(fā)布中國大學排行榜,該課題組不僅對公立大學進行排名,還對民辦大學和獨立學院進行評價。
4.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自2004年開始每年發(fā)布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yè)評價報告,并同步發(fā)布中國研究生評價報告、中國學術期刊評價報告、世界大學和科研機構評價報告。
5.中國人民大學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自2008年開始發(fā)布中國大學50強排行榜。高考分數(shù)指標是人大版大學排行榜中一個很有特色的指標。2010年人大高等教育中心在制定排行榜時,引入了兩項國際指標,分別是SSCI論文和留學生指標。通過該指標,不僅可以考查一所大學的國際性程度,更是將留學生指標作為衡量一所大學社會影響力一部分。與高考招生相對應,實際上留學生指標是國際學生對中國大學的“投票”,體現(xiàn)了一所大學國際影響力和吸引優(yōu)秀國際教育資源的能力。
二、新世界大學排行榜
1.《清華北大躋身英國世界大學學術聲譽排行榜前50》
新華網(wǎng)倫敦3月10日電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10日發(fā)布2011年世界大學學術聲譽排行榜,美國哈佛大學位列榜首,中國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躋身百強,分列第三十五和第四十三位。
美國大學在排行榜上獨占鰲頭,奪得前10名中的7席,并有45所大學進入百強。英國是第二大贏家,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名列十強,總共12所英國大學進入百強。日本大學的表現(xiàn)也很搶眼,5所大學躋身百強,其中東京大學名列第八。
首次發(fā)布的世界大學學術聲譽排行榜是《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學排行榜的“子榜”,是根據(jù)各大學在教學和科研領域的表現(xiàn)確定的。而一年一度的《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學排行榜的評定指標多達13個,除教學和科研之外,還包括論文引用情況、科研成果轉(zhuǎn)化收入以及國際化程度等。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主編菲爾·巴蒂說,世界大學學術聲譽排行榜是在對大學學術表現(xiàn)進行了迄今為止全面的全球性調(diào)查之后排定的。他指出,在國際人才市場對學生、學者和學校管理人員的爭奪更為激烈的今天,大學享有良好的學術聲譽至關重要。
信息來源:http://edu.sina.com.cn/a/2011-03-11/1638200414.shtml
2.《新世界大學排名出爐:劍橋擊敗哈佛成第一,港大位列23》
根據(jù)英國高等教育調(diào)查機構QS公司新公布的2010世界大學排行榜,英國劍橋大學首次擊敗美國哈佛大學,成為全球排名第1的高學府;北京大學排名第47,較去年上升5名;臺灣大學排名較去年晉升1名,至94名。
這是世界大學排行榜自2004年進行調(diào)查以來,哈佛大學首次跌到第2名。
綜觀全球排名前20名的大學,多數(shù)是美國大學,亞洲地區(qū)排名高的是香港大學,排名第23,較去年上升1名,日本東京大學緊接其后,排名第24,較去年下跌2名。
大陸共有2所大學擠進世界前100大,北京大學排名第47,較去年上升5名,清華大學則下跌5名,成為第54名。
負責這項調(diào)查的QS公司研究部主任BenSowter表示,今年總共對全球644所大學進行評比,是歷年來多,世界頂尖大學的排名都在伯仲之間,劍橋大學排名首位的主因是,劍橋發(fā)表的研究報告被引述的次數(shù)增加。
QS使用的6項評比指標包括:學術界人士評比(今年有超過1.3萬人參加)、雇主評比(今年有超過5000名雇主參與)、教師與學生比例、教師研究報告被引用次數(shù)、外籍教師人數(shù)及外籍學生人數(shù)。
根據(jù)調(diào)查全球前10名大學依序是:劍橋、哈佛、耶魯、倫敦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上升4名)、牛津大學(下跌1名)、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下跌2名)、芝加哥大學(下跌1名)、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下跌1名)、普林斯頓大學(下跌2名)。
QS公司研究部主任BenSowter表示,香港大學計劃在2012年將大學學位課程延長為4年,為作準備,香港大學增聘教師,以因應將增加的學生,帶動今年的排名,但未來可能因此影響香港大學的師生比例,排名也可能下跌。
他進一步表示,今年亞洲地區(qū)大學的表現(xiàn)仍很強勁,不少國家和地區(qū)提供多元及高質(zhì)量的教學內(nèi)容,競爭激烈?guī)觼喼薜貐^(qū)高等教育的質(zhì)量,加上當?shù)卣蔡峁┴S厚資源,都有助大學教育的整體表現(xiàn)。
信息來源:http://culture.ycwb.com/2011-02/16/content_3358445.htm
小梁點評:同樣是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由于不同的評價機構和不同的評價標準,所得出來的結(jié)論或結(jié)果也是不同的,如北京大學一會兒世界排名是43名,一會兒是47名,;清華大學一會兒世界排名是35名,一會兒是54名;一會兒北京大學的排名高于清華大學,一會兒卻低于清華大學。因此,考生和家長應該根據(jù)自身的判斷標準選擇合適的大學排行榜,而不能人云亦云,否則霧里看花。
中國校友會網(wǎng)的“2011年中國大學排行榜”由于首次使用“校友捐贈”指標引起大家的強烈關注,同時也使得家長和考生了解高校沿革和實力多了一個考核的視角。
“校友捐贈”是歐美世界大學的常態(tài),是對大學教育成果的重要檢驗,已成為評價世界一流大學和檢驗校長執(zhí)行力的重要標準。同時,在國家新“985”工程大學三期評價指標體系中,新增加“學校獲得的捐款在學校經(jīng)費中所占的比例”指標。因此“校友捐贈”納入中國大學評價,旨在倡導大學樹立校友捐贈文化、引導大學更好地以人為本、以教學為根、引導中國大學向世界一流大學看齊。
中國大學排行榜的現(xiàn)狀,如果總結(jié)起來,大約有這樣幾條特點:
一、山頭林立。打一個不太美觀的比喻,大學排名似乎是一塊大有油水的肥肉,引得眾多機構爭相發(fā)布。和買東西一樣,大多數(shù)人都要看一下商標,然后根據(jù)牌子的好壞購買商品,人們在看大學排名的時候,相信也會以機構的權威性進行選擇——然而,如果排行榜不提供背后的機構呢?特別是在網(wǎng)絡時代,隨著搜索擎一聲令下,眾多排行榜不請自來,在榜海戰(zhàn)術的輪番進攻中,看榜的人便這樣迷失了。
二、暗箱操作。發(fā)布大學排名的機構如果只是過多,倒也不是什么問題,但“過多”的背后卻并非一個簡單的問題。大學排名也存在著暗箱操作,就如新聞中曝光的那樣,某些機構以排名做威脅,腆著一張小人嘴臉,到高校進行訛詐,令高校處于兩難之地。我們雖然對不肯屈從于潛規(guī)則的高校表示敬意(比如南開大學、天津大學),但也不必去指責那些被卑鄙機構訛詐了的高校。不過,我們不能一竿子把所有排名機構都打死,據(jù)稱有些機構做高校的排名是零成本,不收任何費用。
三、隨意敷衍。有些機構明確說不會以“非常手段”向高校索取錢財,那么這些機構總該是可信的了吧,可為什么人們還是投來懷疑的目光呢?這不是什么“夠格”問題,這是純粹的技術問題。且看有些機構做排名的流程:其使用的數(shù)據(jù)完全是公開、透明的,主要來自于教育部官方以及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等機構以及各大學官方網(wǎng)站。也就是說,他們只瀏覽一下各個大學的官方網(wǎng)站,搜索一下數(shù)據(jù),然后可以進行排名了?!@是兒戲么?如果評價一所大學而不進行實地考察,這樣的評價究竟有多可信?事實上,有些高校的網(wǎng)站信息無法跟進實際情況,而且反映在網(wǎng)站上的畢竟是虛多于實,有一句話是“眼見為實”,如果有誠意做大學排名,還是請機構的專家們多跑一跑學校為好。
四、標準雜亂。以今年中國校友會引入“校友捐贈”標準一事來說,這條新聞簡直比排行榜本身更吸引眼球,因為這條標準無異于赤**地告訴人們:高校的排名是少不了向錢看的。但又說這本就是國外大學評判的一條標準,引入進來無可厚非。這里其實是有一個文化背景的差異,以及多年來的習慣問題。美國的教育制度本身與中國就不同,再加上中國人向來對“錢”這個字敏感,所以這條標準自然成為眾矢之的。此外,每一家機構做排行榜的時候,都有自己的標準,而這些標準究竟哪些更重要,相信也是智者見智。比如,有些學校硬件很強,所以在偏于硬件標準的排名榜上便名次靠前,但到了其他榜上則未必。
大學排行榜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大浪淘沙,目前國內(nèi)具影響的有四、五家。那么,“大學排行榜”可以作為擇校依據(jù)嗎?有些“大學排行榜”失之科學和客觀,如能正確看待和理解,對填報志愿指導有很大的幫助。一些教育專家認為,各種“大學排行榜”的出現(xiàn),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xiàn),盡管目前國內(nèi)關于高校的排行榜很多,排名的依據(jù)和參照因素不盡相同,調(diào)查的范圍大小不一。
因此,我建議家長和考生在選學校挑專業(yè)時,大學排行榜可以做適度參考,但不要光看大學排名,還要仔細考察所報考的專業(yè)內(nèi)涵,這主要是由于有的大學綜合排名很高,但是在某一專業(yè)上未必強,而有的大學某專業(yè)很強,但綜合排名略靠后。從總體上看,家長和考生可以在參考“大學排行榜”的基礎上,優(yōu)先以“985工程”院校選擇為先,再次是“211工程”院校。畢竟能進入“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院校都是經(jīng)過了教育部組織的嚴格評審,具有非常強的綜合實力。
另附相關信息:
一、常見的大學排行榜
自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提出“對高等學校的辦學水平進行評估”后,有關機構就開始了對國內(nèi)大學的排名。
1987年9月,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趙紅州研究員、蔣國華教授等發(fā)表了中國第一個大學排名。
1992年后,國內(nèi)十余個單位發(fā)表過超過30個不同類型的大學排名,全部出自民間。
大學排名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大浪淘沙,目前國內(nèi)具影響力的大學排行榜一般認為有四、五個,按照存續(xù)時間排列依次為:
1.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自1993年開始每年發(fā)布《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組長武書連。
2.深圳網(wǎng)大公司自1999年開始發(fā)布中國大學排行榜,數(shù)據(jù)來自向院士、學者和校長發(fā)放的調(diào)查問卷。
3.中國校友會的大學評價課題組自2003年起每年發(fā)布中國大學排行榜,該課題組不僅對公立大學進行排名,還對民辦大學和獨立學院進行評價。
4.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自2004年開始每年發(fā)布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yè)評價報告,并同步發(fā)布中國研究生評價報告、中國學術期刊評價報告、世界大學和科研機構評價報告。
5.中國人民大學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自2008年開始發(fā)布中國大學50強排行榜。高考分數(shù)指標是人大版大學排行榜中一個很有特色的指標。2010年人大高等教育中心在制定排行榜時,引入了兩項國際指標,分別是SSCI論文和留學生指標。通過該指標,不僅可以考查一所大學的國際性程度,更是將留學生指標作為衡量一所大學社會影響力一部分。與高考招生相對應,實際上留學生指標是國際學生對中國大學的“投票”,體現(xiàn)了一所大學國際影響力和吸引優(yōu)秀國際教育資源的能力。
二、新世界大學排行榜
1.《清華北大躋身英國世界大學學術聲譽排行榜前50》
新華網(wǎng)倫敦3月10日電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10日發(fā)布2011年世界大學學術聲譽排行榜,美國哈佛大學位列榜首,中國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躋身百強,分列第三十五和第四十三位。
美國大學在排行榜上獨占鰲頭,奪得前10名中的7席,并有45所大學進入百強。英國是第二大贏家,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名列十強,總共12所英國大學進入百強。日本大學的表現(xiàn)也很搶眼,5所大學躋身百強,其中東京大學名列第八。
首次發(fā)布的世界大學學術聲譽排行榜是《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學排行榜的“子榜”,是根據(jù)各大學在教學和科研領域的表現(xiàn)確定的。而一年一度的《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學排行榜的評定指標多達13個,除教學和科研之外,還包括論文引用情況、科研成果轉(zhuǎn)化收入以及國際化程度等。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主編菲爾·巴蒂說,世界大學學術聲譽排行榜是在對大學學術表現(xiàn)進行了迄今為止全面的全球性調(diào)查之后排定的。他指出,在國際人才市場對學生、學者和學校管理人員的爭奪更為激烈的今天,大學享有良好的學術聲譽至關重要。
信息來源:http://edu.sina.com.cn/a/2011-03-11/1638200414.shtml
2.《新世界大學排名出爐:劍橋擊敗哈佛成第一,港大位列23》
根據(jù)英國高等教育調(diào)查機構QS公司新公布的2010世界大學排行榜,英國劍橋大學首次擊敗美國哈佛大學,成為全球排名第1的高學府;北京大學排名第47,較去年上升5名;臺灣大學排名較去年晉升1名,至94名。
這是世界大學排行榜自2004年進行調(diào)查以來,哈佛大學首次跌到第2名。
綜觀全球排名前20名的大學,多數(shù)是美國大學,亞洲地區(qū)排名高的是香港大學,排名第23,較去年上升1名,日本東京大學緊接其后,排名第24,較去年下跌2名。
大陸共有2所大學擠進世界前100大,北京大學排名第47,較去年上升5名,清華大學則下跌5名,成為第54名。
負責這項調(diào)查的QS公司研究部主任BenSowter表示,今年總共對全球644所大學進行評比,是歷年來多,世界頂尖大學的排名都在伯仲之間,劍橋大學排名首位的主因是,劍橋發(fā)表的研究報告被引述的次數(shù)增加。
QS使用的6項評比指標包括:學術界人士評比(今年有超過1.3萬人參加)、雇主評比(今年有超過5000名雇主參與)、教師與學生比例、教師研究報告被引用次數(shù)、外籍教師人數(shù)及外籍學生人數(shù)。
根據(jù)調(diào)查全球前10名大學依序是:劍橋、哈佛、耶魯、倫敦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上升4名)、牛津大學(下跌1名)、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下跌2名)、芝加哥大學(下跌1名)、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下跌1名)、普林斯頓大學(下跌2名)。
QS公司研究部主任BenSowter表示,香港大學計劃在2012年將大學學位課程延長為4年,為作準備,香港大學增聘教師,以因應將增加的學生,帶動今年的排名,但未來可能因此影響香港大學的師生比例,排名也可能下跌。
他進一步表示,今年亞洲地區(qū)大學的表現(xiàn)仍很強勁,不少國家和地區(qū)提供多元及高質(zhì)量的教學內(nèi)容,競爭激烈?guī)觼喼薜貐^(qū)高等教育的質(zhì)量,加上當?shù)卣蔡峁┴S厚資源,都有助大學教育的整體表現(xiàn)。
信息來源:http://culture.ycwb.com/2011-02/16/content_3358445.htm
小梁點評:同樣是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由于不同的評價機構和不同的評價標準,所得出來的結(jié)論或結(jié)果也是不同的,如北京大學一會兒世界排名是43名,一會兒是47名,;清華大學一會兒世界排名是35名,一會兒是54名;一會兒北京大學的排名高于清華大學,一會兒卻低于清華大學。因此,考生和家長應該根據(jù)自身的判斷標準選擇合適的大學排行榜,而不能人云亦云,否則霧里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