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出現(xiàn)4名狀元,成為狀元多的一屆。但今年的4名狀元卻全部放棄了清華、北大,而是選擇就讀港校。
今年北京3名女生并列文科狀元,分別是人大附中伊思昭、師大二附中朱竹、北京四中梁倩。3名女生在填報志愿時都選擇了北大小語種專業(yè)。
6月下旬,香港大學在京舉行面試,伊思昭和朱竹到場參加面試。梁倩沒有參加面試,但之前已經(jīng)作為校長推薦生參加了港大的自主招生面試。終,3名文科狀元全部放棄北大,選擇到香港大學就讀。伊思昭選擇就讀港大新聞學學士課程,梁倩選擇就讀社會科學學士課程,朱竹選擇就讀工商管理學和法學雙學位課程。三人都將獲得每年16萬港幣的全額獎學金。
今年的理科狀元梁思齊被保送到北京大學(微博)化學學院,但他同時報考了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3所港校,并參加了港科大和港大的面試。
記者從人大附中獲悉,梁思齊已經(jīng)決定選擇香港科技大學就讀,將學習生化專業(yè)。記者從港科大了解到,學校將為各省市高考第一名的考生提供狀元獎學金,包括每年10萬港幣的學費和4萬港幣生活費。
2005年,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陳秀野放棄了清華大學,選擇到香港科技大學求學。此后是去港校讀書還是留在內(nèi)地就成為每年狀元們都要做的選擇題。數(shù)據(jù)顯示,從2005年至今7年間,北京文理狀元共有17名,其中11名選擇去港校就讀。
新聞分析
港校優(yōu)勢吸引狀元
近幾年求學國際化趨勢明顯,北京高中生去國外讀大學的人逐年增加。人大附中去年約50人被國外高校錄取,今年上漲為70人;北大附中約10%的高三學生選擇出國讀大學;四中近百人申請國外高校,今年成績好的學生均已被國外高校錄取。
高考狀元們通常在高中時期沒有考慮出國,但在同學紛紛出國讀書的氛圍中,他們對高校的“國際化”有自己的要求。與國內(nèi)高校相比,港校更有國際氛圍,他們英文授課的教學方式以及全球化師資等教學條件對狀元們是一種吸引。而且,從港校申請出國繼續(xù)深造也比國內(nèi)更容易。
另外,從國際大學排名看,幾所港校的排名通常都比內(nèi)地高校高出一截。再加上港校招生政策靈活,對狀元們給予不少優(yōu)惠條件,例如豐厚的獎學金、專業(yè)自由選擇等,這些政策使港校在招生時占盡優(yōu)勢。
今年北京3名女生并列文科狀元,分別是人大附中伊思昭、師大二附中朱竹、北京四中梁倩。3名女生在填報志愿時都選擇了北大小語種專業(yè)。
6月下旬,香港大學在京舉行面試,伊思昭和朱竹到場參加面試。梁倩沒有參加面試,但之前已經(jīng)作為校長推薦生參加了港大的自主招生面試。終,3名文科狀元全部放棄北大,選擇到香港大學就讀。伊思昭選擇就讀港大新聞學學士課程,梁倩選擇就讀社會科學學士課程,朱竹選擇就讀工商管理學和法學雙學位課程。三人都將獲得每年16萬港幣的全額獎學金。
今年的理科狀元梁思齊被保送到北京大學(微博)化學學院,但他同時報考了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3所港校,并參加了港科大和港大的面試。
記者從人大附中獲悉,梁思齊已經(jīng)決定選擇香港科技大學就讀,將學習生化專業(yè)。記者從港科大了解到,學校將為各省市高考第一名的考生提供狀元獎學金,包括每年10萬港幣的學費和4萬港幣生活費。
2005年,北京高考理科第一名陳秀野放棄了清華大學,選擇到香港科技大學求學。此后是去港校讀書還是留在內(nèi)地就成為每年狀元們都要做的選擇題。數(shù)據(jù)顯示,從2005年至今7年間,北京文理狀元共有17名,其中11名選擇去港校就讀。
新聞分析
港校優(yōu)勢吸引狀元
近幾年求學國際化趨勢明顯,北京高中生去國外讀大學的人逐年增加。人大附中去年約50人被國外高校錄取,今年上漲為70人;北大附中約10%的高三學生選擇出國讀大學;四中近百人申請國外高校,今年成績好的學生均已被國外高校錄取。
高考狀元們通常在高中時期沒有考慮出國,但在同學紛紛出國讀書的氛圍中,他們對高校的“國際化”有自己的要求。與國內(nèi)高校相比,港校更有國際氛圍,他們英文授課的教學方式以及全球化師資等教學條件對狀元們是一種吸引。而且,從港校申請出國繼續(xù)深造也比國內(nèi)更容易。
另外,從國際大學排名看,幾所港校的排名通常都比內(nèi)地高校高出一截。再加上港校招生政策靈活,對狀元們給予不少優(yōu)惠條件,例如豐厚的獎學金、專業(yè)自由選擇等,這些政策使港校在招生時占盡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