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高考一條路 盤點上大學十大捷徑

字號:

本月,明年高考的一些特殊類型招生政策將陸續(xù)公布。對考生而言,想獲得自己理想高校的通知書,并非只有高考這一條路,其實還有很多條“捷徑”。在這里,我們盤點一下高三這一年期間需要經(jīng)歷的“重要關(guān)卡”,考生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條件進行選擇。
    第一類
    綜合成績突出
    這一類的考試針對的是平時綜合素質(zhì)突出、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對于他們來說,參加這一類的考試并不是為了獲得一張高校的入場券,而是一種“錦上添花”,給自己更多的選擇權(quán),給自己上更理想的院校增加資本。
    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是各項特殊類型招生政策中,考生為關(guān)心的政策。截至2010年,全國共有76所學校有自主招生的資格。明年的自主招生政策將在本月中旬左右陸續(xù)發(fā)布。繼去年清華等校實行五校聯(lián)考后,2011年,浙江大學也將加入其中。北大的“校長實名推薦制度”將從39所高中拓展到161所中學。
    ●考試方式
    每年11月,試點高校開始公布自主選拔錄取的招生簡章,緊接著是接受廣大考生的申請報名。高校依據(jù)自主錄取對象條件對報名考生進行初審。初審通過的考生名單將在一定的時間在高校招生網(wǎng)站上公布。寒假前后,高校組織筆試和面試,有的高校還會進行心理測試。
    入選考生參加全國統(tǒng)一高考,在高考錄取時是可以享受優(yōu)惠政策的,但考生的高考成績須高于其所在省(區(qū)市)試點高校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shù)線。一般來說,降分錄取不超過30分。
    ●針對人群
    總的來說,高校的自主選拔錄取一般要求考生在某些方面具備突出的能力,如具有突出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在文學、藝術(shù)、體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學科競賽獲獎,綜合素質(zhì)名列前茅等。
    ●考場揭秘
    只會死讀課本占不到便宜
    自主招生出題繼續(xù)游離高考之外,對考生的綜合能力和平時積累提出更高要求。也有老師指出,自主招生其中的一些題型和考查方法,給正在改革變化中的高考一些啟示,代表了未來考試的方向。可以看出,只會死讀課本的孩子,在自主招生中討不到任何便宜。
    舉例:2010年清華北大自主招生部分題目
    語文·清華聯(lián)考作文題
    針對“電擊治療網(wǎng)癮技術(shù)安全性”作文。
    語文·北大試卷
    歷史長河向前淌/岸上睡著一只羊/河里漂著一只狼/狼要拿羊當口糧/羊要認狼當?shù)?羊要救狼,狼要吃羊/不知是那羊救狼/還是狼吃羊
    說出押的是哪個韻,挑出其中的押韻的字造句。
    歷史·北大試卷
    寫出除中國以外5個國家國慶日以及由來
    理綜·清華個性測試題
    太湖發(fā)生水華。根據(jù)給出的水位、面積等數(shù)據(jù),計算其深處多少米、總蓄水量等。
    ●專家建議
    功夫在課外
    自主招生的語文題目對考生提出了三方面要求,首先是要對常識涉獵多,閱讀面寬泛;其次要有好的思考能力、思維活躍,很強的功底和能力;另外還要關(guān)心社會,關(guān)心時事,多參加社會活動。真正要學好,功夫是在課外。
    另外,考生總反映自主招生的題目難,其實把很長的題目耐心細分到各個專業(yè)并沒有那么難。就是因為把各個學科的知識點綜合在一起,而增加了題目難度,所以碰到題目長時,關(guān)鍵要減少懼怕心理,耐心分解題目。
    保送生
    保送生是由中學推薦,直接保送到高校就讀。經(jīng)省級招辦審核錄取的保送生免于參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如今的保送生早不是過去免考就進大學的政策,不僅保送資格有很多“硬指標”,學生還得參加各個高校自己設定的文化測試和相關(guān)考核。
    ●考試方式
    符合保送條件的學生均須參加其戶口所在地省級招辦統(tǒng)一組織的高考報名。高校一般在每年10月—12月公布保送生招生簡章,并開始接受學生申請報名。現(xiàn)在很多高校的保送生文化測試和相關(guān)考核在中學寒假開始后與自主選拔錄取的測試考試一起進行,在符合保送生資格的人中,參加自主招生考試成績靠前的獲得保送資格,其余排隊也可能獲得自主招生加分資格。
    ●針對人群
    1.高中被評為省級優(yōu)秀學生的應屆畢業(yè)生。
    2.高中在全國中學生學科奧賽全國決賽中獲得一、二、三等獎應屆生。
    3.高中在全國中學生學科奧賽省賽區(qū)中獲一等獎的應屆畢業(yè)生。
    4.高中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或“明天小小科學家”活動或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中獲得一、二等獎的應屆生。
    5.高中在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或國際環(huán)境科研項目奧賽中獲獎的應屆畢業(yè)生。
    6.具有推薦保送生資格的外國語中學僅可向高校的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yè)推薦思想品德和學習成績優(yōu)秀且高中階段均在本校就讀的應屆高中畢業(yè)生。
    7.曾獲得全國體育比賽前三名、亞洲體育比賽前六名、世界體育比賽前八名和獲得球類集體項目運動健將、田徑項目運動健將、武術(shù)項目武英級和其他項目運動健將稱號的退役運動員。
    8.公安英烈子女。
    小語種招生
    小語種招生全名為非通用語種提前單獨招生。小語種招生在提前批次之前,所以即使沒有被錄取,也不影響其他批次的報考情況。在高考后、出分前,還有反悔被小語種錄取的機會。所以相對高考而言,小語種單獨招生相當于給考生增加了機會、多上了一道保險,另外良好的就業(yè)前景也是小語種備受關(guān)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考試方式
    2010年小語種招生進行了大改革,取消提前單獨招生形式,大部分高校不再自行組織命題考試和單獨錄取,面向全國統(tǒng)考生源在本科提前批次錄取。在北京,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部分外語專業(yè)在京招生實行考生自愿報名,單獨加試,參加北京市統(tǒng)一高考,不填高考志愿,在提前批次錄取之前單獨錄取的辦法。
    每年3月底4月初,三所高校公布小語種招生章程和計劃,并現(xiàn)場接受報名,并在報名的下一周周末開始面試。
    在本科錄取時,首先進行小語種錄取,錄取中主要根據(jù)高考成績劃線,參考面試成績。
    ●針對人群
    1.教育部批準的具有推薦外語類保送生資格的外國語學校中具備外語類保送生資格、綜合素質(zhì)優(yōu)秀、品學兼優(yōu)、熱愛外語專業(yè)、身體健康的應屆高中畢業(yè)生。
    2.部分省級重點中學品行優(yōu)良、學習成績優(yōu)異、外語能力較強、熱愛小語種學習的應屆高中畢業(yè)生。
    3.北外、北語、北二外部分外語專業(yè)在京單獨招生,則是面向已參加北京市當年普通高考報名的考生。
    4.部分高校會對考生有身體條件的要求,如北二外要求女生身高160厘米以上,男生身高170厘米以上。
    ●專家建議
    面試時要膽大不緊張
    北外招辦主任許曄建議要學習語言類的考生,需要膽子大、敢說、肯張嘴,另外要有興趣。不要因為小語種招生在統(tǒng)招前,因為想多機會就盲目報考小語種,仍然需要認可學校和專業(yè)。
    ●考場揭秘
    口頭表達很重要
    北外的面試分三部分,用英文朗讀一篇短文并回答考官提問,中文做一篇口頭作文,后模仿一句所報考的小語種。一個考生面對兩個考官,有十分鐘準備時間和十分鐘考試時間。面試總分5分,考生需達到3分??脊僖疾榭忌目陬^表達能力、臨場應變能力等,有口吃、聽力障礙等影響外語學習的生理缺陷的考生將不被錄取。大部分考生都能達到這個分數(shù),考生不需要提前準備,注意現(xiàn)場不要緊張,正常發(fā)揮就可以。
    北語面試滿分為5分,合格是4分,除口語能力外,也要考查學生的綜合表現(xiàn)??忌恍枰崆皽蕚洌嬖嚂r只有一篇文章閱讀,沒有語音模仿,也不考查對象國知識。
    北二外的口試和面試主要考核考生高中所學外語語種的口語水平,不考小語種。學校通過口試和面試了解考生的語言表達、思維反應能力等。
    港澳高校招生
    目前,香港12所院校、澳門6所院校在內(nèi)地25個省(區(qū)市)招生。近幾年,一方面“港校熱”持續(xù)升溫,另一方面家長和考生的心態(tài)正逐漸回歸理性。
    ●考試方式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列入計劃內(nèi)招生,隨高考志愿填報,在提前批錄取。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院校則是獨立招生,需要參考考生高考成績和面試成績等綜合評定錄取。
    內(nèi)地學生在香港、澳門學業(yè)期滿,獲得高等學校頒發(fā)的學歷、學位證書,內(nèi)地教育行政部門予以承認。每年4月起,港澳高校陸續(xù)接受內(nèi)地考生網(wǎng)上報名,6月—7月,港澳高校組織筆試、面試。
    ●針對人群
    報考港中大、港城大的考生高考成績達到考生所在地的一本線。考生需具備良好的英語能力以便適應大學的學習環(huán)境。此外,家庭經(jīng)濟條件較好,能夠支付港澳高校較高的學費和生活費。
    ●考場揭秘
    問題更加生活化
    以港大為例,港大面試以英文進行,每組5到7人,先依次自我介紹,然后面試官提出一個討論題,考生隨機分成正方和反方,用英文闡述所在方的觀點。每組面試時間在30分鐘左右。
    和國內(nèi)的自主招生考題更偏向考查知識點和閱讀面不同,港校的問題往往更加生活化。比如去年港大面試的試題有“有的人工作主要為了生存,有的人工作主要為了興趣愛好,你認為哪種狀態(tài)好?”“以前包辦婚姻離婚率低,現(xiàn)在戀愛自由反而離婚率高了,你認為婚姻是不是應由父母包辦?”
    有的時候,題目還顯得有點雷人:“火車前方有5名工人在軌道上,扳道岔可以救5人。但另一條軌道上也有一名工人。你選擇變軌還是不變軌?”“你覺得新加坡的鞭刑應不應該推廣到全球?”
    ●專家建議
    知識考查非重點
    港大招生主任黃慧勲表示,面試由三位教授組成的專家組命題,主要考查考生英文表達能力、思維方式和群體討論中的表現(xiàn)。至于對題目所涉知識了解多少,并不是考查的重點。問題更貼近生活,也是為了讓考生可以在讀書之外更多地思考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