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大量“占領”高校 “陰盛陽衰”引擔憂

字號:

頻頻刷新的女生數(shù)量紀錄
    “女子無才便是德”的中國傳統(tǒng)觀念仍在被進一步*——一個最新的例證出現(xiàn)在南開大學:該校91年的辦學歷,今年招收的女生第一次多過男生。
    “女生數(shù)比往年有所增加,且首次超過男生。”南開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2010年工作報告總結指出。今年,該校3127名新生中有男生1465人,約占招生總數(shù)的46.9%,女生1662人,約占53.1%。
    南開是一所的綜合型大學,人文與理工類學科并重,與“偏科”大學相比,這類學校的生源性別比例較為均衡。但是,自1920年首次兼招女生起,截至2009年,男子一直都是這座校園里的主流。
    在有據(jù)可考的中國教育,女性接受教育的機會與男性相比嚴重不足。100多年前誕生的高等教育體系,曾長期將女性拒之門外。
    隨著2010級新生的入學,南開的校園“生態(tài)系統(tǒng)”發(fā)生了明顯變化。目前,全校在校本科生(2007級~2010級學生)中,女生比男生多了97人,這也是歷的首次。
    該校招生辦公室向中國青年報提供的連續(xù)7年的數(shù)據(jù)表明,女生人數(shù)超過男生不是偶然,而是一個基本清晰的上升過程。2004級,女生1418人,約占44.9%,比男生少321人。2005級,女生1340人,約占44.8%,比男生少312人。2006級,女生1400人,約占45.2%,比男生少299人。2007級,女生1525人,約占49.2%,比男生少47人。2008級,女生1533人,約占49.2%,比男生少47人。2009級,女生1575人,約占49.9%,比男生少6人。2010年,女生1662人,約占53.1%,比男生多了197人。
    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高?!澳卸嗯佟钡木置嬉呀?jīng)改變。在另一所綜合類復旦大學,2006級新生里的女生約占52.3%,首次超過男生。
    天津大學是一所以工學見長的多科性大學,由于專業(yè)結構的緣故,男生占據(jù)絕對數(shù)量優(yōu)勢。校方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自己曾無意間看到一個學院的新生穿著統(tǒng)一的文化衫,那場景是“大片的藍,點綴著幾點粉”。
    “粉色”在蔓延。2010年,天大招收本科女生1317人,占總數(shù)的33.7%,創(chuàng)造了紀錄。10年以前,女生比例為27.9%。10年間,這個比例偶有下滑,但總體呈上升勢頭。
    在全國報考難度的大學之一——清華大學,女生也于今年創(chuàng)造了一個紀錄。該校有個傳統(tǒng),多年以來,校長通過開學典禮向師生宣布女生的比重。2010年,清華錄取了1159名女生,比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34.12%。
    20年前,女生只占清華學生的17%左右,不足五分之一。
    清華女生數(shù)量之少,向來是校園的調侃性話題?!芭?jié)”被認為是校內的盛大節(jié)日之一。出版《感受清華》一書的計算機系畢業(yè)生尚爾凡說:“清華女生少,成了清華男生在感情方面頭疼的頭等大事。這似乎也是理工學校中,男生最有共鳴的一點了?!?BR>    尚爾凡1998年進入清華,第一次班會上,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數(shù)女生,發(fā)現(xiàn)班里24個男生,6個女生,“沒有想象中的恐怖”。此前他曾聽說清華男女比例為7∶1,“想象不出這樣的校園是個什么景象”。
    “來清華的自習室看看,經(jīng)常是一屋子的禿頭,一個女生都沒有;在離男生宿舍區(qū)近的食堂吃飯,幾乎全是男生,偶爾出現(xiàn)的幾個女生,也會轉眼即逝,淹沒在人海里。”尚爾凡形容。
    外語類院校的苦惱恰好與之相反。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級新生近1500人,女生超過80%。該校教務處處長李基安說,自己見過一場考試,一個考場35名考生全是女生,隔壁考場也是35名考生,男生只有一名。
    從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女生不再是陪襯
    記者查詢官方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1957年,全國普通高校的本專科學生中有女生10.33萬,約占總數(shù)的23.2%。1964年,女生17.63萬,約占25.7%。
    1977年恢復高考之初,女生的比重仍在四分之一左右。1978年為20.65萬,約占24.1%;1979年為約24.57萬,約占 24.1%;1980年為26.81萬,約占23.4%。
    女生第一次突破三分之一是在1988年,本??婆髮W生共有68.94萬,占到了33.4%。1989年升至33.69%,1990年升至33.7%。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fā)布的《中國性別平等與婦女發(fā)展狀況》報告顯示,1995年~2004年,全國普通高校的女生比例由35.4%升至45.7%,提高了10.3個百分點。女碩士、女博士生的比例分別達到44.2%和31.4%,比1995年分別提高了13.6%和15.9%。
    2007級中國大學生,是女性在招生數(shù)上實現(xiàn)逆轉的年級,比重由上一年的49%躍升至52.9%,首次超過一半。在校生中,女生也由48%升至49.1%。而在一些地方,小數(shù)點后的微弱差距消失得更早——2007年底,上海地區(qū)普通高校在校本專科女生已達到了總數(shù)的52.7%。
    迄今為止,教育部發(fā)布的最新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年份為2008年。該年度全國普通高校招收的6076612名本??菩律?,女生有3321962人,約占54.7%。從在校生來看, 20210249人中有10076592名女生,占比超過49.85%,距離“半壁江山”僅有一步之遙。
    以這樣的增速計算,到2010年,中國大學校園“男多女少”的傳統(tǒng)局面已經(jīng)成為歷史,就像發(fā)達國家所經(jīng)歷過的那樣。
    “陰盛陽衰”是否值得擔心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試院院長張靜對記者說,女大學生的增長是政府為保障教育公平而制定的各種政策共同作用的結果,當中也折射出社會觀念的變遷。她說,在過去,很多家庭受“重男輕女”思想影響較重,女孩求學機會偏低。今天,越來越多的女生升入大學,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國人告別了這種落后觀念。
    不過,對于涌入大學校園的女生們,教育界并非都持歡迎態(tài)度。
    不止一位業(yè)內人士對記者分析,女生的增長一方面與高校學科結構調整有關,一些學校擴建了人文社會科學類的學科,而這是女生傳統(tǒng)的“領地”。另一方面,女生得益于現(xiàn)行的教育和考試內容。這種觀點認為,國內的教育過程中,“死”的東西比較多,女生擅長死記硬背,相對容易通過選拔。
    一所大學的招生負責人對記者說:“這個不是好現(xiàn)象。女生增多是招生圈里深惡痛絕的事情?!彼辉腹夹彰?。
    這位負責人說,我國高等教育規(guī)模擴張中,很多學?!安焕碇堑亍鄙狭藷衢T的短線文科專業(yè),因為擴招文科生是成本最低的。在這種情況下,法學等專業(yè)的畢業(yè)生迅速飽和、過剩。
    上述人士認為,我們的教育體制是“優(yōu)先淘汰男生”。由于女生發(fā)育較早,而考試又是分階段的,且以知識性內容為主,男生在求學早期就易遭淘汰。
    最近幾年,高考“陰盛陽衰”現(xiàn)象引人關注,在各地的高考“狀元”中,女生居多。這位招生負責人對記者指出,高考試題的難度越來越低,區(qū)分度越來越弱,細心就易考出高分,使得女孩的優(yōu)勢更加明顯。一旦增加難度系數(shù),女“狀元”會立即減少。
    他認為,女生成長為杰出人士的幾率遠低于男生,在一些,有的班級全班女生畢業(yè)后都成了全職太太。女生比重提高,就會導致“大量的優(yōu)勢教育資源浪費在全職太太身上”。
    北京大學教育經(jīng)濟研究所副所長丁小浩不贊成這種看法。她反對將女生群體與“死讀書”、“沒有創(chuàng)造性”劃上等號。
    “前一段時間,我們訪問過一些企業(yè)的高層,他們覺得女孩非常有責任心,能力也超強,各方面并不輸給男生?!痹诿嬖囇芯可鷷r,丁小浩也發(fā)現(xiàn)女生在表達能力、研究能力等方面一點不差。
    但這位女教授也認為,目前的考試選拔制度確實傾向于那種早熟的、按部就班的孩子。
    丁小浩還指出,社會對于女性的期待與男性不同。女性普遍要為家庭付出更多精力,而不能在事業(yè)上“太強”。即使享受了公平的教育,女性的成長環(huán)境還是不如男性?!皬哪顣蟻碚f,女孩和男孩的差距在縮短,但在勞動力市場的長遠表現(xiàn)來看,男女之間的差距沒有縮小得這么快?!?BR>    無論如何,這些數(shù)字的變化,被女性研究者視為第一人口大國在“性別平等”方面取得的顯著進步。全國婦聯(lián)婦女研究所的首部“婦女綠皮書”——《1995~2005年:中國性別平等與婦女發(fā)展報告》,將高等教育階段的“性別平等與婦女發(fā)展指數(shù)”從1995年的38.77分加到了2004年的82.89分。
    從1920年燕京大學(北京大學前身之一)、南開大學分別開始男女合校算起,中國女學生擺脫自身在高等學府的“花瓶”、“點綴”、“陪襯”的身份,用了90年。全國婦聯(lián)婦女研究所所長譚琳認為,縱向來看,中國性別平等和婦女發(fā)展問題上變化的領域,一是政治決策領域,二是教育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