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焦慮癥狀困惑考生家長 專家支招復習沖刺

字號:

日益臨近,高三考生的壓力也不斷增加,加上復旦大學和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成績陸續(xù)公布,線下考生更是對自己學習的能力產生了懷疑。日前,由浦東新區(qū)教育局、浦東新區(qū)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中心、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系和上南中學共同舉辦的“高考伴你行”大型心理咨詢公益活動在上南中學舉行。咨詢會現(xiàn)場,家長和考生就高考前夕的迎考狀況、復習沖刺、備考心理調適等問題向專家進行了咨詢。
    案例一:“考場恐懼癥”讓考生發(fā)揮失常
    “平時感覺學得還不錯,沒有感到多大壓力,可一旦上考場就莫名緊張。 ”上南中學的小劉同學,每當快要考試的時候,前兩天都會顯得很不安,有點緊張,情緒波動也會非常明顯。陪同小劉同學一起來的家長對此也表示非常擔心:“每次進考場就緊張,這到了高考可怎么辦呀? ”
    “在考場上做題,時間總是不夠用,最后考試快結束的時候,就會越來越緊張,反而把原先會的題目也做錯了?!比种袑W的張同學懊惱地告訴記者,每次考試后,他都會自責。其實知識點基本掌握了,可總是因為時間不夠用,導致亂了陣腳,后面會做的題目也會失分了,總是讓他感到遺憾不已。
    【專家支招】
    上海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馮永熙表示,學生對待考試感到緊張和有壓力是正常的表現(xiàn)。而談及與考試有關的話題時,產生的緊張、害怕的感覺,統(tǒng)稱為“考試恐懼癥”。
    “學生對自己的要求非常高或者是家長對于孩子的期望值過高都會是導致考前心理壓力的來源。 ”馮主任提醒,有些家長的無意識行為也會潛移默化地給孩子加壓,比如在孩子面前說,“明天要考試了,今天媽媽給你做了你喜歡吃的菜! ”等。
    考試時心理緊張是許多考生都會有的考場感覺,過度的緊張難免會影響考生的正常發(fā)揮,長此以往會導致考生懼怕考試,產生心理上的回避,更有甚者會引起腸胃不適,暈眩等敏感的身體癥狀;此外,過大的壓力感往往會引起必然的身理反應,手心出汗,臉色蒼白,心跳加快,莫名的緊迫感都會減緩思維運動的活躍性。
    馮主任建議廣大考生,一定要學會給自己減壓,平時進行適當?shù)捏w育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并可以做一些放松型的訓練,譬如深呼吸,首先深吸一口氣,盡可能的屏住,隨后慢慢地呼出,呼出時間越長越好,來回往復做10到15次,這有利于緩解過于緊張的情緒。
    華東師范大學的心理學系的研究生(論壇) 也給出了一些減壓的建議,對于有考試恐懼癥的同學可以時常對自己進行心理暗示,經常去聯(lián)想與考場有關的事物,如考場的設置,座位的安排等,并可以對考試進行多次的模擬練習,計算考試時間,讓自己去熟悉考試的流程和氣氛,緩解慌亂的情緒。在平常的休息時段可以多聽一些令人感到松弛的音樂,試著想想使自己開心的事情,同時也要注意勞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