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素材:蘇州游記

字號:

前些日子,無意中看到了一幅有關秋香看到唐伯虎“一笑”的畫,我的眼睛猛然碰到了畫中的虎丘塔,一種一見如故的感受襲上心頭。對照著相片中的“斜塔”仔細端詳,我又回到了水鄉(xiāng)小城。
    意大利有個比薩斜塔赫赫有名,中國也有一座斜塔名曰虎丘斜塔。有古語說:“不到長城非好漢?!碧K州人也說:到蘇州來,若不看看虎丘塔,不親臨虎丘山,那就等于沒有到過蘇州。斜塔何以如此重要呢?因為它有著悠久的歷史,這歷史遠遠超過了比薩斜塔。它就如同一本無字的書,忠實地記錄著蘇州的歷史,江南的歷史,映射著中國的過去。蘇州人愿意將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它身上,這樣它就當之無愧地成為蘇州城的象征。
    據(jù)說蘇州城與意大利的威尼斯“結拜”成為姐妹城市。兩座城市,同為水城,定有著許許多多的共同處。不過,我們的水鄉(xiāng)也許更加悠久一些、含蓄一些、柔美一些、純樸一些……昔日的“小橋、流水、人家”曾是它的特色,現(xiàn)在雖然很少見到這些了,但它流傳了幾千年的神韻卻不會變?!吧瘛痹跄茏儯课疫@個異鄉(xiāng)人初到那里就體會到了它與別處的不同。你聽——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逼鋵?,詩人本無意,讀者卻有心。自這一首《楓橋夜泊》之后,“寒山寺”之名便被默默地銘記于人們心中。世人多以為:蘇州城外有座山叫寒山,寒山上有座古寺就叫寒山寺了。寺里的鐘聲非常宏亮,傳到江中客船上詩人的耳中……殊不知這么多人竟然犯了一個同樣的錯誤——蘇州城外沒有寒山,寒山寺當然不是寒山上的寺啰!“寒山”乃寺內一位住持的法號,是他將寺名改成作寒山寺。人們并沒有因為這個誤會而責怪那位高僧,他反而給寺廟帶有了許多魅力。今天,慕名而來的中外游客不計其數(shù),我們不得不感謝寺的命名者,稱贊他的先見之明。可是鐘聲從城外傳到客船這是個事實,那鐘到底怎樣與眾不同呢?原來那確實是一口與眾不同的鐘,它的經(jīng)歷曲折滄桑,一言不足以盡。明朝時候,日本海盜侵入我國內地,當他們來到寒山寺時一眼看中了寺內的大鐘。他們由于急需鑄兵器的原料,便把我們的鐘搶走了,拿中國人的東西打中國人——中國人憤怒了。后來,日本的有識之士重造一口鐘,作為對于過去的野蠻行為的彌補。今天,這口復制的鐘端正地掛在寒山寺大雄寶殿內,成為中日兩國文化交流的產(chǎn)物。
    悠久滄桑的歷史塑造了一個寧靜、含蓄的城市。即使在城市最繁華的地區(qū)也是這樣,絕無嘈雜浮躁之勢——這是蘇州的一個側面,要想了解一下蘇州的另一個側面,那就得看一看蘇州園林。
    蘇州園林總共有一百多處,要想每處必到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有兩處卻不得不去——一處是留園,另一處為拙政園。留園集中體現(xiàn)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美,它的神采就是古老蘇州城的神采。它的每一處景物都精巧到了極點。平靜、自然、別致、和諧??畤@能工巧匠的智慧,一切都安排地井井有條。本來毫無特色的一小塊土地,經(jīng)過他們的細心設計,竟變成了人間奇景:如人所愿,又出乎意料,宛如置身于真正的自然。沒有刻意的華麗的裝飾,只有古樸的雅致的美,仿佛江南的小家碧玉。它富于變化又歸于統(tǒng)一,花草樹木都經(jīng)過精心的栽培,精心到讓人覺不出被修剪過。難怪俞樾稱之為“吳下名園之冠”。
    走進拙政園的大門,首先進入你的視野的是一塊青綠的荷花池。與留園相比拙政園的建筑要敞亮一些。我們恰好趕上了一年一度的荷花節(jié),盛況空前。游客很多,但并不喧鬧。荷花的清香滌蕩著人的心,再焦躁也會歸于平靜的。你看那盛開的荷花在荷葉間探著頭,有粉紅的,有淡黃的,多么可人!一道打折的小橋顯示了古人的機智與幽默:古人認為鬼總是走直路的,聰明的設計師將橋造成折形,鬼走到這里不懂轉彎,結果“撲通”一聲掉入水中。孰不知有多少“冤鬼”死于橋下了呢!這里,遠景與近景遙相呼應,園內景色與園外景色和諧統(tǒng)一。讓人“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今天的人真有福氣,這些原先的“私家財產(chǎn)”卻成了現(xiàn)在人們共同享受的珍寶,我們不如說“美景面前,人人平等”。
    當我還沉浸在蘇州的悠久歷史中,當我還陶醉于能工巧匠設計的美景時,我們的蘇州之行已經(jīng)進入尾聲了。短短幾天的接觸,使我了解到了這樣一個蘇州——平靜、含蓄、古樸、雅致,一個頗具江南特色的古城,在勤勞的蘇州人民的努力下,它又富有時代氣息。它深深地吸引了我這個土生土長的北方人。臨別時,我買了一塊絲綢刺繡手帕,作為蘇州之行的紀念。從那以后,幾次在夢中重返蘇州,重返我深愛的江南水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