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2萬元上個高考輔導班 孩子成績卻越來越差

字號:

輔導班真能包“上一本”嗎?
    龍虎網(wǎng)訊 兒子成績不理想,家長花2萬元與南京一教育培訓中心簽訂協(xié)議,原指望兒子上了輔導班后,能像培訓中心的那樣“考上一本”,誰知越輔導成績越差,高考(微博)前摸底,總分200分的語文只考了20分。一問才得知,當初報的“1對1”輔導早就變成了小班化教學,并且老師更換頻繁,根本不符合合同約定。工商登記資料顯示,這家培訓中心的經(jīng)營范圍為咨詢、銷售,根本沒有辦學資質(zhì)。家長于是訴至法院要求解約。
    “簽約包本科”誰料摸底考語文只得20分
    2008年,市民張先生(化名)的兒子考上了溧水一所高中,但成績不理想。一天,張先生看到南京某教育培訓中心的招生廣告,“1對1教學:一人一,制定個人學習計劃、學習目標”,并且“簽約包本科”。張先生動了心,便帶兒子去試聽,上了幾節(jié)課感覺不錯,于是簽約報了“1對1”教學班。輔導日期自2008年11月20日至2011年6月15日,輔導費用合計2萬6,雙方協(xié)商決定先交2萬,剩下的等高考放榜后再交。培訓中心在合同中,保證小孩高考時能夠達到本一線。
    開課后,張先生又陪兒子聽了幾次課,確實是1對1教學,老師也很負責。在接下來的考試中,兒子成績有顯著提高。張先生很高興。
    可惜好景不長,很快,兒子的考試排名又回到了老地方。升入高三后,更是直線下降,摸底考試,200分的語文只得了20分。“這成績怎么考一本?”張先生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
    “1對1”變成小班上課培訓期還沒結(jié)束就關門
    張先生責備兒子不用功,兒子卻怪起培訓中心,“輔導班上了根本沒用,1對1早就變成了小班上課了,英語(論壇)課六七個人一起上,連開口對話的機會都沒有,而且動不動就換老師?!?BR>    這不是違反合同嗎?張先生要求培訓中心解釋,培訓中心答復說,只是改變了教學模式,教學效果不會變。張先生不相信,要求恢復“1對1”教學,否則就退款,雙方協(xié)商不成。不久,兒子參加小高考,物理、化學、地理成績是C,生物成績是D,未能通過。張先生不敢再耽擱,盡管還有大半年才到合同約定的輔導結(jié)束日期,他還是花錢重找了家教,讓兒子在家接受輔導。2010年11月,張先生找培訓中心協(xié)商退費事宜,卻發(fā)現(xiàn)該中心已經(jīng)停課。張先生多番打聽得知,這家培訓機構(gòu)是在工商部門注冊的,登記的經(jīng)營范圍為教育信息咨詢、文體用品銷售,沒有相關辦學資質(zhì)。
    沒有辦學資質(zhì)法院判決全額退錢
    為此,張先生將該培訓機構(gòu)告到法院,要求解除合同,退還已交費用。今年年初,南京白下法院開庭審理此案。庭審中,教育培訓中心辯解,他們一直按合同履行自己的職責,張先生兒子成績下降,一是其主觀上努力不夠,二是沒有按時到校參加老師的輔導,并非他們的過錯,請求法院駁回張先生的訴求。至于“1對1”教學變成了小班上課,他們承認情況屬實,但聲稱有苦衷,“兩萬六的學費是兩年前定的,后來聘請老師的費用不斷提高,我們一直在虧本,沒辦法啊!”
    法院查明,這家培訓中心在工商部門登記的經(jīng)營范圍為教育信息咨詢、文體用品銷售,登記以來,未獲得教育審批部門頒發(fā)的辦學許可證。而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民辦教育事業(yè)屬于公益性事業(yè)。舉辦實施學歷教育、學前教育、自學考試助學及其他文化教育的民辦學校,應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權(quán)限予以審批。該培訓中心與張先生簽訂合同提供輔導,不僅超過了經(jīng)營范圍,也違反了相關法律規(guī)定。法院據(jù)此判決合同無效,責令該培訓中心全額退還2萬元輔導費,并支付利息。
    提醒:
    選擇輔導班要看辦學資質(zhì)好不要輕信
    2010年5月21日,本報曾報道過一起類似的案例。一教育培訓機構(gòu)“經(jīng)過培訓包提高學生成績,否則作無效退款處理”,一位家長將數(shù)學成績不理想的女兒送往培訓,一段時間后,女兒數(shù)學成績不升反降,家長于是告到法院。南京市鼓樓區(qū)法院一審認為,培訓中心未能兌現(xiàn),應履行退款義務,并承擔案件訴訟費。今天見報的案例中,培訓中心除了沒能兌現(xiàn),還存在一個致命的“硬傷”——不具備辦學資質(zhì),所以法院直接判決合同無效,責令其退款。
    如今社會上的輔導班補習班多如牛毛。南京教育局分管社會力量辦學的有關人士提醒家長,社會力量辦學機構(gòu)的辦學主體、辦學資質(zhì)、辦學條件,國家都有相應的規(guī)定。社會力量辦學機構(gòu)在從事教學時,首先必須經(jīng)教育主管部門審核、批準,其次才是到工商部門注冊。希望相關家長、市民在選擇社會力量辦學機構(gòu)時,認真查驗其相關的辦學資質(zhì)。另外,不可輕信教育機構(gòu)的,因為授人知識出成果本就不大好。如果實在心動于,一定要記得簽訂詳盡規(guī)范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