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輔導:震顫麻痹的病因和癥狀

字號:

震顫麻痹又稱Parkinson病,是中年以后發(fā)病,以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徐緩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tǒng)變性疾病。
    病因病因尚不明,有認為與年齡老化,環(huán)境因素或家族遺傳因素有關。繼發(fā)性者可因腦血管?。ㄈ缜幌豆H⑺幵葱裕ㄈ绶梅尤侯惢蚨□1筋惪咕癫∷幍龋?、中毒(一氧化碳、錳、汞等)、腦炎、腦外傷、腦腫瘤和基底節(jié)鈣化等引起。
    癥狀本病多發(fā)生在50歲以后,約3/4患者起病于50~60歲之間,有家族史者起病年齡較輕,本病起病隱襲,緩慢進行性加重,以震顫、肌強直及運動徐緩為臨床主要表現(xiàn)。
    一、震顫:震顫多自一側上肢手部開始,呈節(jié)律性搓丸樣動作。隨病情的進展,震顫漸波及同側下肢和對側上下肢,通常有肢重于下肢,下頜、口唇、舌和頭部的震顫多在病程后期出現(xiàn)。震顫大多數(shù)在靜止狀態(tài)時出現(xiàn),隨意活動時減輕,情緒緊張時加劇,入睡后則消失。
    二、肌強直:全身肌肉緊張度均增高。四肢因伸屈肌張力增高,致被動伸屈其關節(jié)時呈均勻一致的阻抗而稱為鉛管樣強直,如伴有震顫則其阻抗有斷續(xù)的停頓感,稱齒輪樣強直。面肌張力增高顯得表情呆板呈面具狀臉。
    三、運動徐慢:表現(xiàn)為隨意運動始動困難、動作緩慢和活動減少?;颊叻?、起立、行走、轉彎都顯得笨拙緩慢,穿衣、梳頭、刷牙等動作難以完成,寫字時筆跡顫抖或越寫越小,稱書寫過小征。走路緩慢,步伐碎小,腳幾乎不能離地,行走失去重心,往往越走越快呈前沖狀,不能即時停步,稱慌張步態(tài)。行走時因姿勢反射障礙,缺乏上肢應有的協(xié)同運動。
    四、其它癥狀:植物神經功能障礙:患者汗液、唾液及皮脂分泌過多,常有頑固性便泌。精神癥狀和智能障礙:以情緒不穩(wěn)、抑郁多見,約15~30%患者有智能缺陷,以記憶力尤以近記憶力減退為明顯,嚴重時可表現(xiàn)為癡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