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土地估價師《基礎與法規(guī)》:國土資源行政復議規(guī)定

字號:

第七 部分 《國土資源行政復議規(guī)定》
    一、《國土資源行政復議規(guī)定》出臺背景實施時間:
    國土資源部令第8號——《國土資源行政復議規(guī)定》
    【分 類】 司法行政
    【頒布時間】 2001年07月27日
    【實施時間】 2001年07月27日
    二、重要條文學習
    第一章 總 則
    第四條 本規(guī)定所稱國土資源行政復議機關(以下簡稱復議機關),是指依照行政復議法的規(guī)定履行行政復議職責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
    第五條 國土資源部依照法律規(guī)定負責對各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的行政復議工作進行監(jiān)督。
    上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負責對下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的行政復議工作進行監(jiān)督。
    第六條 復議機關的法制工作機構(以下簡稱復議機構)具體辦理行政復議事項,履行下列職責:(一)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二)向有關組織和人員調查取證、查閱文件和資料;(三)組織審查行政復議案件;(四)擬訂行政復議決定;(五)送達行政復議文書;(六)處理或者轉送本規(guī)定第十條規(guī)定的審查申請;(七)對本部門或者下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違反行政復議法或者本規(guī)定的行為,依照法定的權限和程序提出處理建議;(八)辦理因不服行政復議決定提起行政訴訟的應訴事項;(九)對下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的行政復議工作進行指導、監(jiān)督和檢查;(十)辦理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案件的統(tǒng)計工作;(十一)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事項。
    第二章 復議范圍
    第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照本規(guī)定申請行政復議:
    (一)對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拆除違法建筑、沒收違法建筑或者非法采出的礦產品、吊銷勘查許可證或者采礦許可證、責令交還土地、責令停止開采、責令停產整頓、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等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
    (二)對查封、扣押財產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
    (三)對有關許可證、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的變更、中止、撤銷、注銷的決定不服的;
    (四)對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確認土地他項權利的決定不服或者對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審批頒發(fā)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的行為不服的;
    (五)認為違法集資、征收財物、攤派費用、征收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
    (六)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頒發(fā)許可證、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或者申請審批、登記有關事項,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沒有依法辦理的;
    (七)認為其他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
    第十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jù)的下列規(guī)定不合法,在對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行政復議申請時,可以一并提出對該規(guī)定的審查申請:
    (一)國土資源部和國務院其他部門的規(guī)定;
    (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縣級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以及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部門的規(guī)定;
    (三)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的規(guī)定。
    前款所列規(guī)定不含規(guī)章。
    例題:國土資源部依照法律規(guī)定負責對各級(?。┎块T的行政復議工作進行監(jiān)督。
    A.土地行政主管部門
    B.規(guī)劃行政主管部門
    C.建設行政主管部門
    D.地質礦產主管部門
    答案:AD
    解析:國土資源部依照法律規(guī)定負責對各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的行政復議工作進行監(jiān)督。
    第三章 申請與受理
    第十一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
    因不可抗力或者被申請人設置障礙等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xù)計算。
    第十五條對縣級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向該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上一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
    第十六條對國土資源部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國土資源部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也可以按照行政復議法第十四條的規(guī)定向國務院申請裁決。
    第十七條對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依法設立的派出機構,依據(jù)法律、法規(guī)或者規(guī)章的規(guī)定,以自己的名義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設立該派出機構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或者該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的本級地方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
    第十八條對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所屬的機構,依據(jù)法律、法規(guī)的授權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其主管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
    第十九條對依法受委托的組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委托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委托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的上一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
    委托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是被申請人。
    第二十條對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與政府其他部門以共同名義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向其共同的上一級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共同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是共同被申請人之一。
    第二十一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已經(jīng)依法取得的土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以及探礦權、采礦權的,應當先向復議機關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二十二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不屬于本規(guī)定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可以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十四條對符合受理條件的行政復議申請,自復議機構收到之日起即為受理。
    受理行政復議申請的,復議人員應當填寫立案登記表,并制作受理通知書,書面告知申請人。
    例題:復議機關的法制工作機構具體負責行政復議申請的受理工作,復議機關的其他工作機構收到行政復議申請的,應當于 (?。﹤€工作日內轉送本機關的復議機構。
    A.二
    B.三
    C.五
    D.七
    答案:A
    解析:復議機關的法制工作機構具體負責行政復議申請的受理工作,復議機關的其他工作機構收到行政復議申請的,應當于兩個工作日內轉送本機關的復議機構。
    第三章 審查與決定
    第二十七條復議機構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制作提出答復通知書,與行政復議申請書副本或者行政復議申請筆錄復印件一并發(fā)送被申請人。被申請人應當自收到行政復議申請書副本或者申請筆錄復印件之日起十日內,提出書面答復,并提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jù)、依據(jù)和其他有關材料。
    第二十九條申請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一至二名代理人代為參加行政復議。
    委托代理人參加行政復議,應當向復議機關遞交授權委托書。授權委托書應當載明授權委托事項和授權范圍。
    第三十一條行政復議原則上采取書面審查的辦法。必要時,可以向有關組織和個人調查情況,聽取申請人、被申請人和第三人的意見。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進行實地調查:
    (一)影響較大的;
    (二)需要實地丈量或者勘測的;
    (三)證據(jù)與當事人陳述有較大差異的;
    (四)復議機構認為需要實地調查的。
    調查時,應當制作調查筆錄,經(jīng)被調查人核閱后,由被調查人、調查人簽名或者蓋章。
    第三十三條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在下列情況下,可以開庭審查:
    (一)案情復雜、影響重大的;
    (二)申請人要求對規(guī)范性文件一并進行審查的;
    (三)復議機構認為需要開庭審查的。
    第三十四條開庭審查由復議機構組織進行,按照以下規(guī)定辦理:
    (一)復議機構根據(jù)復議案件涉及的業(yè)務范圍,確定開庭審查的組成人員,并指定其中一人為主持人。開庭審查組成人員為不得少于三人的單數(shù);
    (二)復議機構應當在舉行開庭審查前五日內,將開庭審查的時間、地點通知復議參加人;
    (三)開庭審查后,應首先由復議申請人宣讀復議申請、被申請人就申請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jù)的事實和法律、法規(guī)以及規(guī)章進行答辯并就有關事實進行舉證;
    (四)申請人以及第三人對被申請人的舉證沒有異議的,由主持人當場予以認定;有異議的,申請人以及第三人可以質證,也可以再舉證反駁。對雙方有異議并與案件處理結果有關的事實和證據(jù),由主持人當場或者事后經(jīng)合議予以認定。
    第四十三條復議機關分別按照下列規(guī)定作出行政復議決定:
    (一)具體行政行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jù)確鑿,適用依據(jù)正確,程序合法,內容適當?shù)?,決定維持;
    (二)被申請人不履行法定職責的,決定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三)被申請人不按照本規(guī)定的要求提出書面答復,提交當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jù)、依據(jù)和其他有關材料的,決定撤銷該具體行政行為;
    (四)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決定撤銷、變更或者確認該具體行政行為違法:
    1.主要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的;
    2.適用依據(jù)錯誤的;
    3.違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或者濫用職權的;
    5.具體行政行為明顯不當?shù)摹?BR>    決定撤銷或者確認該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可以責令被申請人在一定期限內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第四十四條復議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經(jīng)復議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三十日:
    (一)案情重大、復雜、疑難的;
    (二)爭議的標的價值較大的;
    (三)有第三人參加復議的;
    (四)申請人或者其代理人提出新的事實或者證據(jù)需進一步調查的。
    延長復議期限,應當制作決定延期通知書,送達申請人、第三人、被申請人。
    例題:復議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 )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
    A.60
    B.90
    C.100
    D.120
    答案:A
    解析:復議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
    第四章 送達與履行
    第四十七條行政復議決定書一經(jīng)送達,即發(fā)生法律效力。
    被申請人不履行或者無正當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復議決定的,復議機關有權責令其限期履行。
    責令其限期履行的,應當制作責令限期履行通知書。
    第四十八條申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行政復議決定的,按照下列規(guī)定分別處理:
    (一)維持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復議決定,由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二)變更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復議決定,由復議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第六章 附 則
    第五十六條復議機關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不得向申請人收取任何費用。
    行政復議活動所需經(jīng)費應當列入部門預算。復議機構辦理行政復議事項必須的設備、工作條件,復議機關要給予保障。
    第五十七條復議機關可以使用行政復議專用章。在行政復議活動中,行政復議專用章和行政復議機關的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例題(判斷):在行政復議活動中,行政復議專用章和行政復議機關的印章不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答案:X
    解析:在行政復議活動中,行政復議專用章和行政復議機關的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