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債權讓與
(一)債權讓與的概念
債權讓與,是指不改變債之關系的內(nèi)容,債權人將其債權移轉于第三人享有的民事法律行為。
(二)債權讓與的要件
1.須存在有效的債權。
2.被讓與的債權須具有可讓與性。
3.讓與人與受讓人須就債權的轉讓達成協(xié)議。
4.債權的讓與須通知債務人。
不通知債務人的僅對債務人不發(fā)生效力,在債權人和受讓人之間有效。所謂對債務人不發(fā)生效力意味著債務人向原債權人清償后其債務即歸消滅。此時讓予人構成不當?shù)美麘敺催€給受讓人。
(三)債權讓與的效力
1、在讓予人與受讓人之間的效力:
(1)受讓人取代讓予人成為新的債權人。
(2)從權利隨之移轉,但專屬于原債權人的除外。
(3)讓與人應將債權證明文件全部交付受讓人,并告知受讓人行使合同權利所必要的一切情況。
(4)讓與人對其讓與的債權應負瑕疵擔保責任。
2.在受讓人與債務人之間的效力。
(1)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權均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此與票據(jù)權利轉讓抗辯切斷不同。
(2)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的,債務人仍然可以依法向受讓人主張抵銷。
二、債務承擔
(一)債務承擔的概念
債務承擔,是指不改變債的同一性債權人或債務人通過與第三人訂立轉讓債務的協(xié)議,將債務全部或部分移轉給第三人承擔的民事法律行為。
(二)債務承擔的類型
1、免責的債務承擔
是指債務人經(jīng)債權人同意,將其債務部分或全部移轉給第三人負擔而自己脫離債權債務關系的債務承擔。
2、并存的債務承擔
是指債務人不脫離債的關系,第三人加入債的關系,與債務人共同承擔債務。
在并存的債務承擔中,由于原債務人沒有脫離債的關系,對債權人的利益不會發(fā)生影響,因而原則上無須債權人的同意,只要債務人或第三人通知債權人即可發(fā)生效力。此種債務承擔實際上與債的擔保相同,因此其適用債的擔保有關規(guī)定,故于此無須詳論。
(三)免責的債務承擔的要件
1、須存在有效的債務。
2、被移轉的債務應具有可移轉性。
3、第三人須與債權人或者債務人就債務的移轉達成合意。
(1)第三人與債權人訂立債務承擔合同。
(2)第三人與債務人訂立債務承擔合同。
4.第三人與債務人訂立債務承擔合同的債務承擔須經(jīng)債權人同意。
(四)免責債務承擔的效力
1、第三人取得債務人的法律地位。
免責的債務承擔有效成立后,第三人取代原債務人,成為新債務人;原債務人脫離債的關系,由第三人直接向債權人承擔債務。
2、抗辯權隨之移轉。
債務人轉移義務的,新債務人可以主張原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
3、從債務一并隨之移轉。
債務人轉移義務的,新債務人應當承擔與債務有關的從債務。但從債務專屬于原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