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貿易法規(guī)
1.1. 貿易立法
貿易立法(監(jiān)管)體系為從事進出口貿易提供了法律環(huán)境。一個清晰、全面的貿易立法可以推動貿易的發(fā)展。貿易法律體系包括兩個組成部分:成文法及其法規(guī)。
1.2. 成文法
這些法律文件管轄一國的國際貿易和海關程序,一般由國家立法機構制定,為貿易監(jiān)管提供了法律基礎。進出口商必須遵守這些法律規(guī)定,否則,將受到行政制裁或法律訴訟及罰款。
1.3. 法規(guī)
法規(guī)是一系列法律和規(guī)則,為指導監(jiān)管機構和進出口商有效地實施和遵守貿易和海關法律而制定的要求和程序。
貿易法律體系使商品的進出口和轉運受到監(jiān)管,是為健康、安全和環(huán)境等方面的目的服務的,也是為了符合有關國際協(xié)定的要求和履行相關義務。同時,它使國家能夠獲取關稅收入,防止非法的跨境商品轉移(比如,毒品、有害廢物和生化武器等),為制定政策、市場研究和其他目的收集統(tǒng)計信息。貿易法規(guī)體系包括以下三個關鍵領域:
¡ 負責監(jiān)管進出口貿易的政府的職責;來www.Examw.com
¡ 授予政府職能機構的具體權力;
¡ 與私營部門(進出口商和其他相關利益人)的咨詢和溝通。
1.4. 貿易限制
貿易壁壘(trade barriers)的經濟后果是把勞動力從效率相對較高的出口行業(yè)轉移到較低的受保護的行業(yè)。實際工資率將會下降,世界出口總量也會下降。由于國內廠商沒有受到限制,因此就獲得了相對優(yōu)勢。然而,缺乏這類競爭,國內商品的價格將會更高。國內廠商將以更高價格售出更多商品,同時國內消費者由于價格上升而減少消費。
以下是幾種常見的貿易限制措施:
¡ 關稅(tariff)。是用來限制進口,從而減少消費的手段。
¡ 反傾銷規(guī)則(antidumping rules)。用于防止外國廠商為了消滅競爭對手,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向國內銷售過量商品。
¡ 進口配額(import quotas)。為不同產品設定進口上限。在短期內,它通過提高國內就業(yè),幫助一個國家平衡其對外支付。但是,產品價格也相應提高。
¡ 國產成分規(guī)則(domestic content rules)。要求任何進口產品中必須包括一定比例的由進口國生產的成分/部件。
¡ 匯率控制(exchange controls)。限制外幣交易的金額,同時也設定了外幣匯率。此控制限制了廠商匯出出口利潤的能力。
¡ 出口補貼(export subsidies)。是政府為了鼓勵出口而向某些行業(yè)的廠商支付的成本。
1.5. 歐洲美元
歐洲美元是由美國境外的銀行或美國銀行的境外分行持有的美元。歐洲美元的使用率增長飛快,這是由于它可以促進除美國之外的國家之間的商品交換。這些美元無須接受美國聯(lián)邦儲備系統(tǒng)的監(jiān)管,不必繳納聯(lián)邦存款保險公司的保險費用,交易成本比較低,存款利率相應地比較高。
歐元債券(Eurobond)是在某國銷售的以另一國的貨幣標價的債券。其優(yōu)勢是通常不如其他債券的監(jiān)管那么嚴厲,交易成本較低。歐元債券一般以歐洲美元標價。
1.1. 比較優(yōu)勢理論
經濟學家們用“比較優(yōu)勢”來形容兩個生產者的機會成本。例如,工人制造機器。農民種植農產品,雙方在市場上進行交換。因為工人更擅長制造機器,由此帶來的利益大于自己種植農產品所能給他帶來的利益(機會成本)。同樣地,農民更擅長種植農產品,由此帶來的利益大于自己制造機器。由于存在比較優(yōu)勢,雙方之間形成了生產分工,并進行商品交換。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國家之間的貿易。
1.2. 國際貿易的有關國際組織
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由150個以上的成員組成,構成97%以上的世界貿易額。該組織的宗旨是通過維持合理的關稅水平和自由貿易,增加世界的總產出。WTO的職能包括管理貿易協(xié)定,提供協(xié)商論壇和處理貿易伙伴之間的爭議。
歐洲聯(lián)盟(European Union)由27個(截至2007年1月)獨立的歐洲國家組成。他們支持自由貿易和固定匯率。該組織成立于1992年。成員之間取消所有貿易、資本和勞動力等障礙,使之完全自由流動。
世界銀行(World Bank)是國際重建和發(fā)展銀行及國際開發(fā)協(xié)會二者的簡稱。它由五個國際組織構成,負責向各國提供經濟發(fā)展和消滅貧困的資助和指導。它們向發(fā)展中國家提供低息貸款、免息信用額度和贈款。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l Monetary Fund)現(xiàn)有大約200個成員。該組織的職責是在經濟危機時期向一般時期經濟穩(wěn)定的國家提供貸款,促進經濟的穩(wěn)定性和防止全球性衰退。該組織的目標是幫助有關國家維持在全球市場的穩(wěn)定性,而不必收緊其貨幣政策,以免該政策引發(fā)進一步的不穩(wěn)定。爭議的是該組織要求借款方必須允許IMF監(jiān)督和指導其宏觀經濟政策。
跨國公司將其組織架構跨越國界,并在國際貿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當一家公司在另一國家投資時,被稱作境外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xiàn)DI)。
1.3. 外幣兌換
從他國購買商品,往往需要支付他國貨幣,這時,就產生了外幣兌換的問題。不同貨幣的價值對于國際貿易和支付具有重大影響。在20世紀,外幣匯率從固定匯率演進到浮動匯率。在有管理的浮動匯率體制下,匯率通常由市場供求決定,同時受到中央銀行的影響。后者主要出于穩(wěn)定貨幣的立場出發(fā)進行干預,在市場上買入或賣出本國貨幣。外幣的過分波動通常影響經濟體,并阻礙貿易流通。
1.1. 貿易立法
貿易立法(監(jiān)管)體系為從事進出口貿易提供了法律環(huán)境。一個清晰、全面的貿易立法可以推動貿易的發(fā)展。貿易法律體系包括兩個組成部分:成文法及其法規(guī)。
1.2. 成文法
這些法律文件管轄一國的國際貿易和海關程序,一般由國家立法機構制定,為貿易監(jiān)管提供了法律基礎。進出口商必須遵守這些法律規(guī)定,否則,將受到行政制裁或法律訴訟及罰款。
1.3. 法規(guī)
法規(guī)是一系列法律和規(guī)則,為指導監(jiān)管機構和進出口商有效地實施和遵守貿易和海關法律而制定的要求和程序。
貿易法律體系使商品的進出口和轉運受到監(jiān)管,是為健康、安全和環(huán)境等方面的目的服務的,也是為了符合有關國際協(xié)定的要求和履行相關義務。同時,它使國家能夠獲取關稅收入,防止非法的跨境商品轉移(比如,毒品、有害廢物和生化武器等),為制定政策、市場研究和其他目的收集統(tǒng)計信息。貿易法規(guī)體系包括以下三個關鍵領域:
¡ 負責監(jiān)管進出口貿易的政府的職責;來www.Examw.com
¡ 授予政府職能機構的具體權力;
¡ 與私營部門(進出口商和其他相關利益人)的咨詢和溝通。
1.4. 貿易限制
貿易壁壘(trade barriers)的經濟后果是把勞動力從效率相對較高的出口行業(yè)轉移到較低的受保護的行業(yè)。實際工資率將會下降,世界出口總量也會下降。由于國內廠商沒有受到限制,因此就獲得了相對優(yōu)勢。然而,缺乏這類競爭,國內商品的價格將會更高。國內廠商將以更高價格售出更多商品,同時國內消費者由于價格上升而減少消費。
以下是幾種常見的貿易限制措施:
¡ 關稅(tariff)。是用來限制進口,從而減少消費的手段。
¡ 反傾銷規(guī)則(antidumping rules)。用于防止外國廠商為了消滅競爭對手,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向國內銷售過量商品。
¡ 進口配額(import quotas)。為不同產品設定進口上限。在短期內,它通過提高國內就業(yè),幫助一個國家平衡其對外支付。但是,產品價格也相應提高。
¡ 國產成分規(guī)則(domestic content rules)。要求任何進口產品中必須包括一定比例的由進口國生產的成分/部件。
¡ 匯率控制(exchange controls)。限制外幣交易的金額,同時也設定了外幣匯率。此控制限制了廠商匯出出口利潤的能力。
¡ 出口補貼(export subsidies)。是政府為了鼓勵出口而向某些行業(yè)的廠商支付的成本。
1.5. 歐洲美元
歐洲美元是由美國境外的銀行或美國銀行的境外分行持有的美元。歐洲美元的使用率增長飛快,這是由于它可以促進除美國之外的國家之間的商品交換。這些美元無須接受美國聯(lián)邦儲備系統(tǒng)的監(jiān)管,不必繳納聯(lián)邦存款保險公司的保險費用,交易成本比較低,存款利率相應地比較高。
歐元債券(Eurobond)是在某國銷售的以另一國的貨幣標價的債券。其優(yōu)勢是通常不如其他債券的監(jiān)管那么嚴厲,交易成本較低。歐元債券一般以歐洲美元標價。
1.1. 比較優(yōu)勢理論
經濟學家們用“比較優(yōu)勢”來形容兩個生產者的機會成本。例如,工人制造機器。農民種植農產品,雙方在市場上進行交換。因為工人更擅長制造機器,由此帶來的利益大于自己種植農產品所能給他帶來的利益(機會成本)。同樣地,農民更擅長種植農產品,由此帶來的利益大于自己制造機器。由于存在比較優(yōu)勢,雙方之間形成了生產分工,并進行商品交換。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國家之間的貿易。
1.2. 國際貿易的有關國際組織
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由150個以上的成員組成,構成97%以上的世界貿易額。該組織的宗旨是通過維持合理的關稅水平和自由貿易,增加世界的總產出。WTO的職能包括管理貿易協(xié)定,提供協(xié)商論壇和處理貿易伙伴之間的爭議。
歐洲聯(lián)盟(European Union)由27個(截至2007年1月)獨立的歐洲國家組成。他們支持自由貿易和固定匯率。該組織成立于1992年。成員之間取消所有貿易、資本和勞動力等障礙,使之完全自由流動。
世界銀行(World Bank)是國際重建和發(fā)展銀行及國際開發(fā)協(xié)會二者的簡稱。它由五個國際組織構成,負責向各國提供經濟發(fā)展和消滅貧困的資助和指導。它們向發(fā)展中國家提供低息貸款、免息信用額度和贈款。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l Monetary Fund)現(xiàn)有大約200個成員。該組織的職責是在經濟危機時期向一般時期經濟穩(wěn)定的國家提供貸款,促進經濟的穩(wěn)定性和防止全球性衰退。該組織的目標是幫助有關國家維持在全球市場的穩(wěn)定性,而不必收緊其貨幣政策,以免該政策引發(fā)進一步的不穩(wěn)定。爭議的是該組織要求借款方必須允許IMF監(jiān)督和指導其宏觀經濟政策。
跨國公司將其組織架構跨越國界,并在國際貿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當一家公司在另一國家投資時,被稱作境外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xiàn)DI)。
1.3. 外幣兌換
從他國購買商品,往往需要支付他國貨幣,這時,就產生了外幣兌換的問題。不同貨幣的價值對于國際貿易和支付具有重大影響。在20世紀,外幣匯率從固定匯率演進到浮動匯率。在有管理的浮動匯率體制下,匯率通常由市場供求決定,同時受到中央銀行的影響。后者主要出于穩(wěn)定貨幣的立場出發(fā)進行干預,在市場上買入或賣出本國貨幣。外幣的過分波動通常影響經濟體,并阻礙貿易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