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暑期實習生的自我鑒定篇一
“金工實習”是一門實踐性的學科基礎課,也是我們工科學生必須進行的工程訓練、培養(yǎng)工程意識、學習工藝知識、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必修課。但是我們作為工科的學生,在這之前一直沒有受到嚴肅正式的工程訓練。就我自身而言,很可能由于長期的忽視,導致工程意識淡薄,沒有對這種工科思維的精髓引起足夠的重視。同時在實際操作中,也遠達不到工作的要求。
其實作為一名大一學生來說,如果在學習專業(yè)課之前直接就接觸深奧的專業(yè)知識是不科學的,為此,學校帶領我們進行了這次實習活動,讓我們從實踐中對機械專業(yè)獲得一個感性認識,為今后專業(yè)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實踐是大學生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知識常新和發(fā)展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試金石,也是大學生鍛煉成長的有效途徑,它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課堂。
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fā)揮作用,才能得到豐富、完善和發(fā)展。大學生成長,就要勤于實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一起,在實踐中繼續(xù)學習,不斷,逐步完善,有所創(chuàng)新,并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由知識、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自己事業(yè)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這是我實習的感受
第一課:車工第一天,心里充滿了期待,畢竟是第一次實習。
車工要記的東西很多,但是由于之前我有作了比較充分的心理準備與理論準備,倒也不至于令我手忙腳亂的。但是真正做起來的時候,各種問題就隨之而來。
首先,初出茅廬,畏手畏腳,很多工序自己知道是這樣做的,但是就是不敢確定,也許是因為第一次接觸車床,感覺還是很緊張。和同學配合總是出現(xiàn)問題,無論老師如何耐心的指導。
一個上午下來,我還沒有加工好一個簡單的錘柄,但是總算沒有出大問題,也算是大幸了。下午接著做上午未完成的工作。經過一個上午的適應,那個錘柄很快就做好了,感覺還算不錯。
于是心有點輕飄飄了,正是因為這樣,我在做第二個錘的時候出錯了。在削錐面的時候我把刀的角度用錯了。還好在老師的指導下,采取了補救措施,終于完成了任務。在車螺紋的時候,我們小組總是擔心出問題,都是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完成的。
第二課:鉗工沒有第一天的激情了,覺得很疲憊。但仍然充滿期待。
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用各種銼把錘頭然后打孔,套螺旋,裝配。
這個工種的全過程都是體力活.在老師講解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挺簡單的,但實際過程卻大相徑庭.記得有些師兄姐是這樣形容的“車工者,連臉上都沾了油,刀屑飛濺;鉗工者,滿手上長出了繭和泡,汗水淋漓?!彪m然有點夸張,但是卻真的反映出鉗工的辛苦。
過程是辛苦的,但結果卻是令人欣慰的。盡管隔了一個五一小長假,但經過兩天的汗水淋漓,我終于做好了一個錘頭。
第三課:銑、刨、磨床操作,從這開始有點習慣金工實習了。
今天的內容很多,但是工序做起來輕松很多。主要是看演示,師傅們的操作非常熟練,真的很羨慕。自己上手幾把,感覺還不錯??荚嚨姆绞降故遣诲e,抽簽,呵呵。
第四課:鑄造,最累的一課。
用砂子造型,突然找到了童年的感覺,但這顯然不是小孩子玩泥沙,而是一件很講究細心的事情,因為泥很容易變形,所以做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仔細。
最后一課:焊接和壓力鑄造有點不舍,又有些激動。面對著嶄新的一項技術,以前總是看著別人弄,覺得非常簡單,等自己動起手來才發(fā)現(xiàn)真的很難,尤其是焊接,我比別人多練了好久。
暑期實習生的自我鑒定篇二
這個暑假很有幸能夠參加帶薪實習活動,轉眼間我已經在重慶康明斯發(fā)動機有限公司實習二十多天了,在這實習即將結束之際,也應該對自己的實習經歷做一個總結。
首先感受到的是康明斯是一個很優(yōu)秀的企業(yè),不光是因為年銷售額30億年利潤近十億,更重要的是企業(yè)文化,以前覺得一個生產企業(yè)只要做多了產品的數量保證了數量就是好企業(yè),但是現(xiàn)在我的觀念發(fā)生了變化,現(xiàn)代企業(yè)之所以成功更重要的在于與其相適應的企業(yè)文化,而康明斯的企業(yè)文化成功之處在于“6 sigma、十項標準、hse、5s”等等,它們不光保證了產品的數量與質量還使得工廠更干凈整潔、工作人員工作更高效、員工的主人公意識和責任感更強,而工作環(huán)境的優(yōu)化工作人員素質的提高又反過來提高了生產率,使得工廠能夠提供出更優(yōu)質而且數量更多的產品,因此康明斯能夠取得很高的利潤率。
另外一點感受就是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性,企業(yè)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社會離不開企業(yè),當然企業(yè)更離不開社會,因此一個成功的企業(yè)必然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這一點我最切身的感受就是接受向我們這種毫無工作經歷的實習生去其企業(yè)實習和學習,還有就是捐助希望小學在大學里面設立獎學金每年讓員工出去幫助社區(qū)掃大街等等,這都充分體現(xiàn)了社會責任感,其實有責任感的企業(yè)不光讓社會從中得益,也可以讓企業(yè)的品牌形象得以提升影響力能夠擴大,相當于無形中已經對企業(yè)做了個很大的廣告。
還有就是員工的參與,在康明斯有個員工參與改進的制度,每一個員工都被鼓勵參與企業(yè)的改進,可以提出任何有利于生產和管理的措施,無論大小都被重視。改進方案的提出者和實施者都被獎勵,每季度還列出改進表參與評比,圖文并茂形象生動,數據說話以理服人,表彰獎勵積極性高。據我了解僅一個車間,由于改進而節(jié)約的生產成本每個季度就是好幾十萬,我想這項制度不光是節(jié)約了生產成本,更重要的是員工有了參與感就有了主人公意識,當然勞動積極性就顯著提高了,這可能就跟那個股份公司全體員工持股的道理是一樣的吧。
除了對企業(yè)的整體的體會,還有很多在實習過程中的具體感受。第就是感受到技術的重要性,康明斯雖然是50對50的合資企業(yè),但是技術方面主要還是依賴美國所以在決策上很容易受到康明斯的母公司牽制。還有我們熱處理車間的具體例子,兩臺完全一樣的渦流加熱機,德國的是100萬美元(還是九十年代買的淘汰產品)而國產的100萬人民幣,沒技術幾個差距就是這么大,所以對于企業(yè)來說要想賺錢就得掌握核心科技。
除此之外,我對英語也是刮目相看,以前老聽別人說英語的重要性而不以為然,然而在一個現(xiàn)代企業(yè)尤其是外資或合資企業(yè),英語之重要更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搞技術方面的或工藝的,圖紙是全英文的,機器和儀器的說明書是英文的,每周的電話會議還是英文的,做的項目內容上也是英文的,連我前面提到的企業(yè)文化也是英語中翻譯過來的。怪不得很多員工和領導在工作之余都在很用心的學習英語。
最后,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心得就是實踐的重要性,古人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確很多事情不經歷不去做就不會深入的理解甚至是了解,我開始被分在人事處,人事處對我們這些幫不上社么忙的實習生總的來說還是比較閑的,所以后來我主動提出去車間,到了熱處理之后跟隨維修組師傅們在熱處理的幾個車間修各種各樣的機器,在修理中也知道了一些機械的構造和工作原理,對產品在熱處理的工序有了一些了解。
不過不去實踐,我就不會知道“正火、淬火、回火、退火”等工作流程,也不會了解“滲碳爐、回火爐、拋丸機、渦流加熱機”等機器的的情況甚至名字,也不會有“開行車、坐升降車、用兩腳拉瑪拆夾頭”等新鮮而又有趣的經歷,實習就是“在實踐中學習”,不去實踐,又怎么去學習呢,尤其在工廠實踐更是顯得尤為重要。在實踐中除了能學到東西之外還有一點就是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以及設備的不足甚至管理的不足,在實踐中我就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動手能力很是不足很多時候想幫忙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以后就更應該多動手多鍛煉,真正做到在實踐中鍛煉自己。
但是人無完人金無赤金,即使一個再優(yōu)秀的企業(yè)也有一些可以以改善的地方,人類的進步就是在不斷的改進中進步的,任何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任何有助于企業(yè)進步的改進都是值得注意的,但是這又是確實存在的。比如,工作環(huán)境上雖然比起以前有很大改善,但是仍然有些車間的環(huán)境不是讓人覺得理想,光線差噪音大粉塵多等等問題在很多車間都會有,比如我實習的熱處理車間的強拋車間都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一個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不僅保證了員工的合法權益也會使
員工工作效率提高。工廠也在不斷改進,比如鑄造車間就是高污染高危險的車間,康明斯打算在今后幾年逐漸就把這個車間淘汰,這對企業(yè)來說是好事,但是當問到車間去向時,回答是外包給下游企業(yè),就是自己不做了就給別人做,但是污染還是在,危險還是在,這對于整個社會來講并沒有得到改善,我覺得這對于一個大企業(yè)的責任感還是不好的。還有就是員工浪費問題,由于是在暑期,所以大電扇到處都是開著的,但是有很多員工不是那么自覺,人走了電扇不關,有些地方一天都鮮有人去工業(yè)大電扇仍然運轉不停,同樣的問題在水資源的利用上也是如此。這就是我作為一個實習這的身份體驗到的一些缺點,不知道是不是缺乏實際還是要做到很難,但我相信凡事不為則難為之則易。
作為一個自動化專業(yè)的學生很感謝有這樣的機會去相關專業(yè)的工廠實習,也讓我了解到認識到學習到很多的知識,也在了解中找到問題,這就是個學習的過程,也是個實踐的問題。希望以后有更多這種時間的機會。
暑期實習生的自我鑒定篇一
“金工實習”是一門實踐性的學科基礎課,也是我們工科學生必須進行的工程訓練、培養(yǎng)工程意識、學習工藝知識、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必修課。但是我們作為工科的學生,在這之前一直沒有受到嚴肅正式的工程訓練。就我自身而言,很可能由于長期的忽視,導致工程意識淡薄,沒有對這種工科思維的精髓引起足夠的重視。同時在實際操作中,也遠達不到工作的要求。
其實作為一名大一學生來說,如果在學習專業(yè)課之前直接就接觸深奧的專業(yè)知識是不科學的,為此,學校帶領我們進行了這次實習活動,讓我們從實踐中對機械專業(yè)獲得一個感性認識,為今后專業(yè)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實踐是大學生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知識常新和發(fā)展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試金石,也是大學生鍛煉成長的有效途徑,它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課堂。
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fā)揮作用,才能得到豐富、完善和發(fā)展。大學生成長,就要勤于實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一起,在實踐中繼續(xù)學習,不斷,逐步完善,有所創(chuàng)新,并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由知識、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自己事業(yè)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這是我實習的感受
第一課:車工第一天,心里充滿了期待,畢竟是第一次實習。
車工要記的東西很多,但是由于之前我有作了比較充分的心理準備與理論準備,倒也不至于令我手忙腳亂的。但是真正做起來的時候,各種問題就隨之而來。
首先,初出茅廬,畏手畏腳,很多工序自己知道是這樣做的,但是就是不敢確定,也許是因為第一次接觸車床,感覺還是很緊張。和同學配合總是出現(xiàn)問題,無論老師如何耐心的指導。
一個上午下來,我還沒有加工好一個簡單的錘柄,但是總算沒有出大問題,也算是大幸了。下午接著做上午未完成的工作。經過一個上午的適應,那個錘柄很快就做好了,感覺還算不錯。
于是心有點輕飄飄了,正是因為這樣,我在做第二個錘的時候出錯了。在削錐面的時候我把刀的角度用錯了。還好在老師的指導下,采取了補救措施,終于完成了任務。在車螺紋的時候,我們小組總是擔心出問題,都是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完成的。
第二課:鉗工沒有第一天的激情了,覺得很疲憊。但仍然充滿期待。
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用各種銼把錘頭然后打孔,套螺旋,裝配。
這個工種的全過程都是體力活.在老師講解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挺簡單的,但實際過程卻大相徑庭.記得有些師兄姐是這樣形容的“車工者,連臉上都沾了油,刀屑飛濺;鉗工者,滿手上長出了繭和泡,汗水淋漓?!彪m然有點夸張,但是卻真的反映出鉗工的辛苦。
過程是辛苦的,但結果卻是令人欣慰的。盡管隔了一個五一小長假,但經過兩天的汗水淋漓,我終于做好了一個錘頭。
第三課:銑、刨、磨床操作,從這開始有點習慣金工實習了。
今天的內容很多,但是工序做起來輕松很多。主要是看演示,師傅們的操作非常熟練,真的很羨慕。自己上手幾把,感覺還不錯??荚嚨姆绞降故遣诲e,抽簽,呵呵。
第四課:鑄造,最累的一課。
用砂子造型,突然找到了童年的感覺,但這顯然不是小孩子玩泥沙,而是一件很講究細心的事情,因為泥很容易變形,所以做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仔細。
最后一課:焊接和壓力鑄造有點不舍,又有些激動。面對著嶄新的一項技術,以前總是看著別人弄,覺得非常簡單,等自己動起手來才發(fā)現(xiàn)真的很難,尤其是焊接,我比別人多練了好久。
暑期實習生的自我鑒定篇二
這個暑假很有幸能夠參加帶薪實習活動,轉眼間我已經在重慶康明斯發(fā)動機有限公司實習二十多天了,在這實習即將結束之際,也應該對自己的實習經歷做一個總結。
首先感受到的是康明斯是一個很優(yōu)秀的企業(yè),不光是因為年銷售額30億年利潤近十億,更重要的是企業(yè)文化,以前覺得一個生產企業(yè)只要做多了產品的數量保證了數量就是好企業(yè),但是現(xiàn)在我的觀念發(fā)生了變化,現(xiàn)代企業(yè)之所以成功更重要的在于與其相適應的企業(yè)文化,而康明斯的企業(yè)文化成功之處在于“6 sigma、十項標準、hse、5s”等等,它們不光保證了產品的數量與質量還使得工廠更干凈整潔、工作人員工作更高效、員工的主人公意識和責任感更強,而工作環(huán)境的優(yōu)化工作人員素質的提高又反過來提高了生產率,使得工廠能夠提供出更優(yōu)質而且數量更多的產品,因此康明斯能夠取得很高的利潤率。
另外一點感受就是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性,企業(yè)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社會離不開企業(yè),當然企業(yè)更離不開社會,因此一個成功的企業(yè)必然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這一點我最切身的感受就是接受向我們這種毫無工作經歷的實習生去其企業(yè)實習和學習,還有就是捐助希望小學在大學里面設立獎學金每年讓員工出去幫助社區(qū)掃大街等等,這都充分體現(xiàn)了社會責任感,其實有責任感的企業(yè)不光讓社會從中得益,也可以讓企業(yè)的品牌形象得以提升影響力能夠擴大,相當于無形中已經對企業(yè)做了個很大的廣告。
還有就是員工的參與,在康明斯有個員工參與改進的制度,每一個員工都被鼓勵參與企業(yè)的改進,可以提出任何有利于生產和管理的措施,無論大小都被重視。改進方案的提出者和實施者都被獎勵,每季度還列出改進表參與評比,圖文并茂形象生動,數據說話以理服人,表彰獎勵積極性高。據我了解僅一個車間,由于改進而節(jié)約的生產成本每個季度就是好幾十萬,我想這項制度不光是節(jié)約了生產成本,更重要的是員工有了參與感就有了主人公意識,當然勞動積極性就顯著提高了,這可能就跟那個股份公司全體員工持股的道理是一樣的吧。
除了對企業(yè)的整體的體會,還有很多在實習過程中的具體感受。第就是感受到技術的重要性,康明斯雖然是50對50的合資企業(yè),但是技術方面主要還是依賴美國所以在決策上很容易受到康明斯的母公司牽制。還有我們熱處理車間的具體例子,兩臺完全一樣的渦流加熱機,德國的是100萬美元(還是九十年代買的淘汰產品)而國產的100萬人民幣,沒技術幾個差距就是這么大,所以對于企業(yè)來說要想賺錢就得掌握核心科技。
除此之外,我對英語也是刮目相看,以前老聽別人說英語的重要性而不以為然,然而在一個現(xiàn)代企業(yè)尤其是外資或合資企業(yè),英語之重要更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搞技術方面的或工藝的,圖紙是全英文的,機器和儀器的說明書是英文的,每周的電話會議還是英文的,做的項目內容上也是英文的,連我前面提到的企業(yè)文化也是英語中翻譯過來的。怪不得很多員工和領導在工作之余都在很用心的學習英語。
最后,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心得就是實踐的重要性,古人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確很多事情不經歷不去做就不會深入的理解甚至是了解,我開始被分在人事處,人事處對我們這些幫不上社么忙的實習生總的來說還是比較閑的,所以后來我主動提出去車間,到了熱處理之后跟隨維修組師傅們在熱處理的幾個車間修各種各樣的機器,在修理中也知道了一些機械的構造和工作原理,對產品在熱處理的工序有了一些了解。
不過不去實踐,我就不會知道“正火、淬火、回火、退火”等工作流程,也不會了解“滲碳爐、回火爐、拋丸機、渦流加熱機”等機器的的情況甚至名字,也不會有“開行車、坐升降車、用兩腳拉瑪拆夾頭”等新鮮而又有趣的經歷,實習就是“在實踐中學習”,不去實踐,又怎么去學習呢,尤其在工廠實踐更是顯得尤為重要。在實踐中除了能學到東西之外還有一點就是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以及設備的不足甚至管理的不足,在實踐中我就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動手能力很是不足很多時候想幫忙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以后就更應該多動手多鍛煉,真正做到在實踐中鍛煉自己。
但是人無完人金無赤金,即使一個再優(yōu)秀的企業(yè)也有一些可以以改善的地方,人類的進步就是在不斷的改進中進步的,任何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任何有助于企業(yè)進步的改進都是值得注意的,但是這又是確實存在的。比如,工作環(huán)境上雖然比起以前有很大改善,但是仍然有些車間的環(huán)境不是讓人覺得理想,光線差噪音大粉塵多等等問題在很多車間都會有,比如我實習的熱處理車間的強拋車間都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一個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不僅保證了員工的合法權益也會使
員工工作效率提高。工廠也在不斷改進,比如鑄造車間就是高污染高危險的車間,康明斯打算在今后幾年逐漸就把這個車間淘汰,這對企業(yè)來說是好事,但是當問到車間去向時,回答是外包給下游企業(yè),就是自己不做了就給別人做,但是污染還是在,危險還是在,這對于整個社會來講并沒有得到改善,我覺得這對于一個大企業(yè)的責任感還是不好的。還有就是員工浪費問題,由于是在暑期,所以大電扇到處都是開著的,但是有很多員工不是那么自覺,人走了電扇不關,有些地方一天都鮮有人去工業(yè)大電扇仍然運轉不停,同樣的問題在水資源的利用上也是如此。這就是我作為一個實習這的身份體驗到的一些缺點,不知道是不是缺乏實際還是要做到很難,但我相信凡事不為則難為之則易。
作為一個自動化專業(yè)的學生很感謝有這樣的機會去相關專業(yè)的工廠實習,也讓我了解到認識到學習到很多的知識,也在了解中找到問題,這就是個學習的過程,也是個實踐的問題。希望以后有更多這種時間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