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jié) 建筑工程地基基礎
一、地基基礎概述
二、基礎的設計 熟悉
(一)基礎底面積大小的確定
當上面建筑物荷載一定時,取決于地基承載力。
(二)基礎斷面形式——取決于基礎所用材料的性能。
1.剛性基礎
剛性基礎必須滿足剛性角的限制,使基礎具有抵抗能力。挑出部分與高度的關系!
磚1:1.5~2.0;混凝土1:1。 被基礎墻壓住的部分不算挑出!
2.柔性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不受剛性角限制,寬度很大,可以淺埋。
(三)基礎埋深的確定
1.基礎埋深定義——由室外設計地面到基礎底面的垂直距離。
最小的埋深0.5m。
2.基礎埋深的確定條件:5條?;A埋深的影響因素。加大或減小埋深。
3.筏形和箱形基礎埋深的確定:
天然地基的基礎埋深不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
樁箱和樁筏的基礎埋深不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20~1/18。
4.相鄰基礎埋深的確定:新的基礎埋深不宜大于舊的;兩基礎間保持一定凈距。
三、基礎的分類及構(gòu)造 掌握
(一)按所用材料分類
4種剛性基礎(磚、毛石、灰土、混凝土);1種柔性基礎(鋼筋混凝土)。
(二)按外形分類
1.條形基礎:(帶形)多為墻下基礎。也可以是柱下。柱下井字格基礎。剛性基礎常見
2.獨立基礎:柱下的??梢袁F(xiàn)澆,也可以預制(杯形基礎)。
3.筏形基礎:上面建筑物重量越大,下面地基承載力越差,基礎底面越大,連成一片。
適合于軟弱地基和上部荷載較大的建筑物。
4.箱形基礎:適合于軟弱地基和上部荷載較大的建筑物。
5.樁基礎:(1)適合于上部結(jié)構(gòu)荷載很大,地基軟弱土層較厚,對沉降量限制要求較嚴,幾乎不允許出現(xiàn)裂縫的建筑物。4條 節(jié)省材料、減少土方、改善勞動條件、縮短工期。
(2)組成:承臺和樁群。
(3)分類:
按傳力分:摩擦樁——適用于軟弱土層較厚、端承樁——下部為堅硬土層;
按材料分:木、砂、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鋼材;
按制作分:預制樁、灌注樁。
一、地基基礎概述
二、基礎的設計 熟悉
(一)基礎底面積大小的確定
當上面建筑物荷載一定時,取決于地基承載力。
(二)基礎斷面形式——取決于基礎所用材料的性能。
1.剛性基礎
剛性基礎必須滿足剛性角的限制,使基礎具有抵抗能力。挑出部分與高度的關系!
磚1:1.5~2.0;混凝土1:1。 被基礎墻壓住的部分不算挑出!
2.柔性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不受剛性角限制,寬度很大,可以淺埋。
(三)基礎埋深的確定
1.基礎埋深定義——由室外設計地面到基礎底面的垂直距離。
最小的埋深0.5m。
2.基礎埋深的確定條件:5條?;A埋深的影響因素。加大或減小埋深。
3.筏形和箱形基礎埋深的確定:
天然地基的基礎埋深不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
樁箱和樁筏的基礎埋深不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20~1/18。
4.相鄰基礎埋深的確定:新的基礎埋深不宜大于舊的;兩基礎間保持一定凈距。
三、基礎的分類及構(gòu)造 掌握
(一)按所用材料分類
4種剛性基礎(磚、毛石、灰土、混凝土);1種柔性基礎(鋼筋混凝土)。
(二)按外形分類
1.條形基礎:(帶形)多為墻下基礎。也可以是柱下。柱下井字格基礎。剛性基礎常見
2.獨立基礎:柱下的??梢袁F(xiàn)澆,也可以預制(杯形基礎)。
3.筏形基礎:上面建筑物重量越大,下面地基承載力越差,基礎底面越大,連成一片。
適合于軟弱地基和上部荷載較大的建筑物。
4.箱形基礎:適合于軟弱地基和上部荷載較大的建筑物。
5.樁基礎:(1)適合于上部結(jié)構(gòu)荷載很大,地基軟弱土層較厚,對沉降量限制要求較嚴,幾乎不允許出現(xiàn)裂縫的建筑物。4條 節(jié)省材料、減少土方、改善勞動條件、縮短工期。
(2)組成:承臺和樁群。
(3)分類:
按傳力分:摩擦樁——適用于軟弱土層較厚、端承樁——下部為堅硬土層;
按材料分:木、砂、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鋼材;
按制作分:預制樁、灌注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