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資產(chǎn)評估師《機電設備評估基礎》輔導:機器制造基本過程(2)

字號:

二、毛坯生產(chǎn)
    毛坯:供進一步加工用的生產(chǎn)對象。鑄造、壓力加工和焊接是獲得毛坯的主要手段。
    (一)鑄造:將熔化的液體金屬澆鑄到與機械零件形狀相似的鑄型型腔中,冷卻凝固后,獲得毛坯(或零件)。
    常用的鑄造合金是鑄鐵、鑄鋼和鑄造有色金屬。其中,鑄鐵特別是灰口鑄鐵使用最普遍。最常用的方法是砂型鑄造。
    鑄造的主要步驟:
    1.制備具有和零件形狀相適應空腔的鑄型;
    2.制備成分、溫度合格的液態(tài)金屬;
    3.將液態(tài)金屬澆入鑄型空腔內(nèi);
    4.凝固后取出鑄件并清理鑄件的表面和內(nèi)腔。
    【注意】一般鑄件精度低,加工余量大,其力學性能特別是抗沖擊性能較差。
    (二)壓力加工:利用外力使金屬材料產(chǎn)生永久變形,制成所需尺寸和形狀毛坯或零件的加工方法。壓力加工的主要生產(chǎn)方法有鍛造和沖壓。
    鍛造
     自由鍛
       方法:加熱坯料放在平砧之間
    特點:自由鍛精度低、生產(chǎn)率不高,適用于單件、小批量、形狀簡單的零件。(以前年用的菜刀,鐮刀等)
    模鍛
       方法:加熱坯料放在鍛模模膛內(nèi);
    特點:模鍛精度高、可以鍛造形狀比較復雜的零件,加工余量小,生產(chǎn)率高,但需要鍛模,只適用于生產(chǎn)大批量中小型零件。(制作月餅可以看成是模鍛的一種)
    沖壓
       方法:利用沖模對板料(包括帶材、管材、型材)加壓,使之產(chǎn)生分離或變形。
    特點:沖壓主要應用于加工塑性良好的板材或其它薄壁的型材。沖壓可以沖制出形狀復雜、尺寸精度較高的零件, 一般不經(jīng)機械加工即可使用。(鐵皮臉盆)
    【說明】
    1.鋼的始鍛溫度一般在1200℃,終鍛溫度為800℃。
    2.比較而言,鍛造需要對毛坯加熱,然后再施加外力使之變形;而沖壓則在常溫下進行。
    (三)焊接
    熔焊
     方法:焊接接頭處加熱至熔化狀態(tài),凝固后連接成一個整體。
    舉例:氣焊、電弧焊、電渣焊、等離子焊。
    壓焊
     方法:接頭處加熱(或者不加熱),但一定要加壓,使之緊密接觸,連接成一個整體。
    舉例:摩擦焊、 電阻焊。
    釬焊
     方法:被焊金屬不熔化,利用熔點較低金屬作為釬料熔化后將焊件連接起來。
    舉例:銅導線的焊接(又如電烙鐵)
    優(yōu)點:可以以小拼大,氣密性好,生產(chǎn)周期短,不需要重型和專業(yè)設備,可以生產(chǎn)出較好強度和剛度,質(zhì)量輕,材料利用率高的毛坯。
    缺點:抗振性差,易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