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評估師考試《財務會計》2011年輔導:收入、費用和利潤(4)

字號:

第二節(jié) 費用
    一、期間費用(了解)
    期間費用是指企業(yè)當期發(fā)生的直接計入損益的費用,包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
    (一)管理費用的內容
    管理費用包括企業(yè)籌辦期間發(fā)生的開辦費,董事會和行政管理部門在企業(yè)的經營管理中發(fā)生的,或者應由企業(yè)統(tǒng)一負擔的公司經費(包括行政管理部門職工工資、修理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晶攤銷、辦公費和差旅費等)、工會經費、待業(yè)保險費、勞動保險費、董事會會費(包括董事會成員津貼、會議費和差旅費等)、聘請中介機構費、咨詢費(含顧問費)、訴訟費、業(yè)務招待費、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技術轉讓費、礦產資源補償費、無形資產攤銷、職工教育經費、研究與開發(fā)費、排污費、存貨盤虧或盤盈等。
    設置“管理費用”科目,發(fā)生時借記“管理費用”,貸記相關科目。期末“管理費用”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無余額。
    (二) 銷售費用內容
    銷售費用包括運輸費、裝卸費、包裝費、保險費、展覽費和廣告費,以及為銷售本企業(yè)產品而專設的銷售機構(含銷售網點、售后服務網點等)的職工工資及福利費、類似工資性質的費用、業(yè)務費等經營費用。商品流通企業(yè)在購買商品過程中發(fā)生的運輸費、裝卸費、包裝費、保險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和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等,也作為銷售費用處理。
    設置“銷售費用”科目,發(fā)生時借記“銷售費用”,貸記相關科目。期末“銷售費用”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無余額。
    (三)財務費用的內容
    財務費用包括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匯兌損失(減匯兌收益),以及相關的手續(xù)費等。
    設置“財務費用”科目,發(fā)生時借記“財務費用”,貸記相關科目。期末“財務費用”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無余額。
    二、所得稅費用(了解)
    (一)計稅基礎
    1.資產的計稅基礎,是指企業(yè)收回資產賬面價值過程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guī)定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
    2.負債的計稅基礎,是指負債的賬面價值減去未來期間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guī)定可予抵扣的金額。
    (二)暫時性差異
    1.暫時性差異
    指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未作為資產和負債確認的項目,按照稅法規(guī)定可以確定其計稅基礎的,該計稅基礎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也屬于暫時性差異。
    按照暫時性差異對未來期間應稅金額的影響,分為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2.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指在確定未來收回資產或清償負債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時,將導致產生應稅金額的暫時性差異。
    3.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指在確定未來收回資產或清償負債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時,將導致產生可抵扣金額的暫時性差異。
    (三)所得稅的確認
    企業(yè)應當將當期和以前期間應交未交的所得稅確認為負債,將已支付的所得稅超過應支付的部分確認為資產。
    1.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確認
    存在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或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當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或遞延所得稅資產。
    2.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
    企業(yè)應當以很可能取得用來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確認由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的遞廷所得稅資產。
    (四)所得稅的計量
    資產負債表日,對于當期和以前期間形成的當期所得稅負債(或資產),應當按照稅法規(guī)定計算的預期應交納(或返還)的所得稅金額計量。
    第三節(jié) 利潤
    一、利潤的概念
    二、利潤的構成
    營業(yè)利潤=營業(yè)收入-營業(yè)成本-營業(yè)稅金及附加-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資產減值損失;
    利潤總額=營業(yè)利潤+營業(yè)外收入-營業(yè)外支出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三、本年利潤的結轉:
    ①將所有收入轉入“本年利潤”
    借:主營業(yè)務收入
    其他業(yè)務收入
    投資收益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營業(yè)外收入
    貸:本年利潤
    ②將所有的費用轉入“本年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yè)務成本
    營業(yè)稅金及附加
    其他業(yè)務成本
    銷售費用
    管理費用
    財務費用
    營業(yè)外支出
    資產減值損失
    所得稅費用
    注:結轉后,“本年利潤”科目貸方余額表示當年實現的凈利潤,借方余額表示當年發(fā)生的凈損失。
    ③將凈利潤轉入未分配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三、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設置“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來核算。
    2、調增以前年度利潤或調減以前年度損失時,貸記“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借記相關科目。相反情況則做相反分錄。
    3、經過調整后,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余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無余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