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對高考狀元的關注應正?;?/h1>

字號:

各地高考分數(shù)相繼公布,不同地區(qū)的高考狀元隨之出爐。此前教育部一直要求“高考成績不排名、不公布高考狀元、不炒作高考狀元”,全國除少部分地區(qū)外,有關高考狀元的報道占據(jù)了地方性新聞報道的重要位置。
    高考成績一經(jīng)獲知,對高考的關注點自然地轉(zhuǎn)向志愿填報。無論是因地而異劃出的高招錄取控制線,還是學生根據(jù)自身情況作出判斷選擇,都以高考成績排名為重要指標。即便是高考狀元或高分段學生,同樣需要清楚自己所處的明確位次,推算彼此的差距,以此作為志愿填報的重要依據(jù)。因此,高考成績排名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性,但附著過多意義則無必要。
    對高考這樣一個重要的升學資格考試來說,高考狀元天然地具有極高關注度,每年高考之后,高考狀元話題都有很高的輿論熱度。事實上,哪怕是作文比賽、才藝表演等活動,進入了社會視野,人們總是會對名列前茅者充滿好奇心,何況高考。獲悉該年度該地區(qū)高考分是多少,高考狀元為何人,都可以看作社會大眾的正常信息愿望。如果媒體不去報道高考狀元,公眾知曉信息的權利和愿望可能就得不到滿足。
    當然,不排除有炒作高考狀元的情況出現(xiàn)。這首先要界定什么是炒作,什么是正常報道?;谑聦?,公布狀元分數(shù),關注其人,讓狀元為學弟學妹答疑解惑,講述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學習方法等等,應當屬于正常的報道范圍,也是符合大眾傳播互動的正當關注。
    現(xiàn)在說的炒作狀元,可能主要指將高考狀元與商業(yè)運作活動聯(lián)系在一起,形成學校、教輔機構、企業(yè)品牌追逐高考狀元的利益鏈,將狀元炒得越熱,可能帶來的商業(yè)效應和利益就越大。這種情況確實存在,近年來各地都有不少這樣的例子。媒體在正常報道高考狀元的同時,應避免過分參與一些商業(yè)活動,對可能超過正常報道限度的情況抱有警惕。
    有一種觀點落腳于狀元的最終成就,分析狀元的價值意義。理性地看待,高考分數(shù)并不決定一個人未來的成敗,高考是升學資格考試而不是一場比賽,無論狀元未來的成就如何,人生如何發(fā)展,并不能改變高考成績第一這個客觀事實,也與高考狀元當時應不應受到關注沒有必然關系。社會關注、傳播信息,并不是為了給高考狀元添加符號意義,而是獲取信息的愿望及其滿足與傳播。
    高考成績不排名,不公布高考狀元等等,或許有給應試教育降溫的考慮。在當前現(xiàn)實下,這種考慮并不是多余的。但有必要加以區(qū)分,鼓勵素質(zhì)教育,扭轉(zhuǎn)應試弊端,根本來說不在于高考成績排不排名、高考狀元公不公布,它們也不可能一朝一夕間改變教育現(xiàn)狀。
    可以預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每年高考狀元都會成為輿論焦點,對高考狀元的關注應該正?;?,做到持平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