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jīng)典之論語 論語精華中的50句經(jīng)典名句匯總

字號: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國學經(jīng)典之論語篇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保ā稙檎罚?BR>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保ā稙檎罚?BR>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BR>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保ā缎l(wèi)靈公》)
    子曰:“默而知①之,學而不厭②,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③,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學如不及④,猶恐失之”(《泰伯》)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⑤問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子罕》)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⑥,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巳矣”(《子張》)
    國學經(jīng)典之論語篇二
    教學重點:指導積累和記誦經(jīng)典的方法。
    教學法難點:結合經(jīng)典談感受。
    教學過程:
    復習
    創(chuàng)設情境,回憶孔子的言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初步了解孔子和《論語》
    1、出示小黑板:20世紀末,8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聚會巴黎,發(fā)表了著名的《巴黎宣言》,指出:“人類要在于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00年前,從——那里汲取智慧”。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個人是誰嗎?這被科學家敬仰的人物,就是我們中國的孔子。
    孔子—我中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偉大的教育家。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尊稱孔子,我國春秋末期魯國陬邑現(xiàn)山東曲阜人。他從小生活貧困,由于勤奮好學,成為一個博學多才的人。他曾辦過私學,據(jù)說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鬃訛榱送菩凶约旱恼沃鲝堅苡瘟袊?,晚年從事整理和傳播古籍的工作,整理了《詩》、《書》、《禮》、《易》等古代文獻,編著了《春秋》。
    師:同學們,聽了老師的介紹,你感覺到孔子是怎樣一個人?
    生:孔子是一位教育家,思想家。
    生:孔子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
    師:在《論語》一書里,有這樣一句話是寫孔子外貌的。
    出示小黑板: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生: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生:寢不語,食不言。
    生:……
    三、指導誦讀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薄稙檎?BR>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薄豆遍L》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薄蹲雍薄?BR>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薄缎l(wèi)靈公》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師:下面我們進行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聲音先于義理———放聲讀。
    要求做到:讀準音,正確斷句,讀通順,讀流利。
    師:大部分同學已經(jīng)讀得不錯了,下面我們進行第二環(huán)節(jié):學而不思則罔——讀而悟。
    請同學們對照譯注的字詞,自己邊讀邊悟,或小組計論理解原文。不求深刻,初知大意即可。
    第三幕:古文今說洗耳聽——明大意
    ……
    第四幕:熟讀成誦過目不忘——我樂背。
    按“鏤空指示法”練習背誦。集體背,小組比賽,個人擂臺賽。
    第五幕:引經(jīng)據(jù)典古今為用——格言美
    生: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BR>    師:這已成為一個成語,如果要表示自己謙虛好學的態(tài)度,就可以運用這個成語。成語不一定是四個字。
    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師:這是典型的四字成語。
    生: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師:這已成為格言警句。
    生:……
    師:我們不難看出《論語》中凝練,思辨的語言是我們今天現(xiàn)代漢語的源頭,我們在平常的說話中,作文中,如果能夠恰如其分地運用這些格言警句,就會增加你語言表達的魅力。
    四、總結
    老師最后還要把孔子老師的一句話送給大家。請看——出示句子
    注:弟子:年紀細小的人。弟tì:同“悌”弟弟對哥哥的愛。
    師:今天的“弟子”指學生、徒弟,而《論語》中“弟子”指年紀細小的人??鬃永蠋熣f“年輕人在父母身邊就要孝順父母,離開家里就要敬愛兄長,做事要謹慎,說話要誠實,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后,有剩余力量,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睆倪@句話看出,孔子老師特別看重做人。
    同學們,誦讀《論語》,不僅僅是學習語言,更是在學習我們民族的文化,希望大家做一個有中國靈魂,有世界眼光的中國人。
    國學經(jīng)典之論語篇三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BR>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BR>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BR>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BR>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BR>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BR>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BR>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BR>    子曰:“君子不器?!?BR>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BR>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BR>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BR>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BR>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BR>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BR>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子曰:“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子曰:“《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BR>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敝^《武》:“盡美矣,未盡善也?!?BR>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