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級經濟師考試財政稅收復習講義(12)

字號:

第四節(jié) 稅收負擔
    一、稅收負擔概述
    (一)稅收負擔的概念(掌握)
    稅收負擔是指一定時期內納稅人因國家課稅而承受的經濟負擔。
    從絕對的角度看,它是納稅人應支付給國家的稅款額;
    從相對的角度看,它是指稅收負擔率,即納稅人的應納稅額與其計稅依據(jù)價值的比率。
    稅收負擔是稅收制度和稅收政策的核心。
    【例1?單選題】納稅人的應納稅額與其計稅依據(jù)價值的比率稱為( )
    A.納稅率
    B.征稅率
    C.稅收能力
    D.稅收負擔率
    [911040211]
    【答案】D
    (二)衡量稅收負擔的指標
    1.衡量宏觀稅收負擔的指標
    具體是指全社會稅收總額與社會產出總量或總經濟規(guī)模的對比關系。衡量宏觀稅收負擔的指標主要有:國民(內)生產總值負擔率和國民收入負擔率
    (1)國民生產總值負擔率
    國民生產總值負擔率=稅收總額/國民生產總值×100%
    (2)國民收入負擔率
    國民收入負擔率=稅收總額/國民收入×100%
    同國民生產總值負擔率相比,國民收入負擔率更能準確地衡量一國總體的稅收負擔水平。
    2.衡量微觀稅收負擔的指標
    從微觀角度或從某一具體方面反映一定的稅收負擔狀況,主要是指納稅人負擔率。即一定時期內納稅人繳納稅額占其收入的比率。
    (1)全部稅收負擔率
    企業(yè)(或個人)繳納的各項稅收的總和/企業(yè)總產值(或個人毛收入)×100%
    在實際應用中,分母可以根據(jù)具體的需求做出相應的變化
    (2)直接稅負擔率
    即企業(yè)(或個人)繳納的全部直接稅與其收入的比率。常采用純收入直接稅負擔率這一指標。
    純收入直接稅負擔率=企業(yè)(或個人)一定時期繳納的所得稅(包括財產稅)/企業(yè)(或個人)一定時期獲得的純收入×100%
    【例1?單選題】(2005年)衡量宏觀稅負的指標有( )
    A.國民生產總值負擔率
    B.企業(yè)稅收負擔率
    C.直接稅負擔率
    D.間接稅負擔率
    [911040212]
    【答案】A
    【例2?多選題】衡量微觀稅負的指標有( )
    A.國民生產總值負擔率
    B.國民收入負擔率
    C.企業(yè)全部稅收負擔率
    D.企業(yè)所得稅負擔率
    E.企業(yè)增值稅負擔率
    [911040213]
    【答案】CDE
    (三)影響稅收負擔的因素
    1.經濟因素
    (1)經濟發(fā)展水平或生產力發(fā)展水平
    一國的經濟發(fā)展水平是影響其稅收負擔水平的決定性因素,一般來說,經濟發(fā)展水平較高的國家稅收負擔也要高一些。
    (2)一國的政治經濟體制
    (3)一定時期的宏觀經濟政策——膨脹時期提高稅負;蕭條時期降低稅負
    2.稅制因素
    (1)征稅對象;
    (2)計稅依據(jù);
    (3)稅率;
    (4)減免稅;
    (5)附加與加成。
    【例1?單選題】影響一國稅收負擔水平的決定性因素為( )。
    A.經濟發(fā)展水平
    B.政體結構
    C.經濟體制類型
    D.稅制結構
    [911040214]
    【答案】A
    【例2?多選題】(2007年)影響稅收負擔的經濟因素有( )。
    A.經濟發(fā)展水平
    B.稅率
    C.一國的政治經濟體制
    D.一定時期的宏觀經濟政策
    E.稅收的減免政策
    [911040215]
    【答案】ACD
    【例3?多選題】影響稅收負擔的稅制因素包括( )。
    A.征稅對象
    B.計稅依據(jù)
    C.宏觀經濟政策
    D.稅制結構
    E.稅率
    [911040216]
    【答案】ABE
    二、稅收負擔的轉嫁與歸宿
    (一)稅負轉嫁與歸宿的概念
    掌握稅負轉嫁的概念:納稅人通過各種途徑將應繳納稅金全部或者部分地轉給他人負擔從而造成納稅人與負稅人不一致的經濟現(xiàn)象。
    稅負歸宿:稅收負擔的終歸著點。
    【例1?單選題】造成納稅人與負稅人不一致的經濟現(xiàn)象的原因是( )。
    A.稅負轉嫁
    B.稅負歸宿
    C.稅收負擔
    D.稅源
    [911040217]
    【答案】A
    【例2?單選題】(2006年)稅收負擔的終歸著點被稱為( )。
    A.稅負轉嫁
    B.稅負歸宿
    C.稅收負擔
    D.稅源
    [911040218]
    【答案】B
    (二)稅負轉嫁(稅收輾轉)的形式
    1.前轉(順轉)
    稅負轉嫁的典型和普通的形式。
    2.后轉(逆轉)
    3.消轉(稅收轉化)
    自我消化稅款。從嚴格意義上講,消轉并未將稅收負擔轉移給他人,是一種較為特殊的稅負轉嫁方式。
    4.稅收資本化(資本還原)
    生產要素購買者將購買的生產要素未來應納稅款通過從購入價格中扣除的辦法,向后轉移給生產要素的出售者的一種形式。稅收資本化主要發(fā)生在某些資本品的交易中。
    名義上稅款是由買主繳納,實際上則是由賣主承擔。
    【例1?單選題】(2006年)納稅人在進行商品交易時通過提高價格的方法將其應負擔的稅款轉移給終消費者的稅負轉嫁的形式,被稱為( )。
    A.前轉
    B.后轉
    C.消轉
    D.稅收價格化
    [911040219]
    【答案】A
    【例2?單選題】納稅人通過壓低生產要素的進價,從而將應納稅款轉嫁給生產要素的銷售者負擔的稅負轉嫁方式屬于( )。
    A.前轉
    B.后轉
    C.消轉
    D.稅收資本化
    [911040220]
    【答案】B
    【例3?單選題】(2008年)并未將稅收負擔轉移給他人的稅負轉嫁形式是( )。
    A.前轉
    B.后轉
    C.消轉
    D.稅收價格化
    [911040221]
    【答案】C
    【例4?單選題】(2007年)生產要素購買者將購買的生產要素未來應納稅款.通過從購入價格中扣除的方法,向后轉移給生產要素出售者的方式被稱為( )。
    A.預提稅收
    B.預扣稅收
    C.稅收資本化
    D.稅收抵扣
    [911040222]
    【答案】C
    【例5?單選題】(2004年)下列關于稅負轉嫁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前轉是指納稅人通過壓低生產要素的進價從而將應繳納的稅款轉嫁給生產要素的銷售或者生產者負擔的形式
    B.后轉是指納稅人在進行商品或者勞務的交易時通過提高價格的方法將其應負擔的稅款向前轉移給商品或者勞務的購買者或者終消費者負擔的形式
    C.前轉的發(fā)生一般是因為市場供求條件不允許納稅人提高商品價格所致
    D.稅收資本化主要發(fā)生在某些資本品的交易中。
    [911040223]
    【答案】D
    (三)稅負轉嫁的條件
    1.商品經濟的存在;2.自由的價格體制
    【例1?多選題】稅負轉嫁的條件包括( )
    A.稅負水平
    B.稅率的高低
    C.通貨膨脹
    D.商品經濟的存在
    E.自由的價格體制
    [911040224]
    【答案】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