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資產減值損失的確認
1.金融資產減值損失的確認
企業(yè)在資產負債表日除對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資產)不需要計提減值外。其他3項金融資產(含單項金融資產或一組金融資產,下同)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發(fā)生減值的,應當確認減值損失,計提減值準備。
2.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減值損失的計量
(1)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以攤余成本后續(xù)計量。其發(fā)生減值時,應當將該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2)對于存在大量性質類似且以攤余成本后續(xù)計量金融資產的企業(yè),在考慮金融資產減值測試時,應當先將單項金額重大的金額資產區(qū)分開來,單獨進行減值測試。如有客觀證據表明其已發(fā)生減值,應當確認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對單項金額不重大的金融資產,可以單獨進行減值測試,或包括在具有類似信用風險特征的金融資產組合中進行減值測試
單獨測試未發(fā)現減值的金融資產(包括單項金額重大和不重大的金融資產),應當包括在具有類似信用風險特征的金融資產組合中再進行減值測試。已單項確認減值損失的金融資產,不應包括在具有類似信用風險特征的金融資產組合中進行減值測試。
(3)對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等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確認減值損失后,如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價值己恢復,且客觀上與確認該損失發(fā)生的事項有關(如債務人的信用評級已提高等),原確認的減值損失應當予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但是,該轉回后的賬面價值不應當超過假定不計提減值準備情況下該金融資產在轉回日的攤余成本。
(4)外幣金融資產發(fā)生減值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應先按外幣確定,在計量減值時再按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成為記賬本位幣反映的金額。該項金額小于相關外幣金融資產以記賬本位幣反映的賬面價值的部分,確認為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5)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等金融資產確認減值損失后,利息收入應當按照確定減值損失時對未來現金流量進行折現采用的折現率作為利率計算確認。
3.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fā)生減值時,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中的因公允價值下降形成的累計損失,應當予以轉出,計入當期損益。
確定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fā)生減值
借:資產減值損失【按應計提的減值金額】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原計入資本公積的累計損失】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按其差額】
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正常的公允價值波動不需要計提減值準備,而應計入資本公積。
(2)對于已確認減值損失的可供出售債務工具,在隨后的會計期間公允價值已上升且客觀上與確認原減值損失確認后發(fā)生的事項有關的,原確認的減值損失應當予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應按原確認的減值損失】
貸:資產減值損失
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發(fā)生的減值損失,在該權益工具價值回升時,應通過權益轉回,不得通過損益轉回。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fā)生減值后,利息收入應當按照確定減值損失時對未來現金流量進行折現采用的折現率作為利率計算確認。
(4)特殊問題
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的一種情況),發(fā)生減值時,應當將該權益工具投資或衍生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與按照類似金融資產當時市場收益率對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確定的現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且不得轉回?! ?BR> 【總結】金融資產減值損失的計量
項目
計提減值準備
減值準備轉回
金融資產減值損失的計量
持有至到期投資
貸款和應收款項
發(fā)生減值時,應當將該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如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價值已恢復,原確認的減值損失應當予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沖減資產減值損失)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發(fā)生減值時,應當將該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因公允價值下降形成的累計損失,也應當予以轉出,計入當期損益
可供出售債務工具,在隨后的會計期間公允價值已上升且客觀上與原減值損失確認后發(fā)生的事項有關的,原確認的減值損失應當予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沖減資產減值損失)
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發(fā)生的減值損失,不得通過損益轉回,公允價值上升計入資本公積
長期股權投資(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在活躍市場上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投資)
發(fā)生減值時,應當將該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不得轉回
1.金融資產減值損失的確認
企業(yè)在資產負債表日除對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資產)不需要計提減值外。其他3項金融資產(含單項金融資產或一組金融資產,下同)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發(fā)生減值的,應當確認減值損失,計提減值準備。
2.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減值損失的計量
(1)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以攤余成本后續(xù)計量。其發(fā)生減值時,應當將該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2)對于存在大量性質類似且以攤余成本后續(xù)計量金融資產的企業(yè),在考慮金融資產減值測試時,應當先將單項金額重大的金額資產區(qū)分開來,單獨進行減值測試。如有客觀證據表明其已發(fā)生減值,應當確認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對單項金額不重大的金融資產,可以單獨進行減值測試,或包括在具有類似信用風險特征的金融資產組合中進行減值測試
單獨測試未發(fā)現減值的金融資產(包括單項金額重大和不重大的金融資產),應當包括在具有類似信用風險特征的金融資產組合中再進行減值測試。已單項確認減值損失的金融資產,不應包括在具有類似信用風險特征的金融資產組合中進行減值測試。
(3)對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等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確認減值損失后,如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價值己恢復,且客觀上與確認該損失發(fā)生的事項有關(如債務人的信用評級已提高等),原確認的減值損失應當予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但是,該轉回后的賬面價值不應當超過假定不計提減值準備情況下該金融資產在轉回日的攤余成本。
(4)外幣金融資產發(fā)生減值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應先按外幣確定,在計量減值時再按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成為記賬本位幣反映的金額。該項金額小于相關外幣金融資產以記賬本位幣反映的賬面價值的部分,確認為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5)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等金融資產確認減值損失后,利息收入應當按照確定減值損失時對未來現金流量進行折現采用的折現率作為利率計算確認。
3.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fā)生減值時,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中的因公允價值下降形成的累計損失,應當予以轉出,計入當期損益。
確定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fā)生減值
借:資產減值損失【按應計提的減值金額】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原計入資本公積的累計損失】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按其差額】
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正常的公允價值波動不需要計提減值準備,而應計入資本公積。
(2)對于已確認減值損失的可供出售債務工具,在隨后的會計期間公允價值已上升且客觀上與確認原減值損失確認后發(fā)生的事項有關的,原確認的減值損失應當予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應按原確認的減值損失】
貸:資產減值損失
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發(fā)生的減值損失,在該權益工具價值回升時,應通過權益轉回,不得通過損益轉回。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fā)生減值后,利息收入應當按照確定減值損失時對未來現金流量進行折現采用的折現率作為利率計算確認。
(4)特殊問題
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的一種情況),發(fā)生減值時,應當將該權益工具投資或衍生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與按照類似金融資產當時市場收益率對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確定的現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且不得轉回?! ?BR> 【總結】金融資產減值損失的計量
項目
計提減值準備
減值準備轉回
金融資產減值損失的計量
持有至到期投資
貸款和應收款項
發(fā)生減值時,應當將該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如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價值已恢復,原確認的減值損失應當予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沖減資產減值損失)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發(fā)生減值時,應當將該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因公允價值下降形成的累計損失,也應當予以轉出,計入當期損益
可供出售債務工具,在隨后的會計期間公允價值已上升且客觀上與原減值損失確認后發(fā)生的事項有關的,原確認的減值損失應當予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沖減資產減值損失)
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發(fā)生的減值損失,不得通過損益轉回,公允價值上升計入資本公積
長期股權投資(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在活躍市場上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投資)
發(fā)生減值時,應當將該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不得轉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