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上海完成的重大市政工程勘察項目有恒豐北路立交橋、莘松高速公路、黃浦江上游引水工程、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南浦大橋、內(nèi)環(huán)線高架路、楊浦大橋、外灘防汛墻加固等工程。其中主要的有:
1984年,上海市政院開始承擔黃浦江上游引水工程勘察,任務包括泵站、凈水廠、工作井和過江管、輸水管道、倒虹管等工程。4座泵站的初勘按100米×100米方格網(wǎng)布孔,孔深30~31米。采用取土孔與靜力觸探相結合,進行一般物理力學試驗。一期工程中的3座又進行了詳勘,按建(構)筑物位置布孔和確定孔深。對樁基礎,按壓縮層厚度考慮,控制孔深為55米??碧綀蟾娼ㄗh了樁基持力層,提供了樁側(cè)各層土的極限摩阻力和樁尖土的極限端承力。在過江管道工作井勘察中,每個工作井布置40~50米深取土孔2個,靜力觸探孔2個。在過江管兩側(cè)8~10米范圍內(nèi)交錯布置鉆孔,孔距50米,孔深為管埋深下加2~3倍管徑,鉆孔終孔后,隨即封堵。同時在過江管軸線兩側(cè)各20米內(nèi)進行物探,了解江中上部障礙物及地質(zhì)分布情況。在管中心附近加密取土樣,每米取土1個。粉性土、粉砂土進行了標準貫入試驗,還進行了承壓水頭測定,地下水水質(zhì)分析,了解場地的水文地質(zhì)條件。全部土樣做了常規(guī)試驗、滲透試驗、全顆粒分析試驗,并做無側(cè)限抗壓強度試驗和高壓固結試驗等,為盾構施工提供不均勻系數(shù)??辈靾蟾娉峁┍匾獢?shù)據(jù)外,還提出了沉井和盾構施工的注意事項。其它部分工程勘察,也都按要求進行,保證了整個工程的順利施工。1986年,浦東段中汾涇倒虹管施工時發(fā)生滑坡,上海市政院隨即做了勘探。采用取土孔結合靜力觸探、十字板抗剪強度試驗等手段,分析事故原因是開挖堆土較高,離坑基較近,當時下雨,而井點降水又未按設計要求設置所致。提出的處理建議得到采納,撤銷了改道計劃。該勘察獲1989年上海市優(yōu)秀勘察三等獎。
1985~1990年,上海市政院承擔了上海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勘察,按設計勘察分三個階段進行。任務涉及所有管道、泵站和預處理廠。在詳勘階段,僅管道部分鉆孔就達300余個。在采用頂管及隧道法施工的管段都加密取土,并配合工作井勘探,以取土孔配合靜力觸探孔,十字板剪切孔。土工試驗增做全顆粒、滲透、無側(cè)限抗壓強度、三軸不固結不排水試驗等,還根據(jù)土層情況測定承壓水頭。對泵站和污水處理廠,勘探點按構筑物位置,以取土孔結合靜力觸探孔布置,對粉土、砂性土進行標準貫入試驗,判別在地震烈度為7度時液化的可能性、液化等級和強度。對大開挖施工場地,上部粉土增做滲透性試驗和粘性土中的無側(cè)限抗壓強度試驗,下部土層增做前期固結力和壓縮指數(shù)測定,以判別應力歷史和壓縮性能。彭越浦泵站為內(nèi)徑60米,埋深23.4米沉井結構,詳勘由中船勘察院承擔,該勘察獲1994年上海市優(yōu)秀勘察三等獎。因整個工程為世界銀行貸款項目,詳勘報告均按規(guī)定的要求和格式整理,并進行土樣揭片攝影,報告還出了英文本,進行了與國際接軌的一次實踐。
1988~1989年,上海市政院承擔了南浦大橋詳細勘察任務,(1959年和1979年,該院曾為建橋進行了兩次選址和可行性勘察,1987年又進行了可行性和初步勘察。在這些勘察中,最深鉆孔達96.5米。)在詳勘時,采用鉆探取土孔、靜力觸探孔及標準貫入孔相結合的手段進行。在主橋主墩鉆孔中,進行孔內(nèi)旁壓試驗及查明地下障礙物的物探。主橋主墩按墩臺四角及中心呈梅花形布孔,孔深60~90米,主橋副墩各布2個勘察孔,孔深35~45米,引橋段沿軸線兩側(cè)隔墩相錯交叉布孔,孔深20~60米。由于布孔合理,孔深恰當,比原方案節(jié)約勘察費用約1/3。
1984年,上海市政院開始承擔黃浦江上游引水工程勘察,任務包括泵站、凈水廠、工作井和過江管、輸水管道、倒虹管等工程。4座泵站的初勘按100米×100米方格網(wǎng)布孔,孔深30~31米。采用取土孔與靜力觸探相結合,進行一般物理力學試驗。一期工程中的3座又進行了詳勘,按建(構)筑物位置布孔和確定孔深。對樁基礎,按壓縮層厚度考慮,控制孔深為55米??碧綀蟾娼ㄗh了樁基持力層,提供了樁側(cè)各層土的極限摩阻力和樁尖土的極限端承力。在過江管道工作井勘察中,每個工作井布置40~50米深取土孔2個,靜力觸探孔2個。在過江管兩側(cè)8~10米范圍內(nèi)交錯布置鉆孔,孔距50米,孔深為管埋深下加2~3倍管徑,鉆孔終孔后,隨即封堵。同時在過江管軸線兩側(cè)各20米內(nèi)進行物探,了解江中上部障礙物及地質(zhì)分布情況。在管中心附近加密取土樣,每米取土1個。粉性土、粉砂土進行了標準貫入試驗,還進行了承壓水頭測定,地下水水質(zhì)分析,了解場地的水文地質(zhì)條件。全部土樣做了常規(guī)試驗、滲透試驗、全顆粒分析試驗,并做無側(cè)限抗壓強度試驗和高壓固結試驗等,為盾構施工提供不均勻系數(shù)??辈靾蟾娉峁┍匾獢?shù)據(jù)外,還提出了沉井和盾構施工的注意事項。其它部分工程勘察,也都按要求進行,保證了整個工程的順利施工。1986年,浦東段中汾涇倒虹管施工時發(fā)生滑坡,上海市政院隨即做了勘探。采用取土孔結合靜力觸探、十字板抗剪強度試驗等手段,分析事故原因是開挖堆土較高,離坑基較近,當時下雨,而井點降水又未按設計要求設置所致。提出的處理建議得到采納,撤銷了改道計劃。該勘察獲1989年上海市優(yōu)秀勘察三等獎。
1985~1990年,上海市政院承擔了上海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勘察,按設計勘察分三個階段進行。任務涉及所有管道、泵站和預處理廠。在詳勘階段,僅管道部分鉆孔就達300余個。在采用頂管及隧道法施工的管段都加密取土,并配合工作井勘探,以取土孔配合靜力觸探孔,十字板剪切孔。土工試驗增做全顆粒、滲透、無側(cè)限抗壓強度、三軸不固結不排水試驗等,還根據(jù)土層情況測定承壓水頭。對泵站和污水處理廠,勘探點按構筑物位置,以取土孔結合靜力觸探孔布置,對粉土、砂性土進行標準貫入試驗,判別在地震烈度為7度時液化的可能性、液化等級和強度。對大開挖施工場地,上部粉土增做滲透性試驗和粘性土中的無側(cè)限抗壓強度試驗,下部土層增做前期固結力和壓縮指數(shù)測定,以判別應力歷史和壓縮性能。彭越浦泵站為內(nèi)徑60米,埋深23.4米沉井結構,詳勘由中船勘察院承擔,該勘察獲1994年上海市優(yōu)秀勘察三等獎。因整個工程為世界銀行貸款項目,詳勘報告均按規(guī)定的要求和格式整理,并進行土樣揭片攝影,報告還出了英文本,進行了與國際接軌的一次實踐。
1988~1989年,上海市政院承擔了南浦大橋詳細勘察任務,(1959年和1979年,該院曾為建橋進行了兩次選址和可行性勘察,1987年又進行了可行性和初步勘察。在這些勘察中,最深鉆孔達96.5米。)在詳勘時,采用鉆探取土孔、靜力觸探孔及標準貫入孔相結合的手段進行。在主橋主墩鉆孔中,進行孔內(nèi)旁壓試驗及查明地下障礙物的物探。主橋主墩按墩臺四角及中心呈梅花形布孔,孔深60~90米,主橋副墩各布2個勘察孔,孔深35~45米,引橋段沿軸線兩側(cè)隔墩相錯交叉布孔,孔深20~60米。由于布孔合理,孔深恰當,比原方案節(jié)約勘察費用約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