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男,1992年3月23日生,高中2年級的學生。小林第來找我是今年5月份的一個中午。他進來的時候,神情沮喪,顯得很痛苦的樣子。看到他的表情,我當時就斷定,面前的這個同學不是簡單的學習困擾或者說是單純的同學交往問題。果然不出所料,該生正被早戀的苦惱困擾著。
剛剛坐定,小林就向我倒出了他的苦悶。他原是一名比較不錯的學生,在班上學習成績中等,人際關系也不錯,但近一年很苦惱,常感到寢食不安,學習無興趣,成績明顯下降。小林向我敘述了以上這些之后,看了看我便低下了頭。很顯然,他沒有把苦悶的真正原因說出來,而是以一種試探的方式等待著我的反應??吹剿倪@一反應,我以一種平和的語調對他說:“很高興你來找我,我將給你大的幫助,那么,你希望我給你哪些幫助呢?只是提高學習成績嗎?”小林抬起頭看看我,以很微弱的語調說:“不是?!薄澳敲?,你還希望老師幫你做什么呢?”——我接著發(fā)問。
“我還希望老師幫我解決另外一個問題。”
“什么問題?”
“我喜歡一個女生,但不知道她喜不喜歡我?!?BR> “愿意把具體情況說給我聽聽嗎?”
于是,小林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小林跟小青從高1起同學,在一個班,兩人非常要好,無話不談。但高1下學期兩人因為一點小事友誼破裂,從此很少說話,有時甚至連招呼都不打。而小林又非常希望與小青做好朋友,他曾試著與小青說話,而小青反應冷漠,只是出于禮貌應一聲。小林為此非??鄲溃3>窕秀?,覺得生活沒意思,將來沒有希望。
聽了小林的敘述,我覺得小林的情況比較嚴重。初步斷定是因感情不能滿足而引起的抑郁性神經癥,理由如下:
1.對生活的興趣明顯減退,不愿參加娛樂消遣;
2.自我評價低,夸大自己的缺點。自卑、內疚;
3.覺得生活無意義,對個人前途悲觀失望;
4.具社會退縮行為,不愿與他人過多交往,社交時缺乏自信;
5.對學習、生活缺乏信心。
這個判斷讓我覺得小林的問題不是輕而易舉能解決的。但我并沒有表露出什么。
為了進一步了解小林內心的真實想法,我不慌不忙地說:“我理解你現(xiàn)在的心情,我也體驗過喜歡一個人而不被理睬的感受,但做朋友是雙方共同的愿望,也許小青不愿意與你做你所希望的那種好朋友呢?”小林聽了我的話,很急,忙說:“我只是想與她做好朋友,不是談戀愛。”小林著急的表情告訴我,他非常喜歡小青,但又不想承認,以當好朋友為借口。我說:“也許小青只是想與你保持一種同學關系呢?就像你不能與其他所有同學都做好朋友一樣。”小林聽了我的話,沒有立即反駁,開始沉思起來。我知道,小林覺得我的話有道理。一分鐘后,我打破了沉默,說:“你今天來好像有兩件事需要我?guī)椭悖F(xiàn)在我們一件一件地說,好嗎?”于是,我們先來討論他的學習問題。經過詳細詢問,我了解到:小林學習的知識缺乏系統(tǒng),無法把前后學習的知識連貫起來。我建議他回去后,從某一學科人手,列出所學過知識的提綱,然后運用這些知識。其次,我建議他回去后注意觀察小青的言行舉止,并判斷小青是否想與他成為與其他同學不一樣的好朋友。但小林則讓我?guī)椭私庑∏嗟恼鎸嵪敕?,原因是我認識小青。我答應幫他這個忙,但也希望他自己做觀察判斷。
很多事情還沒有來得及了解,上課的鈴聲響了,我只好讓小林回去上課。
小林走后。我陷入了沉思:“看來小林已經陷入了早戀的誤區(qū),他無法認清同學之間的感情和戀人之間感情的區(qū)別,更無法將兩者統(tǒng)一起來。怎樣幫助小林呢?首先應該采用認知療法,讓他對感情有重新的認識;其次。采用現(xiàn)實療法,讓他對自己目前的情況及生活的目標有清楚的認識。”有了這樣的想法,我感到輕松了不少。后來,我對小林的輔導一直采取這種方針。
事后,我找小青了解情況。小青說,她知道小林喜歡她,有些同學已經在議論了,但她不想與小林過多交往,以免引起小林的誤會,況且,她想全力以赴地準備高考。我建議小青找一個合適的機會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小林,但要注意方式,不要傷害小林。
(二)
一周后,小林如約來到我的辦公室。我問他一周來有什么收獲。他說,學習感到有點入門了,但關于小青的問題毫無所獲。我委婉地告訴他,小青現(xiàn)在只想把全部精力用于學習,不想與某個男生保持密切的來往。小林聽了很激動,他說:“我又不想與她談戀愛,只做好朋友還不行嗎?”我告訴他,做朋友是雙方的事,不能一廂情愿,況且,同學之間保持一種純潔的友誼不是更好嗎?小林沒有做聲。我建議他談談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童年。小林顯得很激動,他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
原來,小林有一個幸福而美好的家庭,父母都是大專畢業(yè),父親是機關干部,母親是某工廠的財務科長,家庭經濟狀況很好。從小林出生起,其爺爺、奶奶就一直和小林一家住在一起,一家人相處得很融洽,這培養(yǎng)了小林善良的性格。小林10歲時(小學3年級)爺爺去世,1997年8月奶奶去世。父母對小林要求較嚴,從小就教育他做人要有出息。小林從小學到初中一直是班干部,學習成績也不錯。但他的父親因在工作中被同事利用,常感到社會不公平,向兒子灌輸:“人們之間總是勾心斗角,不可輕易相信別人?!边@對小林產生了很大影響,使他覺得人和人之間沒有真實情感,只有相互利用,都是權錢交易。他認為同學不理解他,他們不聽他的傾訴。
看得出,小林仍然很激動,他因為自己的愿望不能實現(xiàn)而憤憤不平。因為上課的時間又要到了,我不能聽他更多的傾訴,我要求他回去之后做好這樣幾件事:
1.想想現(xiàn)在的我和從前的我一樣嗎,哪一個才是真實的我;自己更喜歡哪一個我;
2.如果只想與小青做好朋友,為何不找她談談?
剛剛坐定,小林就向我倒出了他的苦悶。他原是一名比較不錯的學生,在班上學習成績中等,人際關系也不錯,但近一年很苦惱,常感到寢食不安,學習無興趣,成績明顯下降。小林向我敘述了以上這些之后,看了看我便低下了頭。很顯然,他沒有把苦悶的真正原因說出來,而是以一種試探的方式等待著我的反應??吹剿倪@一反應,我以一種平和的語調對他說:“很高興你來找我,我將給你大的幫助,那么,你希望我給你哪些幫助呢?只是提高學習成績嗎?”小林抬起頭看看我,以很微弱的語調說:“不是?!薄澳敲?,你還希望老師幫你做什么呢?”——我接著發(fā)問。
“我還希望老師幫我解決另外一個問題。”
“什么問題?”
“我喜歡一個女生,但不知道她喜不喜歡我?!?BR> “愿意把具體情況說給我聽聽嗎?”
于是,小林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小林跟小青從高1起同學,在一個班,兩人非常要好,無話不談。但高1下學期兩人因為一點小事友誼破裂,從此很少說話,有時甚至連招呼都不打。而小林又非常希望與小青做好朋友,他曾試著與小青說話,而小青反應冷漠,只是出于禮貌應一聲。小林為此非??鄲溃3>窕秀?,覺得生活沒意思,將來沒有希望。
聽了小林的敘述,我覺得小林的情況比較嚴重。初步斷定是因感情不能滿足而引起的抑郁性神經癥,理由如下:
1.對生活的興趣明顯減退,不愿參加娛樂消遣;
2.自我評價低,夸大自己的缺點。自卑、內疚;
3.覺得生活無意義,對個人前途悲觀失望;
4.具社會退縮行為,不愿與他人過多交往,社交時缺乏自信;
5.對學習、生活缺乏信心。
這個判斷讓我覺得小林的問題不是輕而易舉能解決的。但我并沒有表露出什么。
為了進一步了解小林內心的真實想法,我不慌不忙地說:“我理解你現(xiàn)在的心情,我也體驗過喜歡一個人而不被理睬的感受,但做朋友是雙方共同的愿望,也許小青不愿意與你做你所希望的那種好朋友呢?”小林聽了我的話,很急,忙說:“我只是想與她做好朋友,不是談戀愛。”小林著急的表情告訴我,他非常喜歡小青,但又不想承認,以當好朋友為借口。我說:“也許小青只是想與你保持一種同學關系呢?就像你不能與其他所有同學都做好朋友一樣。”小林聽了我的話,沒有立即反駁,開始沉思起來。我知道,小林覺得我的話有道理。一分鐘后,我打破了沉默,說:“你今天來好像有兩件事需要我?guī)椭悖F(xiàn)在我們一件一件地說,好嗎?”于是,我們先來討論他的學習問題。經過詳細詢問,我了解到:小林學習的知識缺乏系統(tǒng),無法把前后學習的知識連貫起來。我建議他回去后,從某一學科人手,列出所學過知識的提綱,然后運用這些知識。其次,我建議他回去后注意觀察小青的言行舉止,并判斷小青是否想與他成為與其他同學不一樣的好朋友。但小林則讓我?guī)椭私庑∏嗟恼鎸嵪敕?,原因是我認識小青。我答應幫他這個忙,但也希望他自己做觀察判斷。
很多事情還沒有來得及了解,上課的鈴聲響了,我只好讓小林回去上課。
小林走后。我陷入了沉思:“看來小林已經陷入了早戀的誤區(qū),他無法認清同學之間的感情和戀人之間感情的區(qū)別,更無法將兩者統(tǒng)一起來。怎樣幫助小林呢?首先應該采用認知療法,讓他對感情有重新的認識;其次。采用現(xiàn)實療法,讓他對自己目前的情況及生活的目標有清楚的認識。”有了這樣的想法,我感到輕松了不少。后來,我對小林的輔導一直采取這種方針。
事后,我找小青了解情況。小青說,她知道小林喜歡她,有些同學已經在議論了,但她不想與小林過多交往,以免引起小林的誤會,況且,她想全力以赴地準備高考。我建議小青找一個合適的機會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小林,但要注意方式,不要傷害小林。
(二)
一周后,小林如約來到我的辦公室。我問他一周來有什么收獲。他說,學習感到有點入門了,但關于小青的問題毫無所獲。我委婉地告訴他,小青現(xiàn)在只想把全部精力用于學習,不想與某個男生保持密切的來往。小林聽了很激動,他說:“我又不想與她談戀愛,只做好朋友還不行嗎?”我告訴他,做朋友是雙方的事,不能一廂情愿,況且,同學之間保持一種純潔的友誼不是更好嗎?小林沒有做聲。我建議他談談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童年。小林顯得很激動,他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
原來,小林有一個幸福而美好的家庭,父母都是大專畢業(yè),父親是機關干部,母親是某工廠的財務科長,家庭經濟狀況很好。從小林出生起,其爺爺、奶奶就一直和小林一家住在一起,一家人相處得很融洽,這培養(yǎng)了小林善良的性格。小林10歲時(小學3年級)爺爺去世,1997年8月奶奶去世。父母對小林要求較嚴,從小就教育他做人要有出息。小林從小學到初中一直是班干部,學習成績也不錯。但他的父親因在工作中被同事利用,常感到社會不公平,向兒子灌輸:“人們之間總是勾心斗角,不可輕易相信別人?!边@對小林產生了很大影響,使他覺得人和人之間沒有真實情感,只有相互利用,都是權錢交易。他認為同學不理解他,他們不聽他的傾訴。
看得出,小林仍然很激動,他因為自己的愿望不能實現(xiàn)而憤憤不平。因為上課的時間又要到了,我不能聽他更多的傾訴,我要求他回去之后做好這樣幾件事:
1.想想現(xiàn)在的我和從前的我一樣嗎,哪一個才是真實的我;自己更喜歡哪一個我;
2.如果只想與小青做好朋友,為何不找她談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