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jié) 合同法 CONTRACT LAW
一、合同法的概念Concept
一般的講,合同法是指合同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詳言之合同法是調整與合同有關的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主要是確定合同的一般原則,規(guī)定合同的訂立、變更、終止違約責任以及與此相關的權利義務。按照這種界定,合同法不限于專門法典意義上的合同法,而且還包括散見于各種法律規(guī)定之中的合同法律規(guī)范,因此這種意義上的合同法可稱為廣義的合同法。狹義,由立法機關通過嚴謹的立法技術創(chuàng)造的具有系統(tǒng)性和科學性的以合同法命名的基本法,可以稱為合同法典。如《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屬合同法典,該法之前的三大合同法也屬這種意義上的合同法。
二、合同法的特征Character
由于合同法以調整交易關系為其主要內容,因此決定了合同法具有不同與民法其他部門(如人格法、侵權行為法、物權法)的特點。這些特點主要有:
1、合同法具有任意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交易的發(fā)展和財產的增長要求市場主體在交易中能夠獨立自主,并能充分表達其意志,法律應為市場主體的交易活動留下廣闊的活動空間,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干預應限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市場經濟對法律所提出的盡可能賦予當事人行為自由的要求,在合同法中表現的最為徹底。因此,合同法主要是通過任意性規(guī)范而不是強行性法律規(guī)范來調整交易如,合同法雖規(guī)定了各種有名合同,但不要求當事人必須按法律關于有名合同的規(guī)定設定合同內容,而是聽任當事人雙方協(xié)商以確定合同條款。只要當事人協(xié)商的條款不違背法律的禁止性規(guī)定社會公共利益的公共道德,法律即承認其效力。法律盡管規(guī)定了有名合同,但并不禁止當事人創(chuàng)造新的合同形式;法律雖然規(guī)定了合同成立的形式但并不絕對否認口頭合同的效力??傊贤ǖ慕^大多數規(guī)范都允許當事人通過協(xié)商加以改變。合同法也以合同自由作為基本規(guī)則。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合同法稱為任意法。
2、合同法強調平等協(xié)商和等價有償原則。由于合同法規(guī)范的對象是交易關系,而交易關系本質上需要遵守平等協(xié)商和等價有償原則。馬克思說,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在商品交換中,“互相對立的僅僅是平等的商品所有者,占有別人商品的手段只能讓渡自己的商品?!鄙唐方粨Q必然要求遵循價值規(guī)律的原則,實行等量勞動的交換,因此決定了合同法較之于民法的其他法律更強調平等協(xié)商和等價有償的原則。
三、調整對象Object of adjusting
合同法在本質上是調整合法經濟流轉法律規(guī)范體系,是為社會經濟生活提供合法交易促進交易,指導交易保護交易維護交易與安全的法律手段。合同法主要是調整民事主體利用合同進行經濟(財產)流轉或相互交易而產生的社會關系。
1、合同法調整的是具有財產內容的社會過程。合同法所反映的是平等主體間在轉讓產品或貨幣,完成工作和提供勞務的或活動中產生的債務的清償或履行,即經濟流轉關系,它具體體現著財產從一個民事主體到達另一個主體的合法移轉過程,很明顯,財產的產生這一社會關系的中介,主體間的行為總是與一定的財產利益相關連,著恰是合同法與反映人身關系的法和調整非法行為的侵權行為法的區(qū)別。
2、合同法調整的是以經濟流轉為特征的社會關系它表明,合同法所調整的并非社會中全部財產關系,而是其中的動態(tài)財產關系,即以財產流轉為顯著特點的社會關系,此點又是與物權法的不同之處。合同法與物權法雖都是財產法,然而物權尤其其中所有權,直接規(guī)定社會財產的歸屬關系其所要解決的是現存財產的歸誰所有物權的核心首要是表現所有與利用占有的權利關系。因而,所有權及至整個物權本質上是規(guī)定和反映社會財產的靜止狀態(tài),而合同法律制度的社會職能卻是將媒介財產或其他勞動成果從生產領域移轉到交換領土或并經過交換領域進入消費領域,其內容常常表現為轉移已占有的財產,轉移的目的或是實現對財產的占有或是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占有。可以說,合同法是所有權人處分財產或獲得財產的重要法律手段,充分反映流通領域內的財產運動狀態(tài)。
四、合同法的淵源Origin of contract law
1、法律
由國家權利機關制定的調整合同關系的法律是我國合同法的主要淵源。目前有關合同的重要法律主要是《民法通則》及《合同法》?!睹穹ㄍ▌t》是一切民事活動所應遵循的最基本的準則,也是合同法的主要淵源。其中直接適用于合同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主要包括三方面:1)《民法通則》第四章關于民事法律行為的規(guī)定包括合同遺囑等合法行為,因此這一制度可直接適用于合同關系;2)《民法通則》第五章第二節(jié)關于債權的規(guī)定,合同是債的主要形式,因此債權的規(guī)定也是合同法的基本規(guī)則;3)《民法通則》關于民事責任的規(guī)定是確定合同責任的重要依據。當然《民》的其他內容也應適用于合同關系,但不如上述三種制度適用于合同關系方面更為直接。
2、行政法規(guī)
在合同法之前,國務院曾頒布工礦產品購銷合同條例、家副產品購樂合同條例等與經濟合同法配套的行政法規(guī),頒布了技術合同法實施細則,這些行政法規(guī)曾經是和國重要性的合同法律淵源。在經濟合同法和技術合同法隨著合同法的實施而廢止后,這些配套規(guī)章理應隨之廢止。有關合同的行政法規(guī)大大減少。合同法本身吸收了近十多年來行之有效的有關合同的行政法規(guī)和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并且以三部合同法為基礎制定的,其內容已比較豐富,制定專門的有關合同的行政法規(guī)的余地和必要性就大大減少。
3、司法解釋
合同法內容比較系統(tǒng)全面,但許多內容仍然線條較粗,原則性極強,司法解釋予以明確的空間還很大。因此,司法解釋將成為非常重要的淵源。目前,人民法院已經出臺了《合同法解釋一》。
4、國際公約
我國政府一旦加入國際公約,除聲明保留的條款外,該公約即成為我國法律淵源。有關合同的國際公約也是一樣。與合同關系最密切的國際公約是《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
一、合同法的概念Concept
一般的講,合同法是指合同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詳言之合同法是調整與合同有關的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主要是確定合同的一般原則,規(guī)定合同的訂立、變更、終止違約責任以及與此相關的權利義務。按照這種界定,合同法不限于專門法典意義上的合同法,而且還包括散見于各種法律規(guī)定之中的合同法律規(guī)范,因此這種意義上的合同法可稱為廣義的合同法。狹義,由立法機關通過嚴謹的立法技術創(chuàng)造的具有系統(tǒng)性和科學性的以合同法命名的基本法,可以稱為合同法典。如《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屬合同法典,該法之前的三大合同法也屬這種意義上的合同法。
二、合同法的特征Character
由于合同法以調整交易關系為其主要內容,因此決定了合同法具有不同與民法其他部門(如人格法、侵權行為法、物權法)的特點。這些特點主要有:
1、合同法具有任意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交易的發(fā)展和財產的增長要求市場主體在交易中能夠獨立自主,并能充分表達其意志,法律應為市場主體的交易活動留下廣闊的活動空間,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干預應限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市場經濟對法律所提出的盡可能賦予當事人行為自由的要求,在合同法中表現的最為徹底。因此,合同法主要是通過任意性規(guī)范而不是強行性法律規(guī)范來調整交易如,合同法雖規(guī)定了各種有名合同,但不要求當事人必須按法律關于有名合同的規(guī)定設定合同內容,而是聽任當事人雙方協(xié)商以確定合同條款。只要當事人協(xié)商的條款不違背法律的禁止性規(guī)定社會公共利益的公共道德,法律即承認其效力。法律盡管規(guī)定了有名合同,但并不禁止當事人創(chuàng)造新的合同形式;法律雖然規(guī)定了合同成立的形式但并不絕對否認口頭合同的效力??傊贤ǖ慕^大多數規(guī)范都允許當事人通過協(xié)商加以改變。合同法也以合同自由作為基本規(guī)則。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合同法稱為任意法。
2、合同法強調平等協(xié)商和等價有償原則。由于合同法規(guī)范的對象是交易關系,而交易關系本質上需要遵守平等協(xié)商和等價有償原則。馬克思說,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在商品交換中,“互相對立的僅僅是平等的商品所有者,占有別人商品的手段只能讓渡自己的商品?!鄙唐方粨Q必然要求遵循價值規(guī)律的原則,實行等量勞動的交換,因此決定了合同法較之于民法的其他法律更強調平等協(xié)商和等價有償的原則。
三、調整對象Object of adjusting
合同法在本質上是調整合法經濟流轉法律規(guī)范體系,是為社會經濟生活提供合法交易促進交易,指導交易保護交易維護交易與安全的法律手段。合同法主要是調整民事主體利用合同進行經濟(財產)流轉或相互交易而產生的社會關系。
1、合同法調整的是具有財產內容的社會過程。合同法所反映的是平等主體間在轉讓產品或貨幣,完成工作和提供勞務的或活動中產生的債務的清償或履行,即經濟流轉關系,它具體體現著財產從一個民事主體到達另一個主體的合法移轉過程,很明顯,財產的產生這一社會關系的中介,主體間的行為總是與一定的財產利益相關連,著恰是合同法與反映人身關系的法和調整非法行為的侵權行為法的區(qū)別。
2、合同法調整的是以經濟流轉為特征的社會關系它表明,合同法所調整的并非社會中全部財產關系,而是其中的動態(tài)財產關系,即以財產流轉為顯著特點的社會關系,此點又是與物權法的不同之處。合同法與物權法雖都是財產法,然而物權尤其其中所有權,直接規(guī)定社會財產的歸屬關系其所要解決的是現存財產的歸誰所有物權的核心首要是表現所有與利用占有的權利關系。因而,所有權及至整個物權本質上是規(guī)定和反映社會財產的靜止狀態(tài),而合同法律制度的社會職能卻是將媒介財產或其他勞動成果從生產領域移轉到交換領土或并經過交換領域進入消費領域,其內容常常表現為轉移已占有的財產,轉移的目的或是實現對財產的占有或是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占有。可以說,合同法是所有權人處分財產或獲得財產的重要法律手段,充分反映流通領域內的財產運動狀態(tài)。
四、合同法的淵源Origin of contract law
1、法律
由國家權利機關制定的調整合同關系的法律是我國合同法的主要淵源。目前有關合同的重要法律主要是《民法通則》及《合同法》?!睹穹ㄍ▌t》是一切民事活動所應遵循的最基本的準則,也是合同法的主要淵源。其中直接適用于合同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主要包括三方面:1)《民法通則》第四章關于民事法律行為的規(guī)定包括合同遺囑等合法行為,因此這一制度可直接適用于合同關系;2)《民法通則》第五章第二節(jié)關于債權的規(guī)定,合同是債的主要形式,因此債權的規(guī)定也是合同法的基本規(guī)則;3)《民法通則》關于民事責任的規(guī)定是確定合同責任的重要依據。當然《民》的其他內容也應適用于合同關系,但不如上述三種制度適用于合同關系方面更為直接。
2、行政法規(guī)
在合同法之前,國務院曾頒布工礦產品購銷合同條例、家副產品購樂合同條例等與經濟合同法配套的行政法規(guī),頒布了技術合同法實施細則,這些行政法規(guī)曾經是和國重要性的合同法律淵源。在經濟合同法和技術合同法隨著合同法的實施而廢止后,這些配套規(guī)章理應隨之廢止。有關合同的行政法規(guī)大大減少。合同法本身吸收了近十多年來行之有效的有關合同的行政法規(guī)和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并且以三部合同法為基礎制定的,其內容已比較豐富,制定專門的有關合同的行政法規(guī)的余地和必要性就大大減少。
3、司法解釋
合同法內容比較系統(tǒng)全面,但許多內容仍然線條較粗,原則性極強,司法解釋予以明確的空間還很大。因此,司法解釋將成為非常重要的淵源。目前,人民法院已經出臺了《合同法解釋一》。
4、國際公約
我國政府一旦加入國際公約,除聲明保留的條款外,該公約即成為我國法律淵源。有關合同的國際公約也是一樣。與合同關系最密切的國際公約是《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