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評論:莫讓“技巧”敗壞了教育的本質(zhì)

字號:

又到招生時節(jié),報上又見“公益”信息:為提高小升初面試成功率,某教育培訓機構日前舉辦公益講座,專授面試九大技巧。
    看了家長當場認真記下的應對面試技巧,真讓人哭笑不得:技巧一,提前3個月參加訓練,根據(jù)歷年面試中的偏題難題,找老師輔導,在家里模擬演練;技巧二,自我介紹多準備幾個版本,時間好有長有短,形式好有說有演;技巧三,面試神態(tài)一定要謙恭,以下表情都可能加分:給老師一個微笑,對老師說“您好”,答題時要看著老師的眼睛娓娓道來……這哪是小學生面試,簡直就是戲劇學院的入學考試!
    小學生升初中理應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順理成章的事,如今卻面試成風,而且還衍生出許多培訓、輔導項目,總結出不少應對技巧,這已遠遠背離義務教育的原則,變異成孩子的恐懼、家長的糾結、學校的煩惱、商家的算盤。
    且不去討論小升初該不該面試,就看看上面這些所謂的技巧,無非是教孩子應對腦筋急轉(zhuǎn)彎,讓他們學會順從、學會表演甚至弄虛作假。我們的培訓機構想過沒有,十一二歲的孩子正是長身體、長心智的時候,給他們灌輸所謂的取勝技巧,將會給幼稚的心靈染上什么樣的色彩?望子成龍的父母們想過沒有,你們唯恐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卻不知或許孩子學會了面試技巧,卻很可能輸?shù)袅俗匀坏耐?、可貴的童趣和健康的人格。同樣,我們主持面試的學校想過沒有,在面試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考量上,需要提前準備、悉心設計的恰恰不應是孩子,而應是學校和老師;測試的內(nèi)容也不該是那些奧數(shù)題、才藝表演和腦筋急轉(zhuǎn)彎,而應是如何真實地了解每個孩子的身體素質(zhì)、心智狀態(tài)和性格特點。因為在義務教育階段,我們要讓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而不是只關注挑選那些智力和才藝出色的學生。
    更讓人擔憂的是,時下對“技巧”的追逐和迷戀,已經(jīng)成了一些老師和許多家長的一種嗜好?!凹记伞敝L盛行讓教育本身已經(jīng)變味。
    例如,寫作是語文教學的一項基本要求,應“我手寫我心”。然而,有些把關教師卻總結推廣什么“模塊組裝作文”技巧,讓學生死記幾種開頭、結尾,硬背幾個典型素材,見招拆招,應對考試。這樣的新八股文法,造就的無非是千篇一律的謊言。
    再如,為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一些高校開設了相關課程。然而,有的教師在講課時卻賣弄“戀愛技巧”,聲稱“傻愛不如巧愛”。然而,這些小技巧一旦離開了真情和坦誠,就會變得虛假和蒼白。
    還有一些所謂的熱衷于宣傳“押題技巧”、推銷“應試必殺技”,更有教育界的“張悟本”公然宣稱:要批量培養(yǎng)神童,“20年后,將貢獻1000名杰出人才”,結果讓數(shù)百家長趨之若鶩。如此等等,早已將教育的本意和原則拋之九霄云外。
    請記住一位教育家的忠告:“如果教育僅僅是知識的學習和堆砌,各種技能的獲取,都只會將我們導向更深的混亂和毀滅?!鼻心屇切┘惫摹凹记伞毙M惑了孩子的心靈,敗壞了教育的本原。(陳亦冰)
    《中國教育報》2011年5月5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