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傳播的技巧:
1.談話技巧
(1)內(nèi)容明確:一次談話圍繞一個主題,避免涉及內(nèi)容過廣。
(2)重點突出:重點內(nèi)容應適當重復,以加強對象的理解和記憶。
(3)語速適當:談話的速度要適中,適當停頓,給對象思考、提問的機會。
(4)注意反饋:交談中,注意觀察對象的表情、動作等非語言表現(xiàn)形式,以及時了解對象的理解程度。
2.提問技巧
(1)封閉式提問:封閉式提問的問題比較具體,對方用簡短、確切的語言即可做出回答,如“是”或“不是”、“好”或“不好”、“5年”、“40歲”等。適用于收集簡明的事實性資料。
(2)開放式提問:開放性提問的問題比較籠統(tǒng),旨在誘發(fā)對方說出自己的感覺、認識、態(tài)度和想法。適用于了解對方真實的情況。
(3)探索式提問:又稱探究式提問。探索式提問的問題為探索究竟、追究原因的問題,如“為什么”,以了解對方某一問題、認識或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適用于對某一問題的深入了解。
(4)偏向式提問:又稱誘導式提問。偏向式提問的問題中包含提問者的觀點,以暗示對方做出提問者想要得到的答案,如“你今天感覺好多了吧?”。適用于提示對方注意某事的場合。
(5)復合式提問:復合式提問的問題為2種或2種以上類型結合在一起的問題,如“你是在哪里做的檢查?檢查結果如何?”。此種提問易使回答者感到困惑,不知如何回答,故應避免使用。
3.傾聽技巧
(1)集中精力:在傾聽的過程中,要專心,不要輕易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做到“傾心細聽”。
(2)及時反饋:雙目注視對方,積極參與,及時反饋,表明對對方的理解和關注。
4.反饋技巧
(1)肯定性反饋:對對方的正確言行表示贊同和支持時,應適時插入“是的”、“很好”等肯定性語言或點頭、微笑等非語言形式予以肯定,以鼓舞對方。
(2)否定性反饋:當發(fā)現(xiàn)對方不正確的言行或存在的問題時,應先肯定對方值得肯定的一面,然后以建議的方式指出問題的所在,使對方保持心理上的平衡,易于接受批評和建議。
(3)模糊性反饋:當需要暫時回答對方某些敏感問題或難以回答的問題時,可做出無明確態(tài)度和立場的反應,如“是嗎?”、“哦”等。
5.非語言傳播技巧
(1)動態(tài)體語:即通過無言的動作傳情達意。如以注視對方的眼神表示專心傾聽;以點頭的表情表示對對方的理解和同情;以手勢強調(diào)某事的重要性等。
(2)儀表形象:即通過適當?shù)膬x表服飾、體態(tài)、姿勢,表示舉止穩(wěn)重,有助于對方的信任、接近。
(3)同類語言:即通過適度地變化語音、語調(diào)、節(jié)奏及鼻音、喉音等輔助性發(fā)音,以引起對方的注意或調(diào)節(jié)氣氛。
(4)時空語及在人際交往中利用時間、環(huán)境、設施和交往氣氛所產(chǎn)生的語義來傳遞信
1.談話技巧
(1)內(nèi)容明確:一次談話圍繞一個主題,避免涉及內(nèi)容過廣。
(2)重點突出:重點內(nèi)容應適當重復,以加強對象的理解和記憶。
(3)語速適當:談話的速度要適中,適當停頓,給對象思考、提問的機會。
(4)注意反饋:交談中,注意觀察對象的表情、動作等非語言表現(xiàn)形式,以及時了解對象的理解程度。
2.提問技巧
(1)封閉式提問:封閉式提問的問題比較具體,對方用簡短、確切的語言即可做出回答,如“是”或“不是”、“好”或“不好”、“5年”、“40歲”等。適用于收集簡明的事實性資料。
(2)開放式提問:開放性提問的問題比較籠統(tǒng),旨在誘發(fā)對方說出自己的感覺、認識、態(tài)度和想法。適用于了解對方真實的情況。
(3)探索式提問:又稱探究式提問。探索式提問的問題為探索究竟、追究原因的問題,如“為什么”,以了解對方某一問題、認識或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適用于對某一問題的深入了解。
(4)偏向式提問:又稱誘導式提問。偏向式提問的問題中包含提問者的觀點,以暗示對方做出提問者想要得到的答案,如“你今天感覺好多了吧?”。適用于提示對方注意某事的場合。
(5)復合式提問:復合式提問的問題為2種或2種以上類型結合在一起的問題,如“你是在哪里做的檢查?檢查結果如何?”。此種提問易使回答者感到困惑,不知如何回答,故應避免使用。
3.傾聽技巧
(1)集中精力:在傾聽的過程中,要專心,不要輕易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做到“傾心細聽”。
(2)及時反饋:雙目注視對方,積極參與,及時反饋,表明對對方的理解和關注。
4.反饋技巧
(1)肯定性反饋:對對方的正確言行表示贊同和支持時,應適時插入“是的”、“很好”等肯定性語言或點頭、微笑等非語言形式予以肯定,以鼓舞對方。
(2)否定性反饋:當發(fā)現(xiàn)對方不正確的言行或存在的問題時,應先肯定對方值得肯定的一面,然后以建議的方式指出問題的所在,使對方保持心理上的平衡,易于接受批評和建議。
(3)模糊性反饋:當需要暫時回答對方某些敏感問題或難以回答的問題時,可做出無明確態(tài)度和立場的反應,如“是嗎?”、“哦”等。
5.非語言傳播技巧
(1)動態(tài)體語:即通過無言的動作傳情達意。如以注視對方的眼神表示專心傾聽;以點頭的表情表示對對方的理解和同情;以手勢強調(diào)某事的重要性等。
(2)儀表形象:即通過適當?shù)膬x表服飾、體態(tài)、姿勢,表示舉止穩(wěn)重,有助于對方的信任、接近。
(3)同類語言:即通過適度地變化語音、語調(diào)、節(jié)奏及鼻音、喉音等輔助性發(fā)音,以引起對方的注意或調(diào)節(jié)氣氛。
(4)時空語及在人際交往中利用時間、環(huán)境、設施和交往氣氛所產(chǎn)生的語義來傳遞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