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能否走出一條教改的新路子

字號:

南方科技大學是位于廣州深圳的一所正在籌辦的大學,籌辦至今3年多,仍未拿到教育部的招生批文。12月17日,沒有“準生證”的南科大發(fā)表聲明稱:在沒拿到教育部正式招生批復的情況下,學校將自主招生,自授學位和文憑。
    其實南科大受關注的原因不僅僅在于此,而在于它的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政策和改革——去行政化、自主招生、自授學位。很簡單的12個字,樹立起來的卻是一種全新的辦學理念,而這種理念,在我們看來就是和現(xiàn)行教育體制的公開叫板。
    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身為中科院院士,早已功成名就,但為南方科大的前行卻保持著高調(diào),讓南方科大的改革一直置于聚光燈下。他說,改革有時候不得不走中間狀態(tài),南方科大目前是在過“黃燈”狀態(tài),“沒有綠燈、沒有紅燈,就是中間狀態(tài)?!?BR>    而讓我們擔憂的是這種中間狀態(tài)還能走多久,南科大最后迎來的會是教改成功的綠燈,還是失敗的紅燈呢?
    朱清時提到,南科大的“去行政化”辦學,實際上是欲回答“錢學森之問”,想在中國辦理真正的一流大學。但是我們知道,就目前中國的教育體制,這樣的理念還缺乏生存的土壤,縱然有這樣的想法和決心,最終能夠成功的幾率又有多大呢?
    再說其自主招生,南科大的招生實際上是想突破高考(論壇)的選拔,直接在高二學生中選拔真正有實力的人才,這一點,讓很多人想到了中科大的少年班,兩者其實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這樣的大規(guī)模招生,在很多人看來,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自主招生的范圍,而是對于現(xiàn)行的高考制度的一種挑戰(zhàn),根本上來說也是對于現(xiàn)行體制的一種公開挑戰(zhàn)。先不管其優(yōu)劣如何,這樣的改革首先要應對的必然是教育部門的監(jiān)管和審核。
    縱使可以突破教育部門的阻礙,可以大刀闊斧地進行自主招生,可是自授學位呢?縱使我們可以認為能力大于文憑,但我們又不得不承認目前的中國社會對于文憑的認可在很多程度上還是大于能力的。眾所周知,文憑是一個人獲得教育的資歷證明。文憑所包含的所學專業(yè)、接受教育的程度以及就讀學校等信息從不同方面顯示這個人的能力與素質(zhì)。一個人的文憑是自己對這個勞動市場打出的信號,用來標志自己,區(qū)分別人,也是招工單位招聘時首先用來衡量一個人價值的標志,這也是人們不惜一切代價要擠進的原因。
    因此在南科大打出自主招生、自授學位的招牌,提出能力大于學位的時候,許多人還是持觀望態(tài)度的,一來是叫好這樣的新的教育改革,對此表示期待和信任,同時又對此持懷疑態(tài)度,主要就在于社會對其學歷以及價值的認可。
    不成功就成仁,南科大的改革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是得到了教育部門的認可的,但是如此大刀闊斧的改革,直擊的是高等教育改革多年來一直高燒不退的行政主導、學術腐敗、擴招后遺癥等問題,如此深刻而尖銳,并且影響深遠,猶如蚍蜉撼大樹一般的艱難。由此看來,南科大的改革實際上是任重而道遠。
    但是不管怎么說,南科大的教育改革之舉從某種程度上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教育改革的未來和希望,也反映了我們教育改革的進步和發(fā)展,我想,南科大的改革或許會很艱難,但是這條教育的路子一定會逐漸暢通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