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化膿性扁桃體炎是兒科臨床中的常見病,約占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10%~15%,是由細菌感染而致,若不及時治療易變生它病。以往臨床醫(yī)生一般單純應用抗生素治療,由于目前細菌的耐藥性不斷擴大,使患兒病程延長,治療效果欠佳。近年來筆者臨床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方法,治療小兒化膿性扁桃體炎28例,結果表明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單純使用西藥的對照組?,F(xiàn)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所選46例均為急診收觀察患兒,其標準符合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yī)病癥診療標準。全部病例隨機分為治療組(中西醫(yī)結合組)和對照組(單純西藥組)。治療組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2~6歲18例,7~14歲10例;對照組18人。兩組治療前臨床表現(xiàn)均有發(fā)熱,體溫378℃~402℃之間,咽痛,吞咽時尤甚,其中伴輕咳15例,咽部檢查全部病例均可見扁桃體充血,呈鮮紅或深紅色腫大Ⅱ0~Ⅲ0表面可見膿點或膿苔,血常規(guī)檢驗:白細胞總數(shù)在100×109~190×109/L之間,中性粒細胞占70%~89%。兩組治療前在癥狀和體征上無顯著性差異,有較好的可比性。
2.治療方法
兩組病例均以西醫(yī)常規(guī)療法用青霉素鈉,每日每公斤體重10~20萬單位加入葡萄糖液中靜點,青霉素皮試陽性者,選用白霉素每公斤體重10~15mg加丁胺卡那每日每公斤體重6~10mg加入葡萄糖液中分次靜點。局部用生理鹽水、慶大霉素、氟美松配藥噴咽,每日2次,另外根據(jù)患兒臨床表現(xiàn)采取對癥治療,共治療3天。治療組在靜點抗生素同時加中藥穿琥寧粉針,每日每公斤體重5~10mg加入葡萄糖液中靜點,并同時服用本院自制中藥清熱合劑(板藍根、銀花、牛子等)150ml/劑,2~3歲15ml/次,3~5歲30ml/次,5歲以上50ml/次,日服3次。
3.治療評定標準
治愈:熱退咽部癥狀消失,扁桃體不充血,無膿點。
好轉:熱退咽部癥狀減輕,扁桃體膿點消除。
未愈:癥狀和體征無改善。醫(yī)學教育網(wǎng)
4.治療結果
治療組28例中,基本治愈24例,好轉4例,總有效率100%;對照組18例中,基本治愈11例,好轉5例,未愈2例,總有效率8888%。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兩組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
5.討論
小兒化膿性扁桃體炎,中醫(yī)稱為乳蛾,中醫(yī)學認為咽喉為肺胃所屬,小兒因外感風熱邪毒,循口鼻入侵肺胃,引動肺胃邪熱上蒸,搏結于喉核,灼腐肌膜而致。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此病為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等致病菌感染所致。故使用抗生素來殺菌是西醫(yī)一直沿用的方法,但近年來由于抗生素的濫用,很多細菌產(chǎn)生了一定的耐藥性,故單用一種抗生素治療療效欠佳。臨床選用哈爾濱三聯(lián)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純中藥穿琥寧粉針靜點,不僅具有清熱解毒之作用,而且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還具有明顯的解熱、抗炎、促進腎上腺皮質功能及鎮(zhèn)靜作用,可促進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溶菌酶含量,對多種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臨床應用沒有任何副作用。我院自制中藥清熱合劑以板藍根、銀花、牛子等中藥為主,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之功效,能夠清解肺胃之熱邪,使衛(wèi)氣兩清,熱退腫消。治療在靜點抗生素的基礎上,加用穿琥寧粉針靜點及口服清熱合劑,能夠縮短病程,提高療效,彌補西藥之不足,對小兒化膿性扁桃體炎的治療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值得推廣使用。
小兒化膿性扁桃體炎是兒科臨床中的常見病,約占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10%~15%,是由細菌感染而致,若不及時治療易變生它病。以往臨床醫(yī)生一般單純應用抗生素治療,由于目前細菌的耐藥性不斷擴大,使患兒病程延長,治療效果欠佳。近年來筆者臨床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方法,治療小兒化膿性扁桃體炎28例,結果表明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單純使用西藥的對照組?,F(xiàn)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所選46例均為急診收觀察患兒,其標準符合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yī)病癥診療標準。全部病例隨機分為治療組(中西醫(yī)結合組)和對照組(單純西藥組)。治療組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2~6歲18例,7~14歲10例;對照組18人。兩組治療前臨床表現(xiàn)均有發(fā)熱,體溫378℃~402℃之間,咽痛,吞咽時尤甚,其中伴輕咳15例,咽部檢查全部病例均可見扁桃體充血,呈鮮紅或深紅色腫大Ⅱ0~Ⅲ0表面可見膿點或膿苔,血常規(guī)檢驗:白細胞總數(shù)在100×109~190×109/L之間,中性粒細胞占70%~89%。兩組治療前在癥狀和體征上無顯著性差異,有較好的可比性。
2.治療方法
兩組病例均以西醫(yī)常規(guī)療法用青霉素鈉,每日每公斤體重10~20萬單位加入葡萄糖液中靜點,青霉素皮試陽性者,選用白霉素每公斤體重10~15mg加丁胺卡那每日每公斤體重6~10mg加入葡萄糖液中分次靜點。局部用生理鹽水、慶大霉素、氟美松配藥噴咽,每日2次,另外根據(jù)患兒臨床表現(xiàn)采取對癥治療,共治療3天。治療組在靜點抗生素同時加中藥穿琥寧粉針,每日每公斤體重5~10mg加入葡萄糖液中靜點,并同時服用本院自制中藥清熱合劑(板藍根、銀花、牛子等)150ml/劑,2~3歲15ml/次,3~5歲30ml/次,5歲以上50ml/次,日服3次。
3.治療評定標準
治愈:熱退咽部癥狀消失,扁桃體不充血,無膿點。
好轉:熱退咽部癥狀減輕,扁桃體膿點消除。
未愈:癥狀和體征無改善。醫(yī)學教育網(wǎng)
4.治療結果
治療組28例中,基本治愈24例,好轉4例,總有效率100%;對照組18例中,基本治愈11例,好轉5例,未愈2例,總有效率8888%。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兩組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
5.討論
小兒化膿性扁桃體炎,中醫(yī)稱為乳蛾,中醫(yī)學認為咽喉為肺胃所屬,小兒因外感風熱邪毒,循口鼻入侵肺胃,引動肺胃邪熱上蒸,搏結于喉核,灼腐肌膜而致。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此病為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等致病菌感染所致。故使用抗生素來殺菌是西醫(yī)一直沿用的方法,但近年來由于抗生素的濫用,很多細菌產(chǎn)生了一定的耐藥性,故單用一種抗生素治療療效欠佳。臨床選用哈爾濱三聯(lián)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純中藥穿琥寧粉針靜點,不僅具有清熱解毒之作用,而且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還具有明顯的解熱、抗炎、促進腎上腺皮質功能及鎮(zhèn)靜作用,可促進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溶菌酶含量,對多種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臨床應用沒有任何副作用。我院自制中藥清熱合劑以板藍根、銀花、牛子等中藥為主,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之功效,能夠清解肺胃之熱邪,使衛(wèi)氣兩清,熱退腫消。治療在靜點抗生素的基礎上,加用穿琥寧粉針靜點及口服清熱合劑,能夠縮短病程,提高療效,彌補西藥之不足,對小兒化膿性扁桃體炎的治療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