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 源] 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樹皮。
[產 地] 主產于廣西、廣東等省區(qū)。
[采收加工] 每年分兩期采收,第一期于4~5月間,第二期于9~10月間,以第二期產量大,香氣濃,質量佳。根據采收加工方法不同,有如下加工品:
桂通(官桂):為剝取栽培5~6年生幼樹的干皮和粗枝皮,或老樹枝皮,不經壓制,自然卷曲成筒狀。
企邊桂:為剝取10年生以上樹的干皮,將兩端削成斜面,突出桂心,夾在木質的凹凸板中間,壓成兩側向內卷曲的淺槽狀。
板桂:剝取老年樹最下部近地面的干皮,夾在木質的桂夾內,曬至九成干,經縱橫堆疊,加壓,約一個月完全干燥,成為扁平板狀。
桂碎:為桂皮加工過程中的碎塊。
[性狀鑒別] 藥材:呈槽狀或卷筒狀。外表面灰棕色,有不規(guī)則的細皺紋及橫向突起的皮孔,有時可見灰白色的地衣斑;內表面紅棕色,較平坦,有細 縱紋,用指甲刻劃可見油痕。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外側棕色而較粗糙,內側紅棕色而油潤,中間有1條黃棕色的線紋(石細胞環(huán)帶)。
以不破碎、體重、外皮細、肉厚、斷面色紫、油性大、香氣濃厚、味甜辣、嚼之渣少者為佳。
[顯微鑒別] (1)橫切面:①木栓細胞數列,最內層細胞外壁特厚,木化。②皮層散有石細胞、油細胞及黏液細胞。③韌皮部約占皮的二分之一厚 度,外部石細胞群斷續(xù)排列成環(huán),其外側有纖維束存在,石細胞通常外壁較薄;射線細胞1~2列,細胞內常散在多數細小草酸鈣柱晶或針晶;厚壁纖維常單個稀疏 散在或2~3個成群;油細胞隨處可見;黏液細胞亦較多。④薄壁細胞中充滿淀粉粒。(2)粉末:紅棕色。氣香濃烈,味甜、辣。①纖維多單個散在,少數2~3 個并列,長梭形,平直或波狀彎曲,壁極厚,紋孔不明顯,木化。②石細胞類圓形、類方形或多角形,壁厚,有的一面菲薄。③油細胞類圓形或長圓形,含黃色油滴 狀物。④草酸鈣針晶或柱晶較細小,成束或零星散在于射線細胞中。⑤木栓細胞多角形,含紅棕色物。⑥淀粉粒極多,圓球形或多角形。
[成 分] ①揮發(fā)油,油中主要成分為桂皮醛,乙酸桂皮酯。②香豆素類化合物。③少量的苯甲醛、桂皮酸等。桂皮醛是肉桂鎮(zhèn)靜、鎮(zhèn)痛、解熱作用的有效成分。
[理化鑒別] 取揮發(fā)油少許,滴加異羥肟酸鐵試劑,顯橙色。
[來 源] 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樹皮。
[產 地] 主產于廣西、廣東等省區(qū)。
[采收加工] 每年分兩期采收,第一期于4~5月間,第二期于9~10月間,以第二期產量大,香氣濃,質量佳。根據采收加工方法不同,有如下加工品:
桂通(官桂):為剝取栽培5~6年生幼樹的干皮和粗枝皮,或老樹枝皮,不經壓制,自然卷曲成筒狀。
企邊桂:為剝取10年生以上樹的干皮,將兩端削成斜面,突出桂心,夾在木質的凹凸板中間,壓成兩側向內卷曲的淺槽狀。
板桂:剝取老年樹最下部近地面的干皮,夾在木質的桂夾內,曬至九成干,經縱橫堆疊,加壓,約一個月完全干燥,成為扁平板狀。
桂碎:為桂皮加工過程中的碎塊。
[性狀鑒別] 藥材:呈槽狀或卷筒狀。外表面灰棕色,有不規(guī)則的細皺紋及橫向突起的皮孔,有時可見灰白色的地衣斑;內表面紅棕色,較平坦,有細 縱紋,用指甲刻劃可見油痕。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外側棕色而較粗糙,內側紅棕色而油潤,中間有1條黃棕色的線紋(石細胞環(huán)帶)。
以不破碎、體重、外皮細、肉厚、斷面色紫、油性大、香氣濃厚、味甜辣、嚼之渣少者為佳。
[顯微鑒別] (1)橫切面:①木栓細胞數列,最內層細胞外壁特厚,木化。②皮層散有石細胞、油細胞及黏液細胞。③韌皮部約占皮的二分之一厚 度,外部石細胞群斷續(xù)排列成環(huán),其外側有纖維束存在,石細胞通常外壁較薄;射線細胞1~2列,細胞內常散在多數細小草酸鈣柱晶或針晶;厚壁纖維常單個稀疏 散在或2~3個成群;油細胞隨處可見;黏液細胞亦較多。④薄壁細胞中充滿淀粉粒。(2)粉末:紅棕色。氣香濃烈,味甜、辣。①纖維多單個散在,少數2~3 個并列,長梭形,平直或波狀彎曲,壁極厚,紋孔不明顯,木化。②石細胞類圓形、類方形或多角形,壁厚,有的一面菲薄。③油細胞類圓形或長圓形,含黃色油滴 狀物。④草酸鈣針晶或柱晶較細小,成束或零星散在于射線細胞中。⑤木栓細胞多角形,含紅棕色物。⑥淀粉粒極多,圓球形或多角形。
[成 分] ①揮發(fā)油,油中主要成分為桂皮醛,乙酸桂皮酯。②香豆素類化合物。③少量的苯甲醛、桂皮酸等。桂皮醛是肉桂鎮(zhèn)靜、鎮(zhèn)痛、解熱作用的有效成分。
[理化鑒別] 取揮發(fā)油少許,滴加異羥肟酸鐵試劑,顯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