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考申論大綱和2010年國考申論大綱相比較,的一個特點就是“沿襲”。
表現一:申論試卷的設置
2011年國考申論采用了“按照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zhí)法類職位的不同要求,設置兩類試卷”的方式,進行分開考察、分卷考察,體現了招錄的科學性。
表現二:申論能力的考察
申論考試區(qū)別于一般寫作的特點就是,申論是能力考試,不僅考察文字表達能力,更加注重閱讀理解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的考察。2011年國考申論仍然采用了“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職位申論考試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zhí)法類職位申論考試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貫徹執(zhí)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這種分類考察的方式,根據不同職位的要求,設置不同的能力考察點,體現出“為用而考”的公務員招考指導思想。
表現三:申論大綱的行文
申論大綱作為申論考試的紅頭文件,類似于申論考試規(guī)則制定的“憲法”,因此,也要求申論大綱在一定程度上的穩(wěn)定性,不能朝令夕改。2011年國考申論大綱的字數和2010年保持一致,都是658字,而且一個字都沒有發(fā)生變動,這說明2010年申論大綱的成熟性非常高,可以作為我們今后一定時期內申論考試的“紅線”。
但是,我們知道,一成不變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世界上的不變就是變,因此,我們還應該透過這些表象,找出申論大綱的變化,找準我們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做到精準備考。
任何新事物都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申論考試也是如此,從2001年沿用到2009年的申論大綱,越來越不適應當前公務員招錄的實際情況,難以勝任選拔優(yōu)秀實用人才的重任,于2010年走完了它光輝的9年歷程。2010年國考申論以一種全新的面孔出現在申論試卷上——分類考察,但是我們通過對試卷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實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zhí)法類申論的試卷的區(qū)分度并不是很大。
表現一:作答要求
2010年國考申論綜合管理類第三大題:
假設你是沿海某省省政府工作人員,請結合給定資料,草擬一份《關于將半島藍色經濟區(qū)納入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的報告》的內容要點。(20分)
要求:
(1)內容全面,有針對性;
(2)條理清楚,表達簡明,不超過400字。
2010年國考申論行政執(zhí)法類第三大題:
A市市政府準備大力宣傳推進對近海水域的污染整治工作,請你結合給定資料,以市政府工作人員的身份,草擬一份宣傳綱要。(20分)
要求:
(1)對有關宣傳內容的要點進行提綱挈領地陳述;
(2)體現政府精神,使全市各界關心、支持污染整治工作;
(3)通俗易懂。不超過400字。
首先在字數上都要求不超過400字,其次綜合管理類的“內容全面,有針對性”和行政執(zhí)法類的“對有關宣傳內容的要點進行提綱挈領地陳述”都是對概括能力的要求,“表達簡明和條理清楚”與“通俗易懂”相比,通俗易懂的要求反而更高。
表現二、申論材料
2010年國考申論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zhí)法類的申論材料都是六則,綜合管理類字數稍多是6022字,行政執(zhí)法類字數為5600字,但是行政執(zhí)法類的申論材料性質多是政府文件或者研究報告,閱讀的難度稍大,因此,總體來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zhí)法類申論試卷材料的閱讀理解難度相當。
表現三:申論主題
綜合管理類的申論主題是“海洋的開發(fā)和保護”并舉,行政執(zhí)法類的申論主題是“海洋的保護”,不難看出,行政執(zhí)法類申論主題其實是綜合管理類申論主題的一個方面,做的是同一個工作,只是最后表達出來的文字稍有不同而已,本質上還是一致的。
因此,2011年國考申論將會在區(qū)分度上凸顯。
變化一:能力測查區(qū)分力度加大
綜合管理類試卷突出對綜合分析能力以及提出和發(fā)現問題能力的考察,行政執(zhí)法類側重于貫徹執(zhí)行能力的考察。
變化二:申論材料閱讀難度不同
綜合管理類的申論材料更加注重事實性材料,以考察考生的分析問題能力;行政執(zhí)法類的申論材料更加注重理論性材料,以考察考生的貫徹理解國家方針政策的能力。
變化三:作答要求設置更加科學
題目設置上,綜合管理類更注重對材料部分或者全部內容的深入分析,比如名詞解析、觀點分析或者啟示等;行政執(zhí)法類更注重對申論材料的概括,比如概括主要問題或者主要內容、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作答字數上和具體寫作要求上,綜合管理類作答字數要比行政執(zhí)法類少100到200字,寫作要求比行政執(zhí)法類更加嚴格,不僅要求要點全面,而且還要有針對性、可行性和實用性。
總體上行政執(zhí)法類的申論考試的難度要比綜合管理類的要低一些。
對于考生來說,應該根據自己的報考職位有針對性的進行備考。
備考一:關注社會熱點話題
申論考試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小題大做”,以一個小的社會熱點問題作為切入點,層層展開,最后引出一個大的申論主題,比如2009年國考申論以胡主席到河南視察和廣東省企業(yè)的搬遷為切入點,升華到糧食安全和產業(yè)結構調整的戰(zhàn)略高度,2010年國考申論以海洋污染為切入點,升華到海洋的開發(fā)與保護, 最后上升到科學發(fā)展觀的高度。
因此,考生一定要關心時事,要成一個讀書看報瀏覽新聞的良好習慣,做一個有心人。報考綜合管理職位的考生應該明確出現這個熱點話題的原因是什么,解決的對策是什么;報考行政執(zhí)法職位的考生應該注意解決問題的對策是什么。
備考二: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
尤其是報考行政執(zhí)法類職位的考生,更是要注意國家出臺的方針和政策,因為,貫徹執(zhí)行能力的一個很重要要求就是“夠準確理解工作目標和組織意圖,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根據客觀實際情況,及時有效地完成任務。”體現政府的精神,站在政府的立場上來處理問題。
備考三:研究申論真題,熟悉解題技巧
要想在申論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雖然主要靠的是基本功,但是,如果不在考前了解清楚申論命題的特點及其答題的基本方法,不做適量的專項模擬訓練,即使基本功再扎實,也是無法考出好成績的。例如,考生如不了解申論答題的四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不多花時間來閱讀和分析給定材料,像平時寫作文那樣去應付申論考試,必然會顧此失彼,考不出理想的成績。因此,在參加考試之前,考生必須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詳細了解申論命題的特點、各環(huán)節(jié)的解題技巧,這樣才能保證在實戰(zhàn)中游刃有余。
因此,建議考生在考前認真地做適量的模擬訓練。京佳網站上就有專門的訓練題,大家可以安排時間適當的做一點,一方面是為了使自己對申論答題有進一步的感性認識;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評估自己應付此類考試的能力,如答題時間的長短、自己的特長與不足等,以便在考前采取相應的措施,彌補自已的不足之處。
表現一:申論試卷的設置
2011年國考申論采用了“按照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zhí)法類職位的不同要求,設置兩類試卷”的方式,進行分開考察、分卷考察,體現了招錄的科學性。
表現二:申論能力的考察
申論考試區(qū)別于一般寫作的特點就是,申論是能力考試,不僅考察文字表達能力,更加注重閱讀理解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的考察。2011年國考申論仍然采用了“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職位申論考試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zhí)法類職位申論考試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貫徹執(zhí)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這種分類考察的方式,根據不同職位的要求,設置不同的能力考察點,體現出“為用而考”的公務員招考指導思想。
表現三:申論大綱的行文
申論大綱作為申論考試的紅頭文件,類似于申論考試規(guī)則制定的“憲法”,因此,也要求申論大綱在一定程度上的穩(wěn)定性,不能朝令夕改。2011年國考申論大綱的字數和2010年保持一致,都是658字,而且一個字都沒有發(fā)生變動,這說明2010年申論大綱的成熟性非常高,可以作為我們今后一定時期內申論考試的“紅線”。
但是,我們知道,一成不變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世界上的不變就是變,因此,我們還應該透過這些表象,找出申論大綱的變化,找準我們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做到精準備考。
任何新事物都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申論考試也是如此,從2001年沿用到2009年的申論大綱,越來越不適應當前公務員招錄的實際情況,難以勝任選拔優(yōu)秀實用人才的重任,于2010年走完了它光輝的9年歷程。2010年國考申論以一種全新的面孔出現在申論試卷上——分類考察,但是我們通過對試卷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實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zhí)法類申論的試卷的區(qū)分度并不是很大。
表現一:作答要求
2010年國考申論綜合管理類第三大題:
假設你是沿海某省省政府工作人員,請結合給定資料,草擬一份《關于將半島藍色經濟區(qū)納入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的報告》的內容要點。(20分)
要求:
(1)內容全面,有針對性;
(2)條理清楚,表達簡明,不超過400字。
2010年國考申論行政執(zhí)法類第三大題:
A市市政府準備大力宣傳推進對近海水域的污染整治工作,請你結合給定資料,以市政府工作人員的身份,草擬一份宣傳綱要。(20分)
要求:
(1)對有關宣傳內容的要點進行提綱挈領地陳述;
(2)體現政府精神,使全市各界關心、支持污染整治工作;
(3)通俗易懂。不超過400字。
首先在字數上都要求不超過400字,其次綜合管理類的“內容全面,有針對性”和行政執(zhí)法類的“對有關宣傳內容的要點進行提綱挈領地陳述”都是對概括能力的要求,“表達簡明和條理清楚”與“通俗易懂”相比,通俗易懂的要求反而更高。
表現二、申論材料
2010年國考申論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zhí)法類的申論材料都是六則,綜合管理類字數稍多是6022字,行政執(zhí)法類字數為5600字,但是行政執(zhí)法類的申論材料性質多是政府文件或者研究報告,閱讀的難度稍大,因此,總體來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zhí)法類申論試卷材料的閱讀理解難度相當。
表現三:申論主題
綜合管理類的申論主題是“海洋的開發(fā)和保護”并舉,行政執(zhí)法類的申論主題是“海洋的保護”,不難看出,行政執(zhí)法類申論主題其實是綜合管理類申論主題的一個方面,做的是同一個工作,只是最后表達出來的文字稍有不同而已,本質上還是一致的。
因此,2011年國考申論將會在區(qū)分度上凸顯。
變化一:能力測查區(qū)分力度加大
綜合管理類試卷突出對綜合分析能力以及提出和發(fā)現問題能力的考察,行政執(zhí)法類側重于貫徹執(zhí)行能力的考察。
變化二:申論材料閱讀難度不同
綜合管理類的申論材料更加注重事實性材料,以考察考生的分析問題能力;行政執(zhí)法類的申論材料更加注重理論性材料,以考察考生的貫徹理解國家方針政策的能力。
變化三:作答要求設置更加科學
題目設置上,綜合管理類更注重對材料部分或者全部內容的深入分析,比如名詞解析、觀點分析或者啟示等;行政執(zhí)法類更注重對申論材料的概括,比如概括主要問題或者主要內容、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作答字數上和具體寫作要求上,綜合管理類作答字數要比行政執(zhí)法類少100到200字,寫作要求比行政執(zhí)法類更加嚴格,不僅要求要點全面,而且還要有針對性、可行性和實用性。
總體上行政執(zhí)法類的申論考試的難度要比綜合管理類的要低一些。
對于考生來說,應該根據自己的報考職位有針對性的進行備考。
備考一:關注社會熱點話題
申論考試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小題大做”,以一個小的社會熱點問題作為切入點,層層展開,最后引出一個大的申論主題,比如2009年國考申論以胡主席到河南視察和廣東省企業(yè)的搬遷為切入點,升華到糧食安全和產業(yè)結構調整的戰(zhàn)略高度,2010年國考申論以海洋污染為切入點,升華到海洋的開發(fā)與保護, 最后上升到科學發(fā)展觀的高度。
因此,考生一定要關心時事,要成一個讀書看報瀏覽新聞的良好習慣,做一個有心人。報考綜合管理職位的考生應該明確出現這個熱點話題的原因是什么,解決的對策是什么;報考行政執(zhí)法職位的考生應該注意解決問題的對策是什么。
備考二: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
尤其是報考行政執(zhí)法類職位的考生,更是要注意國家出臺的方針和政策,因為,貫徹執(zhí)行能力的一個很重要要求就是“夠準確理解工作目標和組織意圖,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根據客觀實際情況,及時有效地完成任務。”體現政府的精神,站在政府的立場上來處理問題。
備考三:研究申論真題,熟悉解題技巧
要想在申論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雖然主要靠的是基本功,但是,如果不在考前了解清楚申論命題的特點及其答題的基本方法,不做適量的專項模擬訓練,即使基本功再扎實,也是無法考出好成績的。例如,考生如不了解申論答題的四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不多花時間來閱讀和分析給定材料,像平時寫作文那樣去應付申論考試,必然會顧此失彼,考不出理想的成績。因此,在參加考試之前,考生必須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詳細了解申論命題的特點、各環(huán)節(jié)的解題技巧,這樣才能保證在實戰(zhàn)中游刃有余。
因此,建議考生在考前認真地做適量的模擬訓練。京佳網站上就有專門的訓練題,大家可以安排時間適當的做一點,一方面是為了使自己對申論答題有進一步的感性認識;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評估自己應付此類考試的能力,如答題時間的長短、自己的特長與不足等,以便在考前采取相應的措施,彌補自已的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