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科學指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中醫(yī)治療

字號: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由于血小板減少而引起的以皮膚、粘膜、內(nèi)臟及其它組織出血為特征的疾病。熱毒郁營所致的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主癥為起病較急、初起惡寒發(fā)熱、皮膚出現(xiàn)紫斑,以下肢為多,口渴、便結、尿黃或有鼻衄、牙齦出血、尿血、便血等,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臨床止常用的偏方、驗方主要如下。
    [方一]
    豬皮500克,白茅根印克(布包),冰糖適量。將豬皮切碎,加人煎好的白茅根水中燉至稠粘,再人冰糖拌勻,分4——5次食用,1日1次,連服數(shù)劑。
    本方清營解毒,適用于熱毒郁營所致的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方二]
    水牛角30——60克。把水牛角削成薄片,加水煮2小時。分2——3次服。
    本方對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有效。
    [方三)
    紅棗10~15枚,兔肉150——200克。
    同放燉鍋內(nèi)隔水燉熟,服用,亦可同放人瓦罐內(nèi)煮爛,調(diào)味服食。
    本方補氣攝血,適用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方四]
    阿膠30克,黃酒、赤砂糖適量。將阿膠加入少量黃酒和水,置水鍋上燉溶化后,調(diào)入赤砂糖。每日2次分服,連服7天。
    本方滋陰降火,適用于陰虛內(nèi)熱所致的血小板減少性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