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司法考試《刑事訴訟法》重點法條解讀(5)

字號:

2011年司法考試《刑事訴訟法》重點法條解讀(5)

    第五章 證 據(jù)
    重點法條之一: 第42條 證據(jù)的概念和種類
    【法條內(nèi)容】
    第42條: 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切事實,都是證據(jù)。
    證據(jù)有下列七種:
    (一)物證、書證;
    (二)證人證言;
    (三)被害人陳述;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五)鑒定結(jié)論;
    (六)勘驗、檢查筆錄;
    (七)視聽資料。
    以上證據(jù)必須經(jīng)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jù)。
    【法條釋義】證據(jù)的概念與特征的把握、證據(jù)的種類。
    【考點說明】證據(jù)的特征、準確判斷證據(jù)的種類。
    【實例解析】
    (2005年真題)下列哪些屬于書證?
    A、某****案,在犯罪嫌疑人住處收集的筆記本,其中記載著其作案經(jīng)過及對被害人的描述
    B、某貪污案,為查明賬冊涂改人而進行鑒定的筆跡
    C、某故意傷害案,證人書寫的書面證詞
    D、某走私**物品案,犯罪嫌疑人非法攜帶的**書刊
    ★重點法條之二:第46條 對待口供的態(tài)度
    【法條內(nèi)容】
    第46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jù),重調(diào)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jù)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jù)充分確實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法條釋義】對待口供的態(tài)度。
    【考點說明】口供的運用、非法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
    【相關法條】非法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
    《解釋》第61條: 嚴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jù)。凡經(jīng)查證確實屬于采用刑訊逼供或者威脅、引誘、欺騙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jù)。
    《規(guī)則》第265條:嚴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jù)。以刑訊逼供或者威脅、引誘、欺騙等非法的方法收集犯罪嫌疑人供述、被害人陳述、證人證言,不能作為指控的根據(jù)。
    【實例分析】
    ◆(2005年真題)李某涉嫌故意殺人罪,法庭審理期間李聲稱偵查人員曾對其實施刑訊逼供,李妻也提出其證言出自偵查人員的威脅、引誘、欺騙。經(jīng)法院查明,上述情況屬實。下列證據(jù)材料哪些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jù)?
    A、李某的有罪供述
    B、根據(jù)李某的有罪供述找到的殺人兇器
    C、李妻的證言
    D、根據(jù)李妻的證言找到的李某轉(zhuǎn)移被害人尸體時使用的布口袋
    正確答案:AD
    ◆ [真題:2009-2-024(單選題)] 張某、李某共同搶劫被抓獲。張某下列哪一陳述屬于證人證言?
    A. 我確實參加了搶劫銀行
    B. 李某逼我去搶的
    C. 李某策劃了整個搶劫,搶的錢他拿走了一大半
    D. 李某在這次搶劫前還殺了趙某
    【答案】 D【考點】 共犯口供的性質(zhì)判斷
    重點法條之三:第48、第49 證人的資格及保護
    【法條內(nèi)容】
    第48條: 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第49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證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 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法條釋義】證人的資格、證人的義務、對證人的保護。
    【考點說明】證人的權利、義務。
    ◆2007-2-26.在楊某被控故意殺人案的審理中,公訴人出示了死者女兒高某(小學生,9歲)的證言。高某證稱,楊某系其表哥,案發(fā)當晚,她看到楊某舉刀殺害其父。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因高某年幼,其證言不能作為證據(jù)出示
    B.因高某對所證事實具有辨別能力,其證言可以作為證據(jù)出示
    C.高某必須到庭作證,否則其證言不能作為證據(jù)出示
    D.高某與案件有利害關系,其證言不可以作為定案的根據(jù)
    正確答案:B
    ◆2008-2-35.甲致乙重傷,收集到下列證據(jù),其中既屬于直接證據(jù),又屬于原始證據(jù)的是哪一項?
    A.有被害人血跡的匕首
    B.證人看到甲身上有血跡,從現(xiàn)場走出的證言
    C.匕首上留下的指印與甲的指紋同一的鑒定結(jié)論
    D.乙對甲傷害自己過程的陳述
    【正確答案】D
    重點法條之四:《解釋》第52條 證明對象
    【法條內(nèi)容】
    《解釋》第52條 需要運用證據(jù)證明的案件事實包括:
    (一)被告人的身份;
    (二)被指控的犯罪行為是否存在;
    (三)被指控的行為是否為被告人所實施;
    (四)被告人有無罪過,行為的動機、目的;
    (五)實施行為的時間、地點、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節(jié);
    (六)被告人的責任以及與其他同案人的關系;
    (七)被告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有無法定或者酌定從重、從輕、減輕處罰以及免除處罰的情節(jié);
    (八)其他與定罪量刑有關的事實。
    【法條釋義】對證明對象的準確理解
    【考點說明】刑事訴訟中的證明對象
    ※【相關法條】
    《規(guī)則》第334條:在法庭審理中,下列事實不必提出證據(jù)進行證明:(一)為一般人共同知曉的常識性事實;(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確認的并且未依審判監(jiān)督程序重新審理的事實;(三)法律、法規(guī)的內(nèi)容以及適用等屬于審判人員履行職務所應當知曉的事實;(四)在法庭審理中不存在異議的程序事實;(五)法律規(guī)定的推定事實。
    ◆2008-2-69.石某殺人后棄尸河中。在法庭審理中,對下列哪些事實不必提出證據(jù)證明?
    A.被棄尸的河流從案發(fā)村鎮(zhèn)穿過的事實
    B.刑法關于殺人罪的法律規(guī)定
    C.檢察機關和石某都沒有異議的案件基本事實
    D.石某的精神狀態(tài)
    【正確答案】AB
    【免征事實】【法律依據(jù)】《規(guī)則》第334條
    ◆[真題:2009-2-071(多選題)] 關于吳某涉嫌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下列哪些選項屬于需要運用證據(jù)加以證明的事實?
    A. 吳某是否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B. 是否存在為吳某所實施的被指控事實
    C. 被指控事實是否情節(jié)嚴重
    D. 是否具有法定或酌定從重、從輕、減輕及免除處罰的情節(jié)
    【答案】A BCD
    重點法條之五:證據(jù)的收集
    【重點法條】
    《解釋》第53條:收集、調(diào)取的書證應當是原件。只有在取得原件確有困難時,才可以是副本或者復制件?!驹?yōu)先】
    收集、調(diào)取的物證應當是原物。只有在原物不便搬運、不易保存或者依法應當返還被害人時,才可以拍攝足以反映原物外形或者內(nèi)容的照片、錄像?!驹飪?yōu)先】
    書證的副本、復制件,物證的照片、錄像,只有經(jīng)與原件、原物核實無誤或經(jīng)鑒定證明真實的,才具有與原件、原物同等的證明力?!緩椭萍淖C明力】
    制作書證的副本、復制件,拍攝物證的照片、錄像以及對有關證據(jù)錄音時,制作人不得少于二人。提供證據(jù)的副本、復制件及照片、音像制品應當附有關于制作過程的文字說明及原件、原物存放何處的說明,并由制作人簽名或者蓋章。
    《解釋》第54條:人民法院依法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diào)取、調(diào)查、核實證據(jù),認為必要時,可以通知檢察人員、辯護人到場。
    《解釋》第55條:人民法院對公訴案件依法調(diào)查、核實證據(jù)時,發(fā)現(xiàn)對認定案件事實有重要作用的新的證據(jù)材料,應當告知檢察人員和辯護人,必要時,也可以直接提取,復制后移送檢察人員和辯護人。
    《解釋》第56條:人民法院對有關單位和個人提供的證據(jù),應當出具收據(jù),注明證據(jù)的名稱、收到的時間、件數(shù)、頁數(shù)以及是否原件等,由書記員或者審判員簽名。
    《解釋》第58條:證據(jù)必須經(jīng)過當庭出示、辨認、質(zhì)證等法庭調(diào)查程序查證屬實,否則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jù)。
    對于出庭作證的證人,必須在法庭上經(jīng)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等雙方詢問、質(zhì)證,其證言經(jīng)過審查確實的,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jù);未出庭證人的證言宣讀后經(jīng)當庭查證屬實的,可以作為定案的根據(jù)。
    法庭查明證人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時,應當依法處理。
    【特別提示】該部分法條從未出過考題,今年需格外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