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結構師2010年考試專業(yè)輔導:軟弱地基處理方法研究進展(1)

字號:

我國《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中規(guī)定,軟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質(zhì)土、沖填土、雜填土或其它高壓縮性土層構成的地基。它是指基本上未受過地形及地質(zhì)變動,未受過荷載及地震動力等物理作用或土顆粒間的化學作用的軟粘土、有機質(zhì)土、飽和松砂和淤泥質(zhì)土等地層構成的地基。
    1.軟弱地基加固處理方法
    軟弱地基的加固處理[1],按其原理和作法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四類:
    1.1排水固結法
    排水固結法又稱預壓法,其包括堆載預壓法、超載預壓法、真空預壓法、真空與堆載聯(lián)合作用法、降低地下水位法和電滲法等多種方法;通過在預壓荷載作用下使軟粘土地基土體中孔隙水排出,土體發(fā)生固結,土中孔隙體積減小,土體強度提高,達到減少地基施工后沉降和提高地基承載力的目的。
    1.2振密、擠密法
    振密、擠密法有表層原位壓實法、強夯法、振沖密實法、擠密密實法、爆破擠密法和土樁、灰土樁等多種方法;采用一定措施,通過振動和擠密使深層土密實,使地基土孔隙比減小,強度提高。
    1.3置換及拌入法
    置換及拌入法有換填墊層法、振沖置換法、高壓噴射漿法、深層攪拌法、褥墊法等多種方法;采用砂、碎石等材料置換軟弱土地基中部分軟弱土體或在部分軟弱土地基中摻入水泥、石灰或砂漿等形成加固體,與未被加固部分的土體一起形成復合地基,從而達到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少沉降量的目的。
    1.4加筋法
    加筋法有加筋土法、錨固法、樹根樁法、低強度砼樁復合地基法、鋼筋砼樁復合地基法等多種方法。通過在土層埋設強度較大的土工聚合物、拉筋、受力桿件等達到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小沉降,維持建筑物穩(wěn)定。
    以上方法的原理、適用范圍及工程實例可參考殷宗澤、龔曉南主編的《地基處理工程實例》[2]一書。
    2.軟弱地基處理方法的選擇
    在地基處理中,我們要遵循的原則是:技術先進、經(jīng)濟合理、安全適用、確保質(zhì)量[3].可根據(jù)以下條件進行選擇:
    2.1地質(zhì)條件
    不同的方法適用于不同的地質(zhì)條件,可參看規(guī)范。
    2.2設計施工條件
    設計時應考慮工期及用料情況:工期不宜安排得太緊;時間充分,施工時地基穩(wěn)定性好,遺留問題少。工程用料要求就地取材。施工時應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