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二級建造師考試《公路管理與實務》自測卷(九)

字號:

背景材料
    某施工單位承接了一城市道路的改建工程,按照業(yè)主要求,項目部積極做好施工準備工作。由于工程位于市區(qū),業(yè)主對施工場地要求高,項目部認真做好總體規(guī)劃、合理選擇臨建場地,并繪制了臨時設施的階段性施工平面圖,項目經理部在現(xiàn)場人口的醒目位置設置承包人的公示標志。
    該項目部在工程施工中加強了成本控制,利用材料定額進行材料管理和成本控制。項目部有關部門發(fā)現(xiàn)某混凝土結構施工成本有較大幅度增加,其原因是水泥供料成本噌加,但經過調查發(fā)現(xiàn)材料的供應價格并未發(fā)生變化。為了進一步控制施工成本,項目部還加強了量差考核。
    2.問題
    (1)施工場地要求主要是指哪兩方面的要求?
    (2)需要繪制臨時設施的階段性施工平面圖主要包括哪些臨時設施?
    (3)公示標志的內容有哪些?
    (4)分析背景中水泥供料成本增加的可能原因。
    (5)項目部為了達到在具體操作上控制物耗的目的,應該如何做?
    答案:(1)主要指規(guī)范場容和抓好安全兩個方面。
    (2)主要包括施工臨時道路,供水供電管道,施工材料制品堆場及倉庫等臨時設施的階段性施工平面圖。
    (3)公示標志的內容包括:
    1)工程概況牌,包括:工程規(guī)模、性質、用途,發(fā)包單位、設計單位、承包單位和監(jiān)理單位的名稱及施工起止日期等;
    2)安全紀律牌;
    3)防火須知牌;
    4)安全無重大事故計時牌;
    5)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牌;
    6)施工總平面圖;
    7)項目經理部組織架構的主要管理人員名單圖。
    (3)水泥供料成本增加的可能原因有運雜費的增加、場外運輸損耗的增加以及采購及保管費的增加。
    (4)企業(yè)在施工中為了達到在具體操作上控制物耗的目的,最常用的方法是推行限額領料制度。限額領料是對實際消耗材料數(shù)量的控制和考核,是考核量差節(jié)超的基本制度。其考核的對象是施工班組,即用料部門,獎罰的對象也同樣應是施工班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