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上海中學通過自主招生創(chuàng)辦了滬上首個創(chuàng)新素養(yǎng)實驗班(“科技班”),引起社會關注。今天,“科技班”交出漂亮答卷——除了出國留學和被清華等高校保送的共8人外,全班37名參加高考(微博)(微博)的學生,全部擁有清華、北大、復旦、交大、同濟5所的預錄取資格,自信走入考場。
更神奇的是,按照學校規(guī)定,每名“科技班”的學生,每學期必須做一項課題,完成答辯。即便如此,學校每次考試算各科總分,“科技班”平均成績?nèi)员3帜昙壍谝??!翱萍及唷钡膶W生為何能學得如此從容?除卻天賦要素,他們有何秘訣可以和更多人分享?
課題研究中找到志趣
在上海中學校長唐盛昌看來,令他欣慰的是,經(jīng)過3年的學習,這些十幾歲的少年找到了真正的志趣所在——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擅長什么,并且將二者很好地匹配起來。
唐盛昌將此歸功于“科技班”獨特的培養(yǎng)模式——高一,每個科技班新生可以從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工程學等5個學科方向中選擇2個,每周二、四下午有專門課程,接受上海交大等高校教授的通識教育。高二,學生再從兩門學科中選定一門作為主攻方向,高校和科研院所專家教授一對一為其擔任導師。
“我物理和計算機都挺喜歡,但一年下來,覺得計算機實用性更強,更有趣,所以決定從手機系統(tǒng)開始研究?!币驯槐K椭燎迦A大學的男生施天麟說。鋼琴陪練綜合系統(tǒng)、手機“同聲翻譯”智能通話系統(tǒng)、人體脈搏信號異地傳輸系統(tǒng)……3年內(nèi),施天麟憑借一項項有創(chuàng)意的課題,摘得兩屆市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一等獎及各種獎項。
女生王佳一從小理科成績出眾,高一高二時“采用物理和工程領域結(jié)合的技術(shù)來降低噪音”作為研究性課題,也曾和同伴們一起為搭建機器人晝夜奮戰(zhàn)。但是,高三分班她卻選擇了文科班。原來,她是校電視臺骨干,對傳媒著了迷。選擇文科是她冷靜分析自身特點的結(jié)果——這是自己興趣所在;理科學習中掌握的非線性編輯、網(wǎng)站建設等技術(shù),能讓自己如虎添翼。在復旦大學自主招生中,文理兼?zhèn)涞乃活A錄取了。
“科技班”創(chuàng)辦第二年,其經(jīng)驗在全校開始推廣。唐盛昌透露,2009年起,學校陸續(xù)設置了金融實驗組、激光、人體醫(yī)學、汽車、影視傳媒等實驗組,向平行班學生開放。
課堂上愛提問和辯論
“很有挑戰(zhàn)性!” “科技班”高一高二年級班主任王志安說,幾乎每位老師都會感嘆,“科技班”的課是難上的,因為這群孩子實在太愛提問和辯論了!
校學生會主席、“科技班”班長賀秋瑞就是個典型的“問號”男孩。在地理課上,老師在講關于潮汐中潮差的算法,提到潮差是由萬有引力作用形成的,并告訴同學們潮差高度和地月距離的三次方成反比。賀秋瑞卻覺得,按照萬有引力規(guī)律,這里應該是二次方才對。他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地理老師有些吃驚,但更多是為他的認真和勇敢驚喜。賀秋瑞同樣將質(zhì)疑的習慣帶入了生活。每逢下雨,大家都要把傘集中放在走廊上的傘筒里,但為什么同學們卻時常不愿這么做?賀秋瑞發(fā)現(xiàn),這和傘筒高度設計不合理有關。于是,他和幾名選讀工程的同學,重新分隔傘筒內(nèi)部結(jié)構(gòu),一舉奏效。
藝術(shù)節(jié)上屢獲第一名
在某一方面鉆得深,是否在其他方面就會相對弱一些?對此,“科技班”給出的回答是否定的。對環(huán)保感興趣的男生,也是文學迷,能用古文寫作;研究生物化學的女生對金融頗有研究,還用零花錢炒股小賺了一筆。今年1月,當施天麟得知自己已被保送清華大學時,第一反應是,“我可以有更多時間來搞研究了!”有人不解,因為他已經(jīng)不需要用競賽證書來敲開大學校門,為何還要如此賣力?施天麟?yún)s不以為然,“那是我喜歡做的事,和得獎無關!”
“每年藝術(shù)節(jié)各項活動我們都是第一!”王志安說,這是同學們自豪的地方。他相信,孩子們的求知欲被激發(fā)出來,潛能是無窮的。
“科技班”的英語(論壇)水平,同樣被“逼”了出來。為了完成課題研究,他們不得不查閱大量國外網(wǎng)站和原版資料,“科技班”一半的理科課程則用全英語授課,每篇論文也必須配備中英文兩個版本。從開題、中期報告,到后論文答辯,高校教授對“科技班”不降低任何要求,“科技班”學生之所以在自主招生中得以“全中”,與其在科研活動中鍛煉的團隊合作精神、表達能力不無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