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土工程師考試輔導:山區(qū)地質災害的預測和防治9

字號:

9.防治滑坡的主要工程措施
    我國防治滑坡的工程措施很多,歸納起來可分為三類:一是消除或減輕水的危害;二是改變滑坡體的外形,設置抗滑建筑物;三是改善滑動帶的土石性質。其主要工程措施簡要分述如下:
    (1)消除或減輕水的危害
    A.排除地表水:排除地表水是整治滑坡不可缺少的輔助措施,而且應是首先采取并長期運用的措施。其目的在于攔截、旁引滑坡區(qū)外的地表水,避免地表水流入滑坡區(qū)內;或將滑坡區(qū)內的雨水及泉水盡快排除,阻止雨水、泉水進入滑坡體內。主要工程措施有:設置滑坡體外截水溝;滑坡體上地表水排水溝;引泉工程;做好滑坡區(qū)的綠化工作等。
    B.排除地下水:對于地下水,可疏而不可堵。其主要工程措施有:
    截水盲溝——用于攔截和旁引滑坡區(qū)外圍的地下水;
    支撐盲溝——兼具排水和支撐作用;
    仰斜孔群——用近于水平的鉆孔把地下水引出。
    此外、還有盲洞、滲管、垂直鉆孔等排除滑坡體內地下水的工程措施。
    C.防止河水、庫水對滑坡體坡腳的沖刷,主要工程措施有:在滑坡體上游嚴重沖刷地段修筑促使主流偏向對岸的“丁壩”;在滑坡體前緣拋石、鋪設石籠、修筑鋼筋混凝土塊排管,以使坡腳的土體免受河水沖刷。
    (2)改變滑坡體外形,設置抗滑建筑物
    A.削坡減重:常用于治理處于“頭重腳輕”狀態(tài)而在前方又沒有可靠的抗滑地段的滑體,使滑體外形改善、重心降低,從而提高滑體穩(wěn)定性。
    B.修筑支擋工程:因失去支撐而滑動的滑坡或滑坡床陡,滑動可能較快的滑坡,采用修筑支擋工程的辦法,可增加滑坡的重力平衡條件,使滑體迅速恢復穩(wěn)定。支擋建筑物種類有:抗滑片石垛、抗滑樁、抗滑擋墻等。
    C.改善滑動帶的土石性質:一般采用焙燒法、爆破灌漿法等物理化學方法對滑坡進行整治。
    由于滑坡成因復雜,影響因素多,因此需要上述幾種方法同時使用綜合治理,方能達到目的。
    10.崩塌與滑坡的區(qū)別
    崩塌與滑坡的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崩塌發(fā)生之后,崩塌物常堆積在山坡腳,呈錐形體,結構零亂,毫無層序;而滑坡堆積物常具有一定的外部形狀,滑坡體的整體性較好,反映出層序和結構特征。也就是說,在滑坡堆積物中,巖(土)體上下層位和新老關系沒有多大的變化,仍然是有規(guī)律的分布。
    (2)崩塌體完全脫離母體(山體),而滑坡體很少有脫離母體的,多是部分滑體殘留在滑床之上。
    (3)崩塌發(fā)生之后,崩塌物的垂直位移量遠大于水平位移量,其重心位置降低了很多;而滑坡不然,通常是水平位移量大于垂直位移量。多數(shù)滑坡體的重心位置降低不多,滑動距離卻很大。同時、滑坡下滑的速度一般比崩塌緩慢。
    (4)崩塌堆積物表面基本上不見裂縫分布。而滑坡體表面,尤其是新發(fā)生的滑坡,其表面有很多具有規(guī)模性的縱橫裂隙。比如、分布在滑坡體中部兩側的剪切裂隙(呈羽毛狀);分布在滑坡體前部的橫張裂隙,其方向垂直于滑動方向,亦即受壓力的方向;分布在滑坡體中前部,尤其是以滑坡舌部為多的扇形張裂隙,或者稱為滑坡前緣的放射狀裂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