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考生可劃分撞大運派等三派 造成虛假繁榮

字號:

撞大運派、技巧至上派、臨陣磨槍派各自一展拳腳
    二月中旬的北京,寒意未散,綠色的草芽還未露頭,槐樹的枝頭還是干枯一片。但你要仔細觀察,仍然能夠感覺到一股股暗中涌動的春浪,他們是一張張充滿希望的臉,一雙雙匆匆奔波的腳步,在中戲、在北電、在美院,甚至在許多普通高校的校園里,都能看到這樣的身影。他們中間很多人滿懷著對藝術(shù)的赤誠之心,奔走在通往藝術(shù)圣殿的路上。但其中也有一些考生,他們對于藝術(shù)并沒有太多的熱情,也無心深入理解,他們更在意的是能否得到一塊進入大學的“敲門磚”。于是,比普通高校錄取分數(shù)低上一二百分的藝術(shù)專業(yè)就成了他們眼里的香餑餑,藝考也成為他們腳下的一條“捷徑”。學了一個月的舞蹈,參加幾個月的美術(shù)強化培訓班,知道了一些應(yīng)試技巧……他們就來了!參加藝考的人越來越多,但對藝術(shù)教育來說,卻未必是福音。事實上,藝考雖然呈現(xiàn)出一派繁榮景象,而藝術(shù)卻仍然寂寞。
    情景再現(xiàn)
    旁觀藝考一日記
    2月16日,藝考正酣,游走在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甚至是街頭巷尾,都能看到形形色色的藝考大軍。
    撞大運派
    中午12時,北京電影學院主教學樓門前的石椅上,來自四川的小石手里端著熱氣騰騰的餃子,一口餃子一口火腿腸專心地吃著。媽媽在一邊看著兒子吃飯,臉上帶著笑意,似乎在看一個未來的大明星。
    “我們就喜歡這個學校,文學、導演、表演、管理、電影學,能報的專業(yè)都報了!”小石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上午參加表演系面試成績不好,不愿多說話,所有問題都由母親代為回答?!八芟矚g表演的,也有表演基礎(chǔ),是學校廣播站的站長呢!要是電影學院有主持專業(yè)我們肯定也報?!?BR>    “您為什么要報這么多專業(yè)?”
    “提高命中率唄!我們也不知道自己適合什么專業(yè),多考幾個沒準就能撞上一個!這輩子的命運也就改變了!”
    這時,旁邊有一個女孩正在接受電視臺采訪,她表演了準備參加考試的才藝節(jié)目。小石的媽媽用余光看了看就說:“我兒子唱得可比她好多了!”
    下午要參加文學系的復試。小石吃完飯,隨手拿起一本厚厚的《文藝知識小百科》開始復習?!皟鹤?,別擔心!咱們報了這么多專業(yè),肯定有希望!文學系不就進復試了嗎!”媽媽像是在鼓勵兒子,也像給自己打氣。
    其實,小石報考的專業(yè)并不算多。因為可選學校和專業(yè)更多,有很多美術(shù)類考生一報就是十幾個學?;?qū)I(yè)。可能是為了方便這些考生報考,許多外地院校都專門在北京設(shè)置了考點。
    技巧至上派
    下午14時,中央戲劇學院逸夫劇場的側(cè)廳,前來報名參加戲劇文學系的考生正在準備報考材料,家長們都坐在旁邊的椅子上等待。年輕的馬賽好像不需要報名,坐在那里無所事事。
    馬賽比許多手足無措的考生顯得淡定,那是因為他已經(jīng)是第二年參加藝考了。去年,他報考了北電和中戲的導演專業(yè)卻空手而歸。心有不服的他,今年又卷土重來。他原計劃分別報考北電和中戲的導演、文學兩個專業(yè),但為了來中戲報名,他錯過了電影學院文學系的復試,可報名資料又沒帶齊,現(xiàn)在看來只有導演專業(yè)還有希望。
    談到去年失敗的原因,馬賽總結(jié)為兩點,“一是實力不夠,二是對導演技巧認識不夠。”今年,他看上去信心十足,因為去年下半年他就來到北京開始準備考試,一邊在中戲、北電畢業(yè)生開設(shè)的一些培訓班里學習,一邊瘋狂地看電影,學習名導們的導演技巧,“多的時候我一天看10部電影,有的電影一下能看7遍,杜琪峰的《槍火》我一共看了25遍?!?BR>    自信的馬賽認為那些未來師兄們的培訓比學校老師的培訓更有效,“師兄們能告訴你很多應(yīng)試技巧,從考生的角度告訴你有些問題應(yīng)該怎么回答,這半年多都是講技巧的。”
    假如考上了其中某所學校,馬賽覺得要當一個好導演還需要成為一個好演員,有強大的人際關(guān)系網(wǎng)絡(luò),“不然你都找不到好本子!”假如今年考不上,明年他還會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