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房地產估價師《制度與政策》資料(6)

字號:

1.2 集體土地
    內含
    所有權歸農民集體所有
    三種具體形式
    村農民集體
    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
    鄉(xiāng)(鎮(zhèn))農民集體
    集體所有土地的范圍
    農村和城市郊區(qū)的土地一般屬于農民集體所有(法律明確規(guī)定屬于國家所有的除外)
    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集體所有
    法律明確規(guī)定屬于集體的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自然資源(如無規(guī)定屬國家所有)
    2.土地管理基本制度(四大制度)
    土地登記制度
    國有土地使用權登記
    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
    集體土地使用權登記
    他項權利登記
    土地有償有限期使用制度
    土地使用權出讓有償有期限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土地三大類
    核心是不能隨意改變土地的用途,農用地轉用需經政府批準
    控制建設用地總量
    耕地保護制度
    包括新開墾地、輪歇地、草田輪作地
    以種植農作物為主間有樹木的土地
    耕種3年以上的灘地和灘涂也屬于耕地
    3.城鎮(zhèn)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原有的使用制度核心(兩方面)
    土地實行行政劃撥,無償無期限使用(無償無期限使用)
    禁止土地使用者轉讓土地(禁止流轉)
    城鎮(zhèn)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進程(五方面)
    征收土地使用費
    開展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和轉讓
    制定地方性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法規(guī)
    修改憲法和土地管理法
    制定全國性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條例
    4. 現(xiàn)行城鎮(zhèn)土地使用制度的基本框架
    在不改變城市土地國有的條件下,采取拍賣、招標、協(xié)議、掛牌等方式,將土地使用權有償、有限期出讓給土地使用者(有償有期限)
    土地使用者在使用年限內可以轉讓、出租、抵押或者用于其他經濟活動(使用權可入市)
    需要繼續(xù)使用的,經批準期限可以延長,按當時市場情況補交地價(可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