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發(fā)生了火災,相關人員不履行義務或者故意破壞或偽造現(xiàn)場,要負的責任。(№49-№50)
第四十九條 公共場所發(fā)生火災時,該公共場所的現(xiàn)場工作人員不履行組織、引導在場群眾疏散的義務,造成人身傷亡,尚不構成犯罪的,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第五十條 火災撲滅后,為隱瞞、掩飾起火原因、推卸責任,故意破壞現(xiàn)場或者偽造現(xiàn)場,尚不構成犯罪的,處警告、罰款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
單位有前款行為的,處警告或者罰款,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5)公安消防機構的工作人員在消防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所應負的法律責任。(№52)
第五十二條 公安消防機構的工作人員在消防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有下列行為之一,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損失,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對不符合國家建筑工程消防技術標準的消防設計、建筑工程通過審核、驗收的;
(二)對應當依法審核、驗收的消防設計、建筑工程,故意拖延,不予審核、驗收的;
(三)發(fā)現(xiàn)火災隱患不及時通知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改正的;
(四)利用職務為用戶指定消防產(chǎn)品的銷售單位、品牌或者指定建筑消防設施施工單位的;
(五)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行為。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1、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的規(guī)定:
1.當事人及其他現(xiàn)場人員:
在道路上發(fā)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xiàn)場;造成人身傷亡的,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報告執(zhí)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xiàn)場的,應當標明位置。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xié)助。未造成人身傷亡的,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xiàn)場,恢復交通,自行協(xié)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xiàn)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zhí)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僅造成輕微財產(chǎn)損失,并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xiàn)場再進行協(xié)商處理。
2.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
接到交通事故報警后,應當立即派交通警察趕赴現(xiàn)場,先組織搶救受傷人員,并采取措施,盡快恢復交通。并根據(jù)交通事故現(xiàn)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及時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jù)。
3.醫(yī)療機構在交通事故搶救中的責任:
醫(yī)療機構對交通事故中的受傷人員應當及時搶救,不得因搶救費用未及時支付而拖延救治。關于搶救費用的支付:肇事車輛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支付搶救費用;搶救費用超過責任限額的,未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先行墊付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后者有權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
對違法行為的處罰種類:警告、罰款、暫扣或者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拘留。
對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本法,處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非機動車。
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關于道路通行規(guī)定的,處警告或者20元-200元罰款。對飲酒后駕駛機動車的,處暫扣1個月-3個月機動車駕駛證,并處200-500元罰款;醉酒后駕車的,由公安機關約束至酒醒,處15日以下拘留和暫扣3-6個月駕駛證,并處500-2000元罰款;醉酒后駕駛營運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約束至酒醒,處15日以下拘留和暫扣6個月駕駛證,并處2000元罰款。1 年內有上述行為處罰2次的,吊銷機動車駕駛證,5年內不得駕駛營運機動車。
6個月內發(fā)生2次以上特大交通事故負有主要責任或者全部責任的專業(yè)運輸單位,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責令消除安全隱患,未消除安全隱患的機動車,禁止上道路行駛。
第四十九條 公共場所發(fā)生火災時,該公共場所的現(xiàn)場工作人員不履行組織、引導在場群眾疏散的義務,造成人身傷亡,尚不構成犯罪的,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第五十條 火災撲滅后,為隱瞞、掩飾起火原因、推卸責任,故意破壞現(xiàn)場或者偽造現(xiàn)場,尚不構成犯罪的,處警告、罰款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
單位有前款行為的,處警告或者罰款,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5)公安消防機構的工作人員在消防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所應負的法律責任。(№52)
第五十二條 公安消防機構的工作人員在消防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有下列行為之一,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損失,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對不符合國家建筑工程消防技術標準的消防設計、建筑工程通過審核、驗收的;
(二)對應當依法審核、驗收的消防設計、建筑工程,故意拖延,不予審核、驗收的;
(三)發(fā)現(xiàn)火災隱患不及時通知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改正的;
(四)利用職務為用戶指定消防產(chǎn)品的銷售單位、品牌或者指定建筑消防設施施工單位的;
(五)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行為。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1、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的規(guī)定:
1.當事人及其他現(xiàn)場人員:
在道路上發(fā)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xiàn)場;造成人身傷亡的,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報告執(zhí)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xiàn)場的,應當標明位置。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xié)助。未造成人身傷亡的,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xiàn)場,恢復交通,自行協(xié)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xiàn)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zhí)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僅造成輕微財產(chǎn)損失,并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xiàn)場再進行協(xié)商處理。
2.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
接到交通事故報警后,應當立即派交通警察趕赴現(xiàn)場,先組織搶救受傷人員,并采取措施,盡快恢復交通。并根據(jù)交通事故現(xiàn)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及時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jù)。
3.醫(yī)療機構在交通事故搶救中的責任:
醫(yī)療機構對交通事故中的受傷人員應當及時搶救,不得因搶救費用未及時支付而拖延救治。關于搶救費用的支付:肇事車輛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支付搶救費用;搶救費用超過責任限額的,未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先行墊付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后者有權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
對違法行為的處罰種類:警告、罰款、暫扣或者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拘留。
對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本法,處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非機動車。
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關于道路通行規(guī)定的,處警告或者20元-200元罰款。對飲酒后駕駛機動車的,處暫扣1個月-3個月機動車駕駛證,并處200-500元罰款;醉酒后駕車的,由公安機關約束至酒醒,處15日以下拘留和暫扣3-6個月駕駛證,并處500-2000元罰款;醉酒后駕駛營運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約束至酒醒,處15日以下拘留和暫扣6個月駕駛證,并處2000元罰款。1 年內有上述行為處罰2次的,吊銷機動車駕駛證,5年內不得駕駛營運機動車。
6個月內發(fā)生2次以上特大交通事故負有主要責任或者全部責任的專業(yè)運輸單位,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責令消除安全隱患,未消除安全隱患的機動車,禁止上道路行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