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際商務師考試輔導:經濟法第二章節(jié)考點(4)

字號:

(二)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內容。
    1、標的物條款。
    2、價格條款。
    3、支付條款。
    4、運輸條款。
    5、保險條款。
    6、檢驗條款。
    7、免責條款(不可抗力條款)
    8、索賠條款
    9、法律適用條款
    10、爭端解決條款。
    標的物、價格、支付、爭議解決條款構成了合同的實質性條款、不可缺少條款。(三) 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國際貨物買賣合同項下)
    1、賣方義務
    (1)交付貨物。delivery goods
    品質保證:賣方應保證其出售的貨物必須與合同約定相符和。
    權利擔保:賣方應保證其出售的貨物是其有權出售的貨物;賣方應保證其出售的貨物不會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
    (2)交付單據(jù)。 移交一切與貨物有關的單據(jù)。包括發(fā)票、產地證明、出口證明、提單、保險單、檢驗檢疫證明……
    (3)轉移所有權
    2、買方義務
    (1)支付貨款。
    (2)接收貨物。take delivery for goods (如有重大違約,可以拒收)
    (四)違約的補救辦法
    (一)違約類型:根據(jù)違約程度可分為根本違約(fundermental breach)和一般違約(ordinary breach)。
    根本違約:一方當事人違約,導致另一方當事人的所追求的合同目的不能實現(xiàn)。如果是根本違約,守約方可以宣布解除合同(法定解除條件的具備)。
    一般違約:如果一方當事人違約,導致了另一方當事人部分利益的損失。對此守約方則只能請求損害賠償,而不能宣告解除合同。
    (二)根據(jù)違反合同的時間不同可分為(anticipatory breach )預期違約和實際違約(actual breach)。是以履行期限是否到了為劃分依據(jù),預期違約履行期限到來之前以語言或行為表示將不履行合同的約定,它既可以是一般違約,也可以是根本違約。預期違約也可能導致實際違約或履約。
    實際違約是履行期限到來后,合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約定。
    (五)風險的轉移
    1、風險轉移的含義:風險是指足以致使貨物毀損、滅失的意外事由。風險轉移是指風險承擔的轉移。誰承擔風險,誰就要承擔貨物遭到風險造成的損失。
    風險轉移后,即使貨物因故天失了,買方也仍負交款義務。賣方在風險轉移前對貨物承擔瑕疵擔保責任,風險隨貨物的交付而轉移。
    2、風險轉移的時間。根據(jù)《公約》規(guī)定:如果合同涉及到貨物的運輸:
    當賣方貨物依照合同交付給第一承運人之時,即為風險轉移之時。
    當賣方有義務在某一特定地點把貨物交付承運人,當貨物于該地點交付給賣方交貨之時要在貨物上加以標記,還應該及時通知買方,以便于買方用時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