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義的選擇和詞義引申是考研翻譯中最常用的翻譯技巧。在考研翻譯中,這中現(xiàn)象更是比比皆是。
在1994年72)題a leader of the new school contends中,school是“學(xué)派”的意思,而不是“學(xué)校”的意思;
在1996年74)題elegant system中,elegant是“完美,完善”的意思,而不是“優(yōu)雅”的意思;
在2001年75)題And home appliances will become so smart that...中,smart是“智能化”的意思,而不是“聰明”的意思;
在2003年75)題like the concept of set in mathematics中,set是“集,集合”而不是“一套,放置”等意思.......。
一、詞義的選擇
如:I’ll see her home tonight. 今晚我送她回家。
India is the home of elephants. 印度是大象的生長地。
He’s at home with the classics. 他精通古典文學(xué)
New homes are for sale. 新房出售。
She’s at home where she is. 她在哪兒都自由自在。
Maternity home costs in America have gone up sharply.
美國婦產(chǎn)醫(yī)院收費已經(jīng)急劇上漲。
Much is produced here for home market. 這里為國內(nèi)市場生產(chǎn)了許多產(chǎn)品。
He looks on London as his home. 他把倫敦看成是他的故鄉(xiāng)。
由此可見,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在英語中十分普遍。在翻譯時,詞義的選擇應(yīng)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根據(jù)詞性確定詞義
如:forecast有“預(yù)報,預(yù)測”的意思,用作動詞和用作名詞時意思相同;increase作動詞時,表示“增加,增長,增進”的意思,用作名詞時主要還是表達這些意思。
如:book這個單詞,在作名詞時,意思是“書,書籍”;用作動詞卻常表示“預(yù)訂,預(yù)約”的意思。又如:while作連詞時,有 “當(dāng)...的時候,而,雖然”等意思;作名詞時,卻指“片刻,一會兒”;作動詞,又有“消磨”的意思。遇到這種情況,如果不弄清楚詞性,常常就會將詞義搞錯,進而影響原文的正確理解和準(zhǔn)確翻譯。因此在翻譯中,我們可以根據(jù)語法關(guān)系來辨別關(guān)鍵詞的詞性,以便能準(zhǔn)確的判斷詞義。如:
light:
This light is too poor to read by.
這光線太暗不能看書。(名詞)
Aluminum is a light metal.
鋁是一種輕金屬。(形容詞)
Will you light the fire for me?
你替我點上火好嗎?(動詞)
round:
The Earth is not completely round.
地球并不是完全圓的。(形容詞)
Let's go into the hall and have a look round.
讓我們進大廳轉(zhuǎn)一轉(zhuǎn)。(副詞)
They are dancing in a round
他們圍成一圈跳舞(名詞)
He worked round the day.
他工作了一整天。(介詞)
The boy's eyes rounded with excitement.
男孩興奮得眼睛睜得圓圓的。(動詞)
(二)根據(jù)上下文確定詞義
我們以動詞move為例,如果上下文不一樣,move的意思顯然也是不一樣,必須依據(jù)上下文才能做到準(zhǔn)確通順的翻譯。
That car was really moving.
那汽車跑得可真快。
Share prices moved ahead today.
股票價格今日上揚。
The story of their sufferings moved us deeply.
他們的苦難經(jīng)歷深深打動了我們。
Work on the new building is moving quickly.
新大樓的工程進展得很快。
The government's opinions on this matter haven't moved.
政府對這件事的看法沒有改變。
I move that we support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new technological process.
我提議我們支持采用這一新工藝方法。
She moves in the highest circles of society.
她生活在高級社交圈里。
Unless the employers move quickly, there will be strike.
雇主若不盡快采取措施,就要引起一場罷工。
(三)根據(jù)漢語習(xí)慣搭配確定詞義
如:a deep well是指深井;a deep voice低沉的嗓音;a deep red 鮮紅色;deep in study 專心學(xué)習(xí);a deep mystery 難以理解的奧妙;a deep thinker知識淵博的思想家;deep outrage強烈的憤怒。
又如動詞work在翻譯時如果上下文不同,漢語習(xí)慣搭配也不一樣,翻譯時應(yīng)該選擇不同的詞義來表達。
I think your suggestion will work.
我想你的建議行得通。
The new treatment works like magic.
新療法療效神奇。
My watch doesn’t work.
我的表不走了。
The sea works high.
海浪洶涌起伏。
She worked her way to the front.
她好不容易才擠到前面。
The root of the pine tree worked down between the stones.
松樹的樹根在石縫間扎下去。
The new regulation is working well
新規(guī)定執(zhí)行得很順利。
英語翻譯能力的考查是考研試題中難度級別比較高的題型,也是一個考生英語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不是簡單的記憶和背誦能力,只有考生在長期的學(xué)習(xí)過程中,才能體會到翻譯技巧實際的意義,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翻譯中常的詞義引申的運用。
詞義的任務(wù)是表達事物,而事物又有許多特點,這些特點就往往反映在本義中。本義有了這些特點,就能產(chǎn)生出不同的引申義。這好比一個車輪,軸心代表本義,引申義就是輻條,向不同方向伸展出去。另外還有一些引申義,并不都是一次從本義中同時產(chǎn)生出來的,而是像人類的繁衍一樣,父生子,子生孫,孫又生子,子子孫孫綿延不斷。例如“道”字,本指實實在在的“路”,后引申為自然界中抽象的“路”,即規(guī)律;又由此引申為治理國家的方針政策,這是在“規(guī)律”一義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具體化后產(chǎn)生的含義。
詞義的引申表現(xiàn)了詞義的發(fā)展變化,知道一個詞的本義、引申義的區(qū)別,理解詞義就會更深刻、更準(zhǔn)確。在考研英語翻譯中,學(xué)會和運用詞義引申將會大大提高翻譯質(zhì)量及水平。
(一)通過抽象化加以引申
例如:They have their smiles and tears.
他們有自己的歡樂與悲哀。(原文中的smiles and tears本來是“微笑和眼淚”,但是可以引申為抽象的“歡樂與悲哀”。)
We insist that international trade should not be a one-way street.
我們堅持主張國際貿(mào)易不應(yīng)是有來無往。(在原文中,one-way street本意為“單行道”,將“單行道”與國際貿(mào)易聯(lián)系在一起,便不難引申為“有來無往”這一含義。)
I have no head for mathematics.
我沒有數(shù)學(xué)方面的天賦。(原文中的head本來是“頭腦”的意思,但是可以引申為“對數(shù)學(xué)沒有天賦”。)
(二)通過具體化加以引申
例如:The car in front of me stopped, and I missed the green.
我前面的車停住了,我錯過了綠燈。(在原文中,green本來是“綠色”的意思,但是根據(jù)上下文,可以引申為具體的事物:“綠燈”。)
Perhaps the only trouble with copper is that it is not hard enough for some uses.
就某些用途來說,銅的缺點也許是硬度不夠。(原文的trouble本來是“麻煩”的意思,但是與“銅”聯(lián)系在一起,就可以引申為“缺點”來翻譯了。)
在1994年72)題a leader of the new school contends中,school是“學(xué)派”的意思,而不是“學(xué)校”的意思;
在1996年74)題elegant system中,elegant是“完美,完善”的意思,而不是“優(yōu)雅”的意思;
在2001年75)題And home appliances will become so smart that...中,smart是“智能化”的意思,而不是“聰明”的意思;
在2003年75)題like the concept of set in mathematics中,set是“集,集合”而不是“一套,放置”等意思.......。
一、詞義的選擇
如:I’ll see her home tonight. 今晚我送她回家。
India is the home of elephants. 印度是大象的生長地。
He’s at home with the classics. 他精通古典文學(xué)
New homes are for sale. 新房出售。
She’s at home where she is. 她在哪兒都自由自在。
Maternity home costs in America have gone up sharply.
美國婦產(chǎn)醫(yī)院收費已經(jīng)急劇上漲。
Much is produced here for home market. 這里為國內(nèi)市場生產(chǎn)了許多產(chǎn)品。
He looks on London as his home. 他把倫敦看成是他的故鄉(xiāng)。
由此可見,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在英語中十分普遍。在翻譯時,詞義的選擇應(yīng)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根據(jù)詞性確定詞義
如:forecast有“預(yù)報,預(yù)測”的意思,用作動詞和用作名詞時意思相同;increase作動詞時,表示“增加,增長,增進”的意思,用作名詞時主要還是表達這些意思。
如:book這個單詞,在作名詞時,意思是“書,書籍”;用作動詞卻常表示“預(yù)訂,預(yù)約”的意思。又如:while作連詞時,有 “當(dāng)...的時候,而,雖然”等意思;作名詞時,卻指“片刻,一會兒”;作動詞,又有“消磨”的意思。遇到這種情況,如果不弄清楚詞性,常常就會將詞義搞錯,進而影響原文的正確理解和準(zhǔn)確翻譯。因此在翻譯中,我們可以根據(jù)語法關(guān)系來辨別關(guān)鍵詞的詞性,以便能準(zhǔn)確的判斷詞義。如:
light:
This light is too poor to read by.
這光線太暗不能看書。(名詞)
Aluminum is a light metal.
鋁是一種輕金屬。(形容詞)
Will you light the fire for me?
你替我點上火好嗎?(動詞)
round:
The Earth is not completely round.
地球并不是完全圓的。(形容詞)
Let's go into the hall and have a look round.
讓我們進大廳轉(zhuǎn)一轉(zhuǎn)。(副詞)
They are dancing in a round
他們圍成一圈跳舞(名詞)
He worked round the day.
他工作了一整天。(介詞)
The boy's eyes rounded with excitement.
男孩興奮得眼睛睜得圓圓的。(動詞)
(二)根據(jù)上下文確定詞義
我們以動詞move為例,如果上下文不一樣,move的意思顯然也是不一樣,必須依據(jù)上下文才能做到準(zhǔn)確通順的翻譯。
That car was really moving.
那汽車跑得可真快。
Share prices moved ahead today.
股票價格今日上揚。
The story of their sufferings moved us deeply.
他們的苦難經(jīng)歷深深打動了我們。
Work on the new building is moving quickly.
新大樓的工程進展得很快。
The government's opinions on this matter haven't moved.
政府對這件事的看法沒有改變。
I move that we support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new technological process.
我提議我們支持采用這一新工藝方法。
She moves in the highest circles of society.
她生活在高級社交圈里。
Unless the employers move quickly, there will be strike.
雇主若不盡快采取措施,就要引起一場罷工。
(三)根據(jù)漢語習(xí)慣搭配確定詞義
如:a deep well是指深井;a deep voice低沉的嗓音;a deep red 鮮紅色;deep in study 專心學(xué)習(xí);a deep mystery 難以理解的奧妙;a deep thinker知識淵博的思想家;deep outrage強烈的憤怒。
又如動詞work在翻譯時如果上下文不同,漢語習(xí)慣搭配也不一樣,翻譯時應(yīng)該選擇不同的詞義來表達。
I think your suggestion will work.
我想你的建議行得通。
The new treatment works like magic.
新療法療效神奇。
My watch doesn’t work.
我的表不走了。
The sea works high.
海浪洶涌起伏。
She worked her way to the front.
她好不容易才擠到前面。
The root of the pine tree worked down between the stones.
松樹的樹根在石縫間扎下去。
The new regulation is working well
新規(guī)定執(zhí)行得很順利。
英語翻譯能力的考查是考研試題中難度級別比較高的題型,也是一個考生英語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不是簡單的記憶和背誦能力,只有考生在長期的學(xué)習(xí)過程中,才能體會到翻譯技巧實際的意義,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翻譯中常的詞義引申的運用。
詞義的任務(wù)是表達事物,而事物又有許多特點,這些特點就往往反映在本義中。本義有了這些特點,就能產(chǎn)生出不同的引申義。這好比一個車輪,軸心代表本義,引申義就是輻條,向不同方向伸展出去。另外還有一些引申義,并不都是一次從本義中同時產(chǎn)生出來的,而是像人類的繁衍一樣,父生子,子生孫,孫又生子,子子孫孫綿延不斷。例如“道”字,本指實實在在的“路”,后引申為自然界中抽象的“路”,即規(guī)律;又由此引申為治理國家的方針政策,這是在“規(guī)律”一義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具體化后產(chǎn)生的含義。
詞義的引申表現(xiàn)了詞義的發(fā)展變化,知道一個詞的本義、引申義的區(qū)別,理解詞義就會更深刻、更準(zhǔn)確。在考研英語翻譯中,學(xué)會和運用詞義引申將會大大提高翻譯質(zhì)量及水平。
(一)通過抽象化加以引申
例如:They have their smiles and tears.
他們有自己的歡樂與悲哀。(原文中的smiles and tears本來是“微笑和眼淚”,但是可以引申為抽象的“歡樂與悲哀”。)
We insist that international trade should not be a one-way street.
我們堅持主張國際貿(mào)易不應(yīng)是有來無往。(在原文中,one-way street本意為“單行道”,將“單行道”與國際貿(mào)易聯(lián)系在一起,便不難引申為“有來無往”這一含義。)
I have no head for mathematics.
我沒有數(shù)學(xué)方面的天賦。(原文中的head本來是“頭腦”的意思,但是可以引申為“對數(shù)學(xué)沒有天賦”。)
(二)通過具體化加以引申
例如:The car in front of me stopped, and I missed the green.
我前面的車停住了,我錯過了綠燈。(在原文中,green本來是“綠色”的意思,但是根據(jù)上下文,可以引申為具體的事物:“綠燈”。)
Perhaps the only trouble with copper is that it is not hard enough for some uses.
就某些用途來說,銅的缺點也許是硬度不夠。(原文的trouble本來是“麻煩”的意思,但是與“銅”聯(lián)系在一起,就可以引申為“缺點”來翻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