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工程師考試初級理論統(tǒng)計過程相關知識7

字號:

(一)常規(guī)控制圖的分類及使用場合
    1各個控制圖的使用場合:
    (1) 控制圖
    對于計量值數據而言,這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控制圖。它用于控制對象為長度、重量、強度、純度、時間、收率和生產量等計量值的場合。
    控制圖主要用于觀察正態(tài)分布的均值的變化, 控制圖用于觀察正態(tài)分布的波動情況或變異度的變化,而 控制圖則將二者聯(lián)合運用,用于觀察正態(tài)分布的變化。
    (2) 控制圖
    控制圖與 圖相似,只是用標準差 圖代替極差R圖而已。極差計算簡便,故R圖得到廣泛應用,但當樣本量 ,這時應用極差估計總體標準差 的效率減低,需要應用s圖來代替R圖。
    (3) 控制圖
    控制圖與 圖也很相似,只是用中位數Me圖代替均值 圖。由于中位數的計算比均值簡單,所以多用于現(xiàn)場需要把測定數據直接記入控制圖進行控制的場合。為了簡便,常規(guī)定n為奇數。中位數圖還有一個好處,即它受異常數據的影響較少,但如果收集數據時注意遵守各種規(guī)定,則異常數據的出現(xiàn)也不會很多。
    (4) 控制圖
    控制圖多用于下列場合:
    (1) 對每一個產品都進行檢驗,采用自動化檢查和測量的場合;
    (2) 取樣費時、昂貴的場合;
    (3) 如化工等氣體與液體流程式過程,樣品均勻的場合。
    由于它不像前三種控制圖那樣取得較多的信息,所以它檢出過程變化的靈敏度也要差一些。
    (5) P控制圖
    P控制圖用于控制對象為不合格品率或合格品率等計數值質量指標的場合。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根據多種檢查項目綜合起來確定不合格品率的情況,當控制圖顯示異常后難以找出異常的原因。因此,使用P圖時應選擇重要的檢查項目作為判斷不合格品的依據。
    P圖常用于控制不合格品率、交貨延遲率、缺勤率,差錯率等等。
    (6) 控制圖
    用于控制對象為不合格品數的場合。
    設 為樣本置,P為不合格品率,則 為不合格品數,故取 作為不合格品數控制圖的簡記記號。
    由于當樣本量 變化時 控制圖的控制線都成為凹凸狀,不但作圖難,而且無法判異、判穩(wěn),故只在樣本量相同的情況下,方才應用此圖。
    (7) c控制圖
    c控制圖用于控制一部機器,一個部件,一定的長度,一定的面積或任何一定的單位中所出現(xiàn)的缺陷數目。如布匹上的疵點數,鑄件上的砂眼數,機器設備的缺陷數或故障次數,電子設備的焊接不良數、傳票的誤記數,每頁印刷錯誤數,辦公室的差錯次數等等。
    (8) 控制圖
    控制圖當上述單位一定,也即樣品的大小保持不變時可以應用 控制圖,而當樣品的大小變化時則應換算為平均每單位的缺陷數后再使用 控制圖。
    例如,在制造厚度為2mm的鋼板的生產過程中,一批樣品面積為2 ,下一批樣品面積為3 。這時就應都換算為平均每平方米的缺陷數,然后再對它進行控制。